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清的后代 李水清回忆慰问强渡大渡河的17勇士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泸定桥的历史照片 点击浏览更多军事图片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使用的物品和泸定桥上的铁索     李水清:1917年11月3日生于江西省吉水县阜田

泸定桥的历史照片 点击浏览更多军事图片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使用的物品和泸定桥上的铁索     李水清:1917年11月3日生于江西省吉水县阜田镇水南村。1928年成立村苏维埃政府时,任儿童团团长。

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长征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亲历者。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平津战役、太原战役。

在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他是受阅部队中的陆军师长。曾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强渡大渡河,他是为17勇士壮行的宣传队长。

宣传队从政治部带了18份慰问品:每人一条印着"祝君平安"的白毛巾,一个搪瓷碗1935年5月24日,红一师一团经80公里急行军,首先赶到并强占了安顺场,歼敌两个连,缴获了一只小船,控制了渡口。

当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的李水清从政治部主任朱瑞处领受任务,带领6个人的宣传队赶到渡口,对担任渡河战斗任务的二连进行了战斗动员。将军回忆说,当时,长征路上物资十分缺乏,宣传队从政治部带了18份慰问品:每人一条印着"祝君平安"的白毛巾,一个搪瓷碗。

"在当时,这算是很贵重的奖赏了。"似乎担心这个时代的人难以理解,将军拍着记者的肩膀,特别对记者强调。

"突击队的勇士们接到慰问品,听我传达了军团政治部朱瑞主任关于这次战斗不仅关系到渡河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将来中国革命成败的重大意义后,都非常激动。将军说,多余的一份慰问品,他发给了营长孙继先。

这位强渡大渡河的营长,后来成了今天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的创始人。新中国的第一个卫星、第一枚战略导弹、第一次载人航天,都是从这个航天发射中心起步的。发完奖品后,二连连长熊尚林就带着他们到了渡场。这一段河宽三百多米,水深流急,浪声轰鸣。

蒋介石就想利用这一天堑,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南岸,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将军回忆说,当时,安顺场街上到处写着活捉朱、毛的标语。那天天气晴朗,被雨水洗过的悬崖峭壁显得格外高大。

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一切:对岸渡口一里许,是个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庄,渡口附近有几个碉堡,四周都是黝黑的岩石。敌人的主力可能就隐藏在小村里。红军中著名的神炮手赵章成拿出了仅有的5发炮弹,那是他从苏区一步步地背出来的,浸透了他长征的汗水。

只用两发炮弹,就让敌人的碉堡飞上了天。8名船工划着小船,载着17名勇士在枪林弹雨中艰难而缓慢地前行。直到今天,回忆起那令人心悬的一幕,将军还为这些船工和十七勇士能全部安全过河而感到欣慰。

冲上岸滩后,小村里果然冲出一股敌人,企图把勇士们消灭在岸滩上。此时,神炮手赵章成又打出了仅剩的两发炮弹,一一命中敌群。熊尚林率勇士们冲上岸,拼起了大刀。     说到这里,将军回忆说,二连长熊尚林也是江西人。

1938年自己在开避平西根据地时,上级派熊尚林到他们营里当营长,自己当教导员,两人并肩战斗,又相处了两年多。1940年,熊尚林调到平北工作,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为祖国和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昔日大渡河十七勇士今天已全部离开了人世。谈起长征中的峥嵘岁月,谈到这些战友们,将军说,自己总感到不能平静,总觉得有一种责任感,好象那些战友们在注视着他,激励着他。

所以,每当有人邀请他去讲长征,讲革命,讲传统,自己都会高兴地答应。这是幸存者的责任。将军说。 (新华网专稿)          ● 李水清将军专作 忆长征 岁月苍茫烽烟消散     七十个春夏秋冬     湮灭了多少人间苦难     在那万里征途上     每只草鞋留下的印痕里     依然闪烁着不熄的火焰     曾记得突破乌江四渡赤水     两占遵义把敌歼     开辟了革命征途的胜利航线     娄山关的枪声划破夜幕泸定桥燃烧的索链     十七勇士展翅飞渡     百里草地、沼泽、雪山     铺垫了通向革命胜利的道路     六盘山上霜晨晓月     被红旗映照如朝霞满天     乌鸦还在树枝上打盹     红军就冲破腊子口天险     千山万山峰回路转     直罗镇战役捷报频传     会师的欢呼响彻陕北高原 记忆里闪过多少遍     金沙江、井冈山     遵义城头曙光微熹     延安窑洞灯火阑珊 最难忘是开国大典     千万双草鞋从长征路     走向长安街     走出共和国雄壮的步伐     走出铁军无敌的威严     看,无数先烈血染的旗帜     正飘扬在共和国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