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伪共享”为何频出:不仅仅是创业者“脑子短路”
近几年,共享经济突然就火了起来,可以这么说,除了共享出行外,共享经济的风已经刮到了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手机没电有共享充电宝,想要运动篮球场旁边就有共享篮球,下雨了路边放着共享雨伞,想唱歌有共享单人ktv,出门住宿还能选共享睡眠舱……这些层出不穷让人看不懂的项目,搭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像是雨后春笋一样突然冒出来。
不知道大家对前几天刷屏的共享马扎还有印象吗,当时这款共享产品在投放的第一天就已经丢失一半多,虽然最后被证明并不是创业者“脑子短路”整了这么一个肉包子打狗的项目,而是一家企业的事件营销,但是国内共享经济这把虚火真的烧得让人惊心。不管是共享宝马、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雨伞,共享遛娃车、共享手机,这些冠着共享经济名头的项目,从实质上来说,其实是“伪共享”项目。
如何来定义共享经济
曾经刚刚成长起来的Uber和Airbnb的模式是大家都比较公认的共享经济的样本。通过技术等手段,以C2C模式有效地匹配社会上闲散的资源和需求。平台基本上提供的是对接激活闲置资源的服务,并不直接涉及交易中的资源供给方。比如,最开始的时候,Uber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平台,让车辆上的闲置位置空间可以对接到有同样出行规划但是没有车的人群,Airbnb做的也是让出行的人群可以住到当地人家中的闲置房间中。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商业体平台在其中担任的角色是去盘活资源,帮助供给方用户有偿与他人分享,从中抽取服务费用或者通过广告收费,从而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商业体所做的基本就是“牵线”的工作,并不涉及到重度的囤积资源做供给方。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来看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共享经济项目,其实都是“伪共享”。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睡眠舱等等项目,在资源供给上,全部都是平台本身来做供给,实质上做的是B2C的模式,也就是传统的分时租赁的模式。平台提供使用资源,向用户收取押金和使用费用,这和我们之前去滑雪场玩,没有自带装备的人去租一套滑雪装备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可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需求十分高频这个层面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不少咨询公司出的共享经济行业报告中,对于共享经济的定义从最开始的盘活闲置资源有了新的拓展。艾瑞在它出的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报告中,对共享经济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基于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将海量分散化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并共享,主要体现为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也包括剩余所有权的让渡,以及时间、空间、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共享,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和资源配置方式。
当然,这个定义对于共享经济的定义核心还是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来的,不过在这里的定义中,并不认为资源的供给方只能局限于社会上已有的闲置,而是认为个人或者企业都可以成为供给方和需求方。不过这个定义其实仍然没有解答B2C模式种,企业方提供资源的情况下,共享经济和租赁经济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为什么共享项目大多走上了分时租赁的道路?
我们会发现,到了现在,大多数标榜自己是共享经济的创业项目,其实都变成了上述定义中共享经济的衍生模式。并不是原本的去盘活闲置资源,有偿与他人分享,从而提升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是和传统商业逻辑一样,用资本推动制造新的资产和需求,依靠收取押金和使用费的方式来进行盈利,只不过收取押金和使用费的途径并不是现金交易,而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等项目,从商业的本质来说,其实与我们去景点游园时,租个电动车逛逛本质上并无区别。
甚至我们发现,原本以为是根正苗红的共享经济的滴滴等项目,最后也逐渐演变成了大公司提供商业化标准服务。之后的ofo、摩拜等共享单车项目,实质上也演变成了提供B2C标准化单车分时租赁服务的供应商。这个演变其实是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商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对于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接受的服务能够最大效率的解决问题。不管是接受私人闲置资源还是商业体统一供给的资源,如果从效率和成本的角度考虑,两者相差不大的话,那么选哪一个都没有差别。但是,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共享经济模式下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并不是标准化的产品,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共享经济模式的症结往往在于信任问题、标准化问题以及资源限度问题,制约项目规模化发展。
举个例子,比如你出行,选择从Airbnb上面找一个房子落脚,那么你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询这个房子的照片、地址等资料,同时还需要翻看大量之前的用户留下的评价,来评估房子和房主是否靠谱。一次两次这样,可能还具有新鲜感,但是长此以往并不适用,每次花费的决策时间太长,并不高效。而且,从前段时间发生的情侣出游住Airbnb闲置房间被偷拍的事情来看,即使用户评价很好,你可能也会在这个陌生地点的陌生房间中遭受一些其他的问题,并且维权也很困难。信任感一旦发生动摇,大多数的用户其实还是会回头选择提供标准化服务以及安全保障的酒店。它的服务可能并不出众,但是也不会差到超出你的预期
一方面是海量信息的筛选困难,一方面是确保真实以及信任成本太高,导致很多用户对于共享经济项目只是浅尝辄止,原本的新鲜劲过去之后,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再继续复购,或者出现平台对接双方需求和服务极度匹配干脆直接绕过平台,后续就直接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交易。为了解决信任,以及服务体验的问题,很多共享经济项目,像是滴滴,就逐渐蜕变成为了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公司。后来入市的共享单车干脆一开始就称为了资源的供给方,直接走B2C模式,教育市场和大批量投放同时进行,直接推动需求的增长。这也是为什么越拉越多项目走上了分时租赁路子的原因。要成量级规模化的发展,最后势必离不开要实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
“伪共享”潮实质上反映的是消费观念的升级
不过不管共享经济项目模式如何演变,这几年在出行领域资本的推动下,共享观念算是深入人心。滴滴快的以及ofo、摩拜的投资人们用真金白银让国内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么一个观念——使用但不占有。以租代用越来越深入人心。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各取所需,以最高效率来盘活资源分配。
从这一点来说,不管是共享雨伞还是共享单车、共享睡眠舱,其实都在教育用户弱化“拥有权”,强调“使用权”,商业公司通过提供“触手可及”的标准化服务,让用户享受到了不用拥有,但是一有需要就能使用的体验。在资源能够随时应对需求的情况下,“拥有”并不一定成为必要条件。笔者认为,这是这些项目对于用户教育的推动意义。
随着消费者对拥有和使用观念的升级转变,生产-消费结构也会随之变化,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商业体主导供给资源,用户不需要占有,有需求的时候能够快速触达资源的模式。当然,这个模式的存在也是有前提的,要支撑起足够大的体量,针对的用户需求需要是一个高频次,低门槛的,要找到类似出行这么好的应用场景并不简单。
当然,这个趋势也可能制造出很多并不高频,并不普遍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可能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类似共享充电宝、共享遛娃车这样让人“看不懂无法理解”的项目,即使提供了专门用于分享使用的标准化产品,可能也没有足够大体量的市场来支撑发展。
所以,准备整个“共享项目”杀入市场的,还是要多多考虑考虑。毕竟商业项目,天性就是要追逐利润,扩张规模的。看不到挣钱的希望,相信也不会有多少投资人愿意就这么把钱投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