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地震带分布
四川最早的地震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年(汉成帝河平三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据汉书记载:“犍为(汉代的犍为包括今四川省的宜宾、泸州、彭山、资阳等地)地震山崩,雍江水,水逆流”。据统计,从那时起到2000年止,四川全省有据可查的43/4级以上地震共有300多次,其中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9次,6.0-6.9级的强震有49次.20世纪以来,四川省平均每隔十几年就要发生一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
四川省的地震大多分布在东径104 以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几个地震带(区)上:
(1)鲜水河地震带从甘孜县起,经炉霍、道孚、康定,到炉定县南部为止,全带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强的一条地震带。该地震带上曾发生过8次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泸定间73/4级地震。
(2)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石棉县,向南经冕宁县、西昌市转向东南方向,再经普格县、宁南县,到到云南省的巧家止,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带内曾发生过7级和7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两次是1536年西昌北71/2级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间71/2级地震,后者造成了2万多人死亡,是四川省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3)金江地震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沿金沙江东侧,北起德格县,经白玉、巴塘到得荣县止,沿南北方向沿伸,带内曾发生过1870年巴塘71/4级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级强震群。
(4)龙门山地震带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带内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为1933年茂汶叠溪71/2级地震。
(5)龙门山地震带从青川县起,经北川、茂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宝兴等县市,到泸定县附近为止。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与龙门山脉大体一致,带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657年汶川61/2级地震。
(6)理塘地震带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境内,呈西北-东南向展布,带内曾发生过1948年理塘7.3级地震。
(7)木里-盐源地震区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境内,向南可延伸到云南省宁蒗县,区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盐源、宁蒗间6.7级地震。
(8)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北起名山县、经峨边、马边、雷波等县,到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关等县,近南北向展布,带内曾发生过7级和7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974年永善7.1级地震。
除上述地震带(区)以外,四川省的一些其他地区,也曾发生过5级至6级左右的地震,只不过不那么集中罢了。掌握了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在规划和建设中,就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防震抗震措施,大大减轻地震灾害。
人们还发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存在着起伏,往往一段时间特别活跃。平静(低潮)与活跃(高潮)交替出现。
因此可以划分出地震平静期与地震活跃期。应当说明的是,地震平静期只是相对的平静,并不是完全没有地震的发生,只不过地震发生的强度、次数比地震活跃期少一些而已。在地震活跃期来临的时候,当然应当特别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在地震平静期中,也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