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莺周小燕在沪逝世 背景简历老公张骏祥资料遭扒
她是著名声乐大师,也是花腔女高音,她被誉为“中国之莺”。她就是周小燕。周小燕是很多人小燕是中国声乐发展史的见证人,她为中国声乐界培养了几代骨干力量。3月4日凌晨0点32分,99岁的周小燕因病在上海去世,她的告别遗仪将于3月10日举行。下面是她的详细资料。
周小燕,1917年8月17日出生于武汉,毕业于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她是中国美声声乐教育大师,先后荣获了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等。作品有《长城谣》、《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蚌壳》。2016年3月4日0点32分,著名歌唱家周小燕因病去世,享年99岁。
周小燕个人资料
中 文 名: 周小燕
国 籍: 中国
出 生 地: 武汉
出生日期: 1917年8月17日
逝世日期: 2016年3月4日
职 业: 教授
毕业院校: 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
信 仰: 马列主义
主要成就: “金钟奖”
代表作品: 《长城谣》、《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蚌壳》
在周小燕奔腾不息的99年音乐旅程中,她用一个又一个音符,用最真挚的情感,为人民歌唱,为祖国母亲而歌唱,写就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交响曲”。
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微博,“在和病魔勇敢战斗一年后,我敬爱的恩师周小燕大师于今天凌晨12:32分永远离开了我们…”。
据上海观察,3月4日凌晨00:32,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基人之一、享誉世界的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被誉为“中国之莺”的周小燕先生上海瑞金医院仙逝,享年99岁。周先生的学生廖昌永发布微博消息称,“在和病魔勇敢战斗一年后,敬爱的恩师周小燕大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今年3月,演员奚美娟和赵兰英等人一起去看望了九十九岁的周小燕先生。她们与“心中的女神”谈天说地。奚美娟发现周先生虽然身上穿了病号服,但还是淡淡地化了妆。觉得她“真是又周到又有修养,虽在病中,不失礼节”。
愿“中国之莺”在天堂一切都好。
周小燕的家庭背景如何,有如此高的艺术造诣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1935年,她考入上海国立音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小燕被迫中断国立音专的学业,回到了家乡。“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刚满20岁的周小燕在烽火中含泪首唱《长城谣》,打动了无数志士的心。
1938年周小燕赴法国留学,二战期间被困巴黎。1945年,经过了七年磨砺的周小燕终于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演唱了《紫竹调》、《红豆词》。她典雅、清丽的东方淑女形象,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观众,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夜莺”。
1946年,“二战”结束后,在首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周小燕作为一位在国际乐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歌唱家参加了演出。她穿着旗袍,演唱了贺绿汀的《神女》。欧洲观众被来自东方的声音深深感染。
1947年10月,周小燕回到了阔别九年的祖国。两年后,她踏进上海音乐学院的大门起,从一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转变成了一名声乐系的教授。她为中国声乐教学开创了崭新的、科学的道路,西方歌剧界都知道了中国的“周(CHOU)”。文革结束后,她出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主持建立了周小燕歌剧艺术中心,成为中国美声声乐界的权威。几十年来,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声乐人才,包括廖昌永、张建一、魏松、王莹、李秀英、高曼华、方琼、张奕等。
周小燕的儿子叫张本,,从凌晨母亲过世到中午,他只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神色间难掩疲惫。他透露,住院期间,周小燕最惦记的还是学生,“她一直在说,我要回去教书。直到后来,她知道自己实在教不了,就把李秀英叫了过来,把还在教的几个学生托付给她。然后,两个人都哭了。我想,她最难过的事情,就是再也不能教书了……”
儿子张本:“母亲挂在嘴边的,永远都是学生”
在张本的记忆里,家从来不是一个私密的地方,绝大多数时候,这里围满了母亲的学生。每到这个时候,父亲便带上门,同两个孩子在卧室里偷着玩。长大后,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张本每每请假回国,母亲依然是在上课、上课、上课。起初,他也有过抱怨,但后来想明白了,“我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这就是她的特点”。每次,他打电话回家,母亲挂在嘴边的,永远都是学生,“一个电话有时候一个小时,她都在那里说这个星期又教了什么学生,她的歌剧中心又在排什么节目……其实很多学生我们都不认识,但只要听到她说这些,就知道她的精神还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在张本眼里,母亲是个很朴素的人,但非常重视自己的仪表,在家里,她会化上淡妆,甚至穿着高跟鞋,“即便住院期间,她每天起床还是会梳头、化妆,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后来实在病得严重,才把假牙拿下来。以前,即便是我们这些子女,都没有见过她不带假牙的样子”。
父亲去世时,张本看母亲一个人在上海怕她孤单,就问她要不要跟着自己去国外生活,她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我去国外做什么呢?替外国人培养学生吗?那我不干的!我的学生,都在中国”。张本知道,母亲是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这辈子最热爱的事情在做,“所以我们有时候回来,看到那么多学生围着她,就觉得她这些年的付出,都值得了”。
周小燕生前每天都在家中给学生上课。上午4节、下午3节课的工作量,对她来说已是超负荷了,而对于那些研究生、本科生来说能听上周小燕的课却是难得的机遇。在她独特教学方式的指导下,或许不久,这里又能诞生让世界瞩目的声乐人才。周小燕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少人为她的经历感慨,她的人生经历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一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周小燕的主要几次经历。
1935年9月,周小燕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演唱。
1938年年底,周小燕辗到巴黎,进入了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
1945年10月,周小燕终于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被誉为“中国的夜莺”。
1945年10月,周小燕的照片出现在各大报纸上,著名音乐评论家也撰文表示赞赏。
1946年3月30日,伦敦白宫剧场,周小燕和李献敏介绍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专场音乐会。
1946年7月底,周小燕首次个人独唱音乐会在卢森堡的卡西诺剧场隆重举行。
1946年10月,应邀首次访问德国柏林,在复兴剧场举行了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1947年1月18日,法国广播电台特请周小燕作了15分钟演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小燕受聘担任了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老师。
网上关于周小燕唱歌的视频有很多,我们都知道,周小燕把教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她还惦记着她的教学她的学生,在这里就不一一给大家列举她的教唱歌视频了。
1947年1月18日,法国广播电台特请周小燕作了15分钟演唱,2月,恩师布朗热女士指挥演出巴赫的《热情》合唱曲,也邀小燕担任女高音独唱部分。2月25日, 周小燕又登上专为世界一流音乐家开音乐会的加伏大厅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之后又在巴黎闻名的香榭丽舍剧院演出清唱剧《蚌壳》,中国驻法大使钱泰亲临主持了这场音乐会。
当时专家们对周小燕歌唱的评价,按郭有守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的归纳,可分三个特点:一是纯粹无瑕疵,二是水晶般透明结实,三是有个性,保持了中国的文化背景。英文版的《巴黎周刊》则评论说:“音乐会能使听众感到如此兴奋是由于艺术家完美的歌唱能力和修养,以及对作品的表现。“特别要指出她完美无瑕的声乐技巧,连音、跳音、轻音、半强音和强音都很明亮,给人以不寻常的享受。”
周小燕认为,学美声不是为了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是为了用科学的发声技巧,为本民族音乐文化服务,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歌声。她的一生都献给了音乐,下面是她演唱的歌曲,感兴趣的人不妨听一下。
《长城谣》
《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
《蚌壳》
《向着社会主义前进》
《小杜鹃》
《柳条长》
《夜莺》
《红豆词》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周小燕除了音乐造诣令人敬佩之外,她的感情生活也是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周小燕的丈夫是导演张骏祥,下面一起来回忆两人的的爱情往事。
文艺界有一个说法,当年是周总理牵线做媒,促成电影才子张骏祥、“中国之莺”周小燕结为秦晋之好。周小燕说,总理和邓大姐当年很关心这一批年轻的艺术家,这是真的。不过,总理并没有当他们的红娘,而是在他亲自批准的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文化代表团里,埋下了他们爱情的种子……
两人结缘在孟买。而在缅甸,两人亲密合影,俨然已是情侣,同团的长者早已看出端倪,都为他们高兴。但即使在热恋之中,张骏祥仍然不改自己的较真习惯。一次宴请,周小燕吃得高兴,竟忘了当地的规矩,两手并用起来,用左手拿食物是犯大忌的,急得张骏祥连连暗示,但周小燕浑然不觉,事后张骏祥不客气地把她批评埋怨一通。
温馨家庭
回国后周小燕即向父母“汇报”,得到了他们的祝福,两人就开始谈婚论嫁了。张骏祥说要买一对戒指,周小燕认为太俗气,张便开玩笑说那你不怕我将来赖掉,周不示弱说不怕。两人登记后仅拍了一张结婚照,照片上他们一个着中山装,一个穿列宁装(也叫“人民装”)。
喜日定在1952年的5月5日,婚礼简朴,只是借了周小燕的舅舅、名医董方中的家办一桌喜酒请了少数的客人,其中有新郎的证婚人夏衍、新娘的证婚人贺绿汀、董方中的好友潘汉年副市长及几个亲戚,双方的父母都没来参加,具体的事务由上影的行政处处长卢怡浩操办。
婚后张骏祥感慨地对周小燕说“可惜认识你太晚”,这不仅是“恋人絮语”,也是他的肺腑之言。早年张骏祥同白杨有过一段感情,白杨的美丽和声名地位、抗战的艰苦环境和时时袭来的种种苦闷,可能都是促成他们结婚的因素。但两人性格、文化、兴趣上的差异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突出,这与文艺界许多因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而破裂的感情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张骏祥对周小燕的“一见钟情”,也是他长期一直认定的择偶标准的最终实现。
两人的结合,除了对对方的经历、才学、气质的欣赏外,性格上的互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周小燕的活泼、直率、胸无城府和张骏祥的严谨认真恰成对比,这种反差非但不是他们相爱的障碍,反而是吸引对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