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人物 两会人物:守望敦煌樊锦诗
“作为敦煌守护者,我的责任就是要把敦煌真实完整地保存给子孙后代。”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如是说。
在中国大西北的风沙中,从常书鸿到段文杰、再到樊锦诗,百年敦煌,三代守望者的沧桑故事感人至深。
这次樊锦诗来北京参加“两会”期间接受本社记者专访,说起敦煌文化及研究,她感慨万千;谈到敦煌保护与利用,她忧心忡忡……
由于历史的原因,敦煌洞窟内众多东方文化的瑰宝惨遭强取豪夺之劫,散落到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个博物馆,大宗在英国、法国、印度和俄罗斯。两鬓斑白的樊锦诗一直牵挂着这些流失海外的国宝,她呼吁敦煌文物散落所在的那些国家和地区尽快将其物归原主,使国宝尽早回归敦煌。
今年六十四岁的樊锦诗,是生于北京的杭州人。作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高材生,一九六三年一毕业即怀着理想和使命远赴西北,到敦煌工作,从事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这一去,就是近四十年。
“应该说,敦煌在中国,研究在世界!”樊锦诗不同意“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国外”这种说法。她认为,世界各地对敦煌文化的研究各有侧重并互为补充,敦煌研究院则主要进行石窟研究。不过,她也承认:“事实上,敦煌珍贵的历史文物散落世界各地,一方面破坏了敦煌文化的完整性,但另一方面,也对世界上掀起敦煌热并形成敦煌学起了推动作用。”
这位敦煌学专家总是说:“敦煌被列入世界遗产,其实也是一种承诺,就是要保护它,使它永续发展。”她说,“大量发掘出来的历史文物还有待于整理和研究,地下文物应该等条件成熟时,特别是保护方面有充分把握才能考虑开发。”
近些年来,中国不少地方在文物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上,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樊锦诗对此深深地忧虑,并提出尖锐批评:“这不光是‘吃祖宗饭’,还‘吃掉了子孙饭’!”她还写了不少文章大声疾呼:文化只有变成真正大众的,才能流传下去。保护敦煌,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敦煌文化、弘扬敦煌文化。
现在令樊锦诗牵挂在心的,便是如何有效保护敦煌。她说,一个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敦煌文物变化跟踪监测,再就是计划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利用虚拟技术,达到既有效保护文物,又能给观众揭秘并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
近四十年时光流逝,伴着莫高窟和鸣沙山的日日夜夜,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敦煌“朝拜”,从海外、从内地、从海峡的那一边……樊锦诗的付出终于得到了真诚的回报。
樊锦诗称,敦煌研究今后将加强同世界各地敦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与台湾地区的联系。海峡两岸在文化上同根同源,在敦煌研究方面也应该进一步开展合作,共同推动这一古老而神秘的中华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历史文化保护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体现。”在樊锦诗的眼中,似乎没有什么比她守望着的敦煌,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