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有哪些“高考”防作弊的惊人奇招

2018-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唐朝是科举制刚刚确立时期,当时允许考生夹带资料入场,类似于今天的“开卷考试”,直到唐末五代时期,才开始严禁考生夹带资料入场. 宋真宗时颁布考试新规,规定应试举人除书案外,不许将茶厨.蜡烛等物带入.考生入场前要一一检查,由监门官搜身.一旦发现作弊资料,可立即押出考场,并停止参加科考一次或数次.据记载,当时搜查时会将搜摸考生全身,如同现代机场的安检一样.尽管宋朝“安检”措施比较严苛,但是负责“安检”的监门官素质并不高,受贿现象比较普遍,搜身慢慢也形同虚设. <金史 • 选举志>中有记载:检查时,考

唐朝是科举制刚刚确立时期,当时允许考生夹带资料入场,类似于今天的“开卷考试”,直到唐末五代时期,才开始严禁考生夹带资料入场。

宋真宗时颁布考试新规,规定应试举人除书案外,不许将茶厨、蜡烛等物带入。考生入场前要一一检查,由监门官搜身。一旦发现作弊资料,可立即押出考场,并停止参加科考一次或数次。

据记载,当时搜查时会将搜摸考生全身,如同现代机场的安检一样。尽管宋朝“安检”措施比较严苛,但是负责“安检”的监门官素质并不高,受贿现象比较普遍,搜身慢慢也形同虚设。

《金史 • 选举志》中有记载:检查时,考生要主动把衣服解开,裸露身体,让士兵检查;还要把束紧的长发放下来,看头发结内是否藏有“蝇书”一类的作弊资料,连鼻孔、耳朵也要扒开看一看。

由于当场“裸检”过于不雅,因此,金世宗时又改成文明的“裸检”——“沐浴更衣”法,考生考前必须先洗澡,洗完统一着装(政府提供)然后才能入场应考。

明朝规定,若考生被搜出作弊资料,轻则被立即取消考试资格,赶出考场;重则坐牢甚至处死。嘉靖四十四年明世宗要求,“添设御史二员,专司搜检,其犯者,先荷校于礼部前一月(戴上刑具枷锁示众一个月),仍送法司定罪。”

公元1743年,乾隆皇帝颁布考试新规之一就是:由士兵负责搜检,士兵每搜到一名作弊者可“赏银三两”。为了多领赏,负责搜检的士兵一点不讲情面,有的甚至会将有嫌疑考生的裤子当场扒下来。

经济刺激还真管用,据《清高宗实录》记载,有一年当场交白卷的考生68人,未完卷者329人,文不对题者276人。第二场点名时,竟然有2800多名考生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