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广泉拜师 丁广泉师承侯宝林让相声走出国门

2017-1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7月末,一个炎热的周末下午,京城某大学一间普通的教室内,空调坏了,吊扇也坏了,但这些都无法阻挡前来听课的学生们的热情.讲台上,一位清瘦但精神

7月末,一个炎热的周末下午,京城某大学一间普通的教室内,空调坏了,吊扇也坏了,但这些都无法阻挡前来听课的学生们的热情。讲台上,一位清瘦但精神矍铄的长者正在授课。台下听课的学生们有的金发碧眼,有的皮肤黝黑……他们聚精会神、思维活跃,并不时因台上长者幽默风趣的讲解和互动爆发出阵阵的笑声。

旺盛的精力、洪亮的声音、热情的笑容、爽朗的笑声,你很难想象,讲台上的这位长者竟然曾因军团菌性肺炎昏迷45天;他既要讲课,又要为学生示范演唱,你很难想象;就在去年,他刚刚因罹患肺癌而切除了部分肺叶。整整两个小时,同学们可以在其他人排练时稍作休整,但他却没有休息一分钟。从一进门开始,他没喊过一句“热”。同学们也因沉浸在他的精彩的讲解和示范中而忘记了炎热。

这里,就是“京城洋教头”丁广泉的“快乐课堂”。

我是真正的“追星族”

1953年夏日的一天,北京复兴门内大街邱祖胡同47号门外,一个9岁的小男孩儿正在和小伙伴一起拿着自制的网子追蜻蜒。远远地,小男孩儿发现有一个人正朝他们这边走来。他不追蜻蜓了,停下来仔细打量着这个人。当这个人从他身边走过,小男孩儿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他把手中的网子交给小伙伴,三步两步追上了前面这位先生。追了一程,这位先生感觉到有人在跟踪他,走几步,就回头看看。他一回头,小男孩儿就马上停下脚步……就这样, “追”了足足约一站地。这位先生不走了,回过头来一

这位“被跟踪”的先生,就是相声大师侯宝林。此时的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跟踪他的真实原因。他更想不到,20年后,这个小男孩儿将会成为他的第七位嫡传弟子。

1944年,丁广泉出生在北京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爸爸、妈妈加上7个孩子,全家一共9口人。“小时候,我们院儿一共住着13户人家。院儿里的房子最小的不到6平方米,最大的也只有9平方米。因为家里的地方实在都太小,一到中午或晚上吃饭的时候,谁都不可能在屋里吃,只能在院子里面。院儿里所有的人聚在一起,每天吃饭都像一个‘大party’。”听“京城洋教头”用这么“洋味儿”的词语来形容当时那样贫苦的生活,让人在幽默中咀嚼出一丝丝辛酸,但同时又在辛酸中感受到乐观。

“我们院儿里这13户人家,没有一家是有钱的,只有一户人家有一个收音机。那时候管它叫‘话匣子’。那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每天吃饭时,人家把话匣子的音量放到最大,让全院的人都能听见。正是从话匣子里面,我认识了相声,认识了我的师父侯宝林。”小小的话匣子里传出的声音,让年丁广泉着了迷。话匣子里的相声和大家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也让他对相声艺术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我觉得相声简直是太有意思了!就只是两个人说,就能让大家哈哈大笑,让你这么高兴,这么痛快!这个工作真是太好了,当时我就下了决心,以后就要干这个事儿。那时候我大概有六七岁。”

起初,丁广泉只是在广播里听到侯宝林先生的声音,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直到有一天,他在欧亚照相馆看到了侯宝林先生的照片,才知道自己心中“偶像”的模样。“别人告诉我,这位就是侯宝林。哎哟!当时我一看,怪不得他说的相声那么可乐呢,他长得就那么有喜感!”

从那以后,丁广泉几乎每天都要去照相馆看那张照片,直到他9岁那年在玩耍时偶然看到了侯宝林先生,上演了“追星”的一幕。 “当时我家里穷,穿得跟要饭的差不多。侯先生可能也把我当成要饭的了。当时我还不知道应该称呼‘先生’或‘老师’,鼓足了勇气问: ‘您是侯宝林吗?’他一下子就乐了: ‘哈哈,是呀!你认识我呀!?你为什么跟着我呀?你家是哪儿的呀?’侯宝林先生非常亲切,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还和我聊了起来。因为我父亲在西单一带做烧饼非常有名,一提起来,侯先生竟然认得。”丁广泉表达了“特别喜欢相声,特别想学说相声”的心愿,但是侯宝林先生叮‘嘱他“先回去帮爸爸妈妈好好干活,好好上学,等你长大了之后再说相声”。提到第一次见到侯宝林大师的情形,已过古稀之年的丁广泉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尽管当时没能实现学习说相声的愿望,可我还是特别高兴,因为我见到侯宝林了!”

面试的考官竟然是侯宝林先生

少年时代的丁广泉果然牢记侯宝林先生的话,认真学习,同时,梦想的种子也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一起长大。他始终酷爱相声,从小学起,他就开始在班里文艺活动中说相声。读中学后,文化馆建立了相声训练班,他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刻兴奋地到那里去报名。经过学习,他终于站到了自己向往的舞台上。1964年,高中刚刚毕业的丁广泉听说了中央广播说唱团考试招收学员的消息,更让他惊喜的是,在面试时,他面前的考官竟然就是他一直崇拜的侯宝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