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荣的评剧选段 “评剧之友” 评剧艺术的民间使者

2017-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2年前,评剧迷王美华想"给评剧迷成立一个家",于是,天津评剧之友俱乐部成立了.12年来,这里诞生了37位"全国十大名票",演出足迹遍及全市

12年前,评剧迷王美华想“给评剧迷成立一个家”,于是,天津评剧之友俱乐部成立了。12年来,这里诞生了37位“全国十大名票”,演出足迹遍及全市和周边地区,被誉为华北地区“群众文化的一面旗帜”——

16日上午,寒风凛冽,王顶堤街文化中心活动室里却是一派热烈气氛。天津市评剧之友俱乐部和来自宁河的戏迷票友正在互动联欢,你一段,我一段,清唱的,带身段的,赶上脍炙人口的唱段台上台下大合唱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亲如一家。“每次演出、联欢,气氛都这么好。”年届七旬的俱乐部负责人王美华一脸自豪地说。

说起天津市评剧之友俱乐部,故事数不清。2003年,评剧迷王美华萌生了“给评剧迷成立一个家”的想法,经过一番苦苦的走访、调研、游说,终于,当年12月,天津评剧之友俱乐部成立,报名者达两千之众,张德福、筱俊亭、花月仙、谷文月、刘秀荣等全国20多位艺术家前来祝贺,轰动一时,在评剧爱好者和剧团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一晃12年,俱乐部从“自娱自乐”发展成为一支拥有近200人的文艺队伍,成为评剧艺术的传播者,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民营剧团。

他们深入一线送演出、扎根基层结对子,足迹遍布全市和周边地区,传承了评剧艺术,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被大家称为华北地区“群众文化的一面旗帜”。俱乐部先后67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及北京、浙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电视台录制节目,在广大戏迷和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俱乐部成立之初,很多成员的艺术水平并不高,王美华就邀请全国各地评剧名家来授课。在艺术家们的帮助、鼓舞下,业余票友的水平日渐增长,从清唱到彩唱,甚至能够演出整台大戏。俱乐部成员们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及唐山全国评剧票友大赛和天津市票友大赛,先后有37人获“全国十大名票”等奖项称号。俱乐部还招收四五岁的孩子来俱乐部学习评剧,专门请专业老师给他们“开坯子”,许多孩子已经走上评剧艺术专业道路。

他们常常深入一线演出,春节、重阳节,俱乐部就开始下乡演出,小朱庄、王卜庄、大唐庄……带去的不仅有折子戏,还有整出的《秦香莲》《杨三姐告状》等大戏。为了不给老乡添麻烦,俱乐部成员都是自带干粮,可是热情的老乡们却早已把热粥、热玉米送到后台,等候着演员们。搭台演出,环境艰苦,外边天寒地冻,但观众的热情,温暖着俱乐部成员们的心。

养老院也是俱乐部长期驻扎的演出地点,康泰、鹤童、长庚等等,王美华如数家珍。2015年初,俱乐部还和普家乐养老院结成对子,每周定期演出。在养老院演出的场景也常常令人回味:每当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唱罢,老人们竟接着一起再合唱一遍,一边唱一边流下激动、欣喜的泪水。

俱乐部的公益惠民演出涉及大剧场、小剧场、乡村、社区、大学校园,屈指算来,12年间,俱乐部平均每年不低于50场正式演出。一边受着累,一边很开心,王美华说:“俱乐部,就是让大家都欢乐!”本报记者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