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伟的死因 家乡人眼中的陈中伟
前天,国际公认的断指再植之父,宁波的骄子———陈中伟,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手术台,离开了他眷恋的人世。在宁波,他生前热爱的故乡,人们怀念着他。 昨天,记者采访了几位与他在工作、生活中相知颇深的人士:《陈中伟传》的作者、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耀成,市第六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章伟文,市李惠利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槐彭。
浓浓的宁波情结:对红膏炝蟹情有独钟 前天晚上,陈中伟院士意外身亡的噩耗传来,"惊愕、痛惜"成了王耀成第一反应。
王耀成一宿无眠。4年前的深秋在上海采访陈中伟的10多个日夜一幕幕地在他脑海中回放…… 记得初次见面时,几包袋装的邱隘咸菜刚递过去,1.
82米高个的陈中伟眼睛一亮,竟像孩子般开心地笑了。王耀成说:"他简直是高兴极了!"他连声说:"太好了,见到家乡人,还能尝到久违了的家乡菜!咸菜、冬笋炒年糕,味道好来西。
"对红膏炝蟹等宁式海鲜,陈中伟情有独钟。 杨槐彭说,陈中伟是个地道的宁波人,他的家就住在老天蟾舞台附近。"饮着三江水,受着宁波文化的陶冶,直至高中毕业。是家乡奠定了他人生的底色。"王耀成深情地说。 名人难约,采访名人是件苦差使。
然而,当王耀成打电话去时,陈中伟爽快地答应了,刚从美国归来就约他赴沪。于是,王耀成住进了虹口区江宁路的一家旅馆,与陈中伟家隔路相望。见缝插针式的采访有时在家中,有时在上班的途中,有时在医院里。
为人实在,有一颗平常心是陈中伟留给王耀成的印象,也是四明山水在他身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对家乡医学贡献:宁波医生断指再植"领跑"全国 "宁波的手外科有今天,陈中伟该记头功!"所有的受访者的回答出奇一致。
时任二院骨科主任的杨槐彭多次赴上海六院,陈中伟毫无保留手把手地教,所有大手术都让他作为助手上台。宁波来的一批批进修医生,陈中伟总是特别照顾。于是,宁波在全省最早开展了显微外科断指移植。
杨槐彭回忆道,每每在宁波召开的全国手外科的学术会议,陈中伟总是满口答应出席。西服、领带,戴着宽边眼镜的陈中伟站在主席台上,在每一位发言者之后,作一个点睛之评。宏亮的声音、精到的评论往往将学术会变成一个气氛热烈的"大课堂"。
陈中伟再忙,每年总要挤出时间回故乡的医院看看。1999年10月,陈中伟来到当时的曙光手外科医院,看到简陋的条件下医生不俗的成绩时,十分开心。当即,他决定将卫生部的一个攻关课题———《断指再植时限》放在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曙光手外科医院,与章伟文彻夜长谈,共同构建课题框架。
随后,一名研究生受他委托前来主持课题。 宁波医生不负厚望,在断指再植领域"领跑"全国。
摩托车开到70岁:为的是急诊时能尽快赶到医院 陈中伟在医院的办公室不到十平方米,一对老式的布沙发,一张办公桌,朴素得令人难以想象这就是一个科学院院士的"家当"。放在办公室一角的白色诊床引起了来访者———王耀成的注意。
这不是用来休息的,是陈中伟为不时上门的病人特地准备的。 "真想不到,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泰斗如此谦和。"在市文联十一楼办公室里,忆起往事,王耀成一脸的敬仰。
"我们靠的是什么?是病人给了我们医生一切。"正因为心中始终装着病人,将事业视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所以不管多忙,年届70的陈中伟的每周两次门诊都是雷打不动。 "老坦克"是陈中伟对他的那辆又破又旧的老式自行车的"昵称"。
在他56岁那年,陈中伟偷偷地考出了摩托车驾照,开上了摩托车直到70岁。用他的话说就是急诊时能马上赶到医院。 先后4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国际公认的断指再植之父、国际整形重建外科创始人之一,这两顶桂冠的拥有者———陈中伟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样的国际级人物自然十分吃香。随着妻子赴美照顾女儿,近年来,陈中伟美国、中国两头飞,在国内的日子只有自己照顾自己了。
"为何不出国定居呢?"当时,王耀成问过他。他说"我的病人、我的事业在中国。为何要出国?!"回想起这些朴实的话语,王耀成至今仍唏嘘不已。 陈中伟先后4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他不断地给我讲起周总理的嘱托。敬仰之情溢于言表。"王耀成回忆道。 章伟文说,走进陈中伟的家,除了一架钢琴之外,没什么贵重的东西。与客厅齐高的一面"书墙"十分显眼,一排排整齐的图书。
说起陈中伟的勤奋,杨槐彭深表敬佩。一次,两人结伴坐火车来宁波。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内,陈中伟没有一句闲谈,一直围绕着一篇学术论文,时而争论、时而静思、时而随手记下几笔。
到宁波站,一篇论文初稿也就完成了。 性格热情爽朗爱好十分广泛 昨天,记者打的采访途中,一位甬城的哥———王亮述说了他记忆中的陈中伟。"巧了,你说的是不是那个接手指特好的医生。
他坐过我的车。" 在追忆中,王亮说,两年前,一个身材魁梧的老人拉开车门,坐上副驾驶座,连说:"师傅,快点,上海的病人还等着我开刀呢。"攀谈中,王亮得悉他就是陈中伟。原来,陈中伟刚在宁波做完示范手术,坐车返沪途中,两车相撞。
陈中伟只好将车子扔在宁波,另想办法赴沪了。 与陈中伟交往过的人都说,他的爱好十分广泛,喜欢垂钓,是个业余木匠,还会缝衣。正是这些爱好,成就了他的事业。"他能从日常杀鸡宰鸭中联想到带血管的游离肌肉移植;干木匠活时,想到木头的纹理与人的肌肉纹理的相似之处。
"同为手外科同行的章伟文深谙这一道理。 斯人已逝,空留余音。昨天,说起至今留在家中、保存完好的12盘采访录音带,王耀成有些伤感。仿佛,爽朗、洪亮的声音又在空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