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商品遭遇碰瓷 购买者索要10倍赔偿否则给差评

2017-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不少网友开始"转型",从消费者"转身"成为出售自制产品的卖家.记者调查发现,"家庭作坊"式网店出售的商品,有不少都属于"三无产品".为此,一些网店总是小心谨慎,生怕遇上"碰瓷"的人:有些买家下单收到产品后,会以产品没有合格证.没有厂家信息等为借口,要求卖家给予10倍赔偿.舌尖上的享受,不能忽视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一些自制食品披上"手做"."家庭作坊&quo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不少网友开始“转型”,从消费者“转身”成为出售自制产品的卖家。记者调查发现,“家庭作坊”式网店出售的商品,有不少都属于“三无产品”。为此,一些网店总是小心谨慎,生怕遇上“碰瓷”的人:有些买家下单收到产品后,会以产品没有合格证、没有厂家信息等为借口,要求卖家给予10倍赔偿。

舌尖上的享受,不能忽视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一些自制食品披上“手做”、“家庭作坊”、“私房”、“妈妈味道”的“外衣”,通过网上购物平台,渗入普通人的生活中。不少出售自制食品的商家,会将“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作为卖点,有意无意地打上“高端小资”的标签,向买家进行推销。但实际上,一些商家私下里也承认,他们加工售卖的食品缺乏安全检查,“保质期”等的标示也是根据经验自行判断。

网售自制商品何以怕“碰瓷”?说来道去,其实还是怕对食品安全的刨根问底、盯住不放。因为,相关法规已有规定,卖家在网上销售自己种植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但也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的规定,杜绝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安全、无毒、无害。而事实上,很多网售自制商品只听进了前者,却对“但”之后的要求与警醒,则不是那么上心,甚至常常扩大“无证”范围,擅越安全底线。如此“有缝”之蛋,自然要怕被“叮”和被“讹”了。

自从《舌尖3》第四集播出之后,片中提到的中药手工养生口红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观众们除了对美食节目讲化妆品感到奇怪之外,还对自制口红的不规范感到诧异。不少网友更吐槽,剧集中出镜制作口红的工具,也是在网购平台上十分常见的“三无产品”。所以,网售自制商品并非不可,人们担心的是,倘若像需要严格安全监管的化妆品也能“随制随卖”, 那些热衷购买使用还自以为捡了便宜的大神们的,其“以身试险”的胆子也真是够肥了。

网售自制商品是怕“碰瓷”,还是存“软肋”?早有食品业内的专家表示,很多自制食品的商家并不具备专业设备及制作知识,导致这类“三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这些“三无”的自制食品,一旦发现问题,因为缺乏生产方的信息,维权起来也很是困难。事实确也如此,眼下各种面膜类产品在朋友圈极为热销,且往往打着什么“排毒美白”的功效,神乎其神地吹嘘其“效果看得见”。但行家的揭秘是,效果快的产品大部分成分超标,“美白神速”的神话背后,只能是铅汞的超标。

先天不足,才会后天“落病”。由此而论,那些怕“碰瓷”的网售自制商品,尽管有可能遭遇极个别的“恶意”维权和索赔,但心里更清楚的一点则是,手工、私房等“虚假高端”的概念虽被炒得热火朝天,作为食品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却也成了一击就破的“软肋”。而补上漏洞、去除“心病”,必然需要卖家、平台和监管的齐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