残疾老人相濡以沫的爱情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f1/7f1e5efd5fd6398843af2b859f132430_thumb.jpg)
黄昏,卖鸡归来的夫妻俩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两人进城一趟,往返需要六七个小时
63岁的丁子才,天生聋哑,无法言语也几乎听不见声音,60岁的雷玉兰,儿时因小儿麻痹症再也无法直立行走。
在邵武市水北镇一都村东山村,这对夫妻一起相濡以沫走过了37个年头。
由于两人特殊的身体状况,他们的一切日常生活和外出劳作都必须配合完成,只有将对方带在身边,他们才会安心。儿子在福州城里工作,夫妻俩平时除了在屋后的几亩地种点吃的自给自足,就靠一辆由丁子才亲自制作的板车拉一些东西去镇上卖,补贴家用。乡野阡陌间,他和她经常只有不到1米的距离,丁子才在前,负责拉着车上的雷玉兰和货物,雷玉兰负责将货物交易卖出。即使板车需要装满满一车货物,丁子才都要给妻子留好座位,久而久之,这对“板车夫妻”成了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房里有一台缝纫机,雷玉兰说,以前还有力气使用,后来摔伤了脚后它也闲置了。
屋后的9亩地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最近,丁子才正在后院搭建一个木棚,为家养的家禽们遮风挡雨。
“家里的事基本是我做决定,但真正做事情只能全靠他忙里忙外。”谈起两人的生活,雷玉兰语气平和,她说,和老公平时也没什么交流,但是几十年的默契,自己说的话他都能感觉到、“看”得懂,“他老实本分,干活也勤快。就是脾气比较倔,偶尔闹点别扭,气顺了就继续干活。夫妻就是这样,没有不吵架的,反正这辈子我们俩是分不开了。”
当地残联送给了雷玉兰一辆轮椅,并在他们的房子前砌了一个有扶手的斜坡方便雷玉兰进出。不幸的是,一次乘轮椅外出时发生意外,雷玉兰的腿摔成骨折,在床上躺了4个月。伤愈后,雷玉兰便较少使用轮椅出远门了,她觉得坐在丈夫的板车上更加安心,两人进城一趟,往返需要六七个小时。
“儿子外出打工,每年只回来几次,家里每天只有我们俩。”雷玉兰缓缓地说着自家的故事,看着不远处的丁子才从夕阳下的院子里喂完鸭子走进厨房,两人一起熟练地分工,准备起了晚饭。丁子才的眼睛时不时地看向妻子,嘴角边挂着憨厚的笑容,无声,却默契地代替了千言万语。
![](https://pic.bilezu.com/upload/2/90/2907f93a64c7f03ddaa2a3cdb17500d0_thumb.jpg)
雷玉兰失去了直立行走的能力,两块手握的竹板是她的行走工具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1d/91dae611f61d4ed4ca6c9300a9f1eb3c_thumb.jpg)
夫妻俩在村里人缘不错,时常能得到村民的帮助。邻居们常常搬了凳子坐在雷玉兰家门口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