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郯庐地震带:历史上曾发生8 5级强震

2017-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公众对地震给予了密切关注.4月25日.26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地震局联合组织了"防震减灾走基

    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公众对地震给予了密切关注。4月25日、26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地震局联合组织了“防震减灾走基层”活动,探访了我省历史上曾发生8.5级强震的郯庐地震带,并对地震监测过程进行了探访。我省一些老城区和农村地区如何做好防范,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步之隔跨越亿年 恐龙时代岩石 紧靠万年前地层

    在山东与江苏交界的郯城麦坡地震遗址上,1668年7月25日发生在这里的8.5级大地震,地层“倒转”的遗迹仍然清晰可见。在现场看,黑色岩石压盖于红色和黄色土层之上;在卫星图像和航空照片上,地震断层两侧黑红分明,如同被刀齐齐地切割过。黑色的岩石是砂砾岩,大约形成于恐龙时代,距今一亿五千万年至一亿六千万年左右,而黄色土层是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地层,“一步之隔就跨越了一亿年”。

    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研究员王华林说:“25年前,我们进行了鲁南地震区划重新评定工作,进行了活断层填土、地震断层开挖、断错地层碳14年代测试和古地震研究,经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郯城地震断层的8级地震复发周期大约是3000年左右,而不是此前的400年。鲁南地区地震危险性重新评定使临沂地区的地震烈度明显降低,为临沂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临沂市地震局副局长闫洪朋说,麦坡活断层是中外闻名的地质奇观。然而由于自然风化、人为破坏加上保护不力等原因,目前这一地质奇观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进一步加强保护迫在眉睫。记者了解到,目前这片遗址已经有了初步的保护规划方案。

    33年坚持监测地下水 观测点每天采集地表千米以下水波

    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4分钟后,地震波传到了临沂马陵山地震台。观测员杜德凯说:“我简单测算了一下,发现在西面,2000公里以外,并在3分钟内立刻将监测结果上报到了省地震局。”

    马陵山地震台四周被麦地包围,地处山区,远离城市,车流量小,周围没有厂矿等其他可能对监测造成影响的因素。据马陵山地震台台长鲁成义介绍,地震台始建于1975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台里已配备测震、形变、电磁、流体四大学科观测仪器21套,监测手段也已实现从人工模拟时代到全数字时代的飞跃。

    在莒南一处水井有观测点,每天观测人员都会测量断裂带附近承压水的高程变化。尽管已经实施了数字化改造,数据可以实时传送到省地震局,但坚守鲁14井33年的59岁独臂监测员王金亮仍然每天坚持采集地表1000米以下的地下水情况,根据波形变化,计算出当天平均值,上报存档。

    过去女儿嫁人陪嫁铁床 如今临沂新建民房按抗震8度设防

    临沂市地震局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临沂地区以前嫁女儿,都会陪嫁一张铁床。“这张铁床是钢管焊接,就是为了防震。”

    26日,记者来到莒南县大峪崖村。村民闫女士告诉我们,她家里花了15万元,按照省地震局专家提供的工程图,盖了一套框架结构的住房,邻居们纷纷效仿,如今这个村子70多户人家都已经住上这种房屋。

    大峪崖村民房的建设图纸就是由省地震局和省建设厅在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时共同设计推出的,总共有17种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方案。省地震局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图纸是根据农村特点设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抗震效果。据临沂市地震局副局长庄乾元介绍,新建的这种民房,都是按照抗震8度来设防,通俗地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中国地质调查队调研员栾锡武2011年底曾到汶川、都江堰震区走访。他发现经过加固后的汶川小镇,大部分建筑是钢筋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大幅提高。“雅安倒塌最严重的,正是旧房屋较集中的老城区。”栾锡武说,在防震减灾上,北美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半岛,同样存在板块运动的地震多发带。当地居民对维多利亚可能爆发地震的情况非常清楚,都做了提前准备,加固了房屋。“抗震建筑不应迟到。”栾锡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