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韩进带着丈夫援疆 只为南疆更美好

2017-1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若无宽广胸怀,怎会天命之年千里赴疆?”年近退休的大学教授韩进带着生病的丈夫一起来到喀什大学援疆;“新疆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从这走出去,我要回来报效故土.”53岁的“疆二代”.广州化学教师宋耀平主动要求来援疆;“来了就要干点什么,不然就枉来一趟!”来自公安战线的徐凌磊率先在南疆引入无人侦察机平台,成功破获了10个暴恐团伙,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喀什与广东两地相距约6000公里,2013年8月,广东省第7批援疆干部踏上这条特别的“上班路”.援疆3年,他们主动融入新疆.奉献新疆,留下他们的技术.汗水和

“若无宽广胸怀,怎会天命之年千里赴疆?”年近退休的大学教授韩进带着生病的丈夫一起来到喀什大学援疆;“新疆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从这走出去,我要回来报效故土。”53岁的“疆二代”、广州化学教师宋耀平主动要求来援疆;“来了就要干点什么,不然就枉来一趟!”来自公安战线的徐凌磊率先在南疆引入无人侦察机平台,成功破获了10个暴恐团伙,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喀什与广东两地相距约6000公里,2013年8月,广东省第7批援疆干部踏上这条特别的“上班路”。援疆3年,他们主动融入新疆、奉献新疆,留下他们的技术、汗水和热情,也赢得了当地干群的广泛赞誉。

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王晓昀说,“援疆干部在实践中经受住了锻炼、磨砺了心智、增长了才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蒲仕裕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广东援疆,不仅获得金杯银杯,更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口碑。”

他们的故事:“疆二代”回疆反哺

广东省第7批援疆工作中共向新疆喀什地区派出计划内援疆干部174人、柔性援疆人才943人。这些援疆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不远万里奔赴戈壁,把喀什作为第二故乡,真情融于当地,也留下了很多被当地群众所传诵的故事。

人物1:她带着丈夫来援疆

韩进现在是喀什大学艺术系钢琴副教授、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驻喀什大学工作队队长。她在整个广东援疆队伍中是年纪最大的,在别人犹豫、彷徨援疆时,她自告奋勇,毅然援疆,时年54岁。

在喀什,见到韩进时,很难相信她已经54岁了。“可能是因为到喀什支教圆了我年轻时的梦,一种使命感让我每天都干劲十足”,韩进笑着回答。

说到决定援疆的那一刻,韩进有些激动。“我来自星海音乐学院,学校老师经济状况普遍都不错。当时系里下达通知后,最开始没人报名。我当时想,堂堂一个大系总要有人站出来。”于是,韩进主动报了名。

韩进的丈夫也星海音乐学院老师。当韩进入疆两个月后,丈夫翟学京突然出现脑梗,当韩进赶回广东的医院时,丈夫已出现半身不遂的瘫痪症状。经过积极治疗,翟学京的病情逐渐康复。等丈夫身体好转,韩进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说服丈夫一起来援疆。翟学京作为柔性援疆人才,也加入了援疆队伍。

“既然来了喀什,就要来的有价值,绝不能浪费时间,除了多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多和老师们一起做科研,干实事,干有用的事儿。” 援疆期间,韩进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她把自己珍贵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当地的年轻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帮助他们研讨课题,改论文。今年初,作为广东省科技基金项目《刀郎木卡姆伴奏技术研究》课题的负责人,也把当地的年轻教师作为参与人进行申报,并成功通过。

在繁忙的工作间隙,韩进老师利用每个周末休息时间,免费为喀什有音乐梦想的孩子进行义务指导钢琴,在这十多个孩子中有维族的小朋友,还有阿克苏、伽师县的小朋友,有些家长过意不去,想给韩老师一些酬劳,她却拒绝了,“如果是为了钱,我就不会到喀什来”。

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对于韩进老师的做法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到喀什来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想把国内最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带到这里来,让新疆的孩子也能接受到内地的音乐教学方法,用陶行之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韩进说,自己已把喀什作为自己的家了。

人物2:“疆二代”回疆反哺

宋耀平有着40多年的教龄了,1984年起,他在新疆兵团三师中学从教,1996年调到广州花都区工作。2014年2月,他又以援疆教师的身份再次来到喀什,负责疏附县二中高二两个班级的化学课。

对于宋耀平而言,援疆是“回家之旅”。宋耀平的父母是梅州客家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父母随部队来到新疆,1963年宋耀平在新疆喀什出生,在新疆长大、学习和工作了33年,直到1996年才离开新疆,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今年53岁的宋耀平告诉记者,在离开新疆后自己一直想回故乡看一看,“我非常感激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圆了这样一个梦。这一次,我以援疆者的身份回到家乡,是报效家乡最好的方式。新疆永远是我的家,她养育了我。”

2015年7月,专业技术人员一年半的援疆期限到了,老师、同学都舍不得他走,他自己也觉得“还能为家乡做点事”,加上80多岁老母亲的支持,他主动选择继续留疆支教一年半,“耀平,你放心去工作,多为自己家乡做点事!”

在教学中,宋耀平带来了广州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化学课的创新教学,让学生对枯燥的化学课有了兴趣,动手做实验的能力明显提高。课下,宋耀平的办公室总会被年轻老师挤得满满的,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案和教学心得。

疏附县二中教师左然木是一名新入职的化学教师,也是宋耀平带的一个教师“徒弟”。经过宋老师的悉心指导,如今,左然木老师上的化学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宋老师来之前,我们学校实验课开设率只有30%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90%以上,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左然木说。学生阿依仙艾尼瓦尔说:“我想让宋老师把我们带到高三毕业再回去,我们父母也都不想让他走,都说要把他留下来。”

人物3:援疆三年父母不知儿在新疆

援疆工作上马了很多产业基建项目,跟踪督办这些项目便是援疆任务之一。驻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援疆工作队最远的援疆项目有350多公里,海拔最高的援疆项目有4100米,检查一次援疆项目至少要一星期,需要在外住宿6天。3年来,项目组克服援疆项目多、线广、面长和沙尘暴、高温酷暑、冰雪冰雹、地震等困难,对基建项目进行定期督查,行程近50000公里,相当于喀什到广州往返5次。

如今的第三师团场面貌焕然一新,一批批精品项目备受好评。当然,这与援疆干部的努力与付出分不开。在广东援疆干部队伍里就流传着关于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招商局副局长兼兵团42团党委常委、副团长,驻师市援疆工作队项目组组长胡平的“两个不知道”:他年迈的父母至今不知道他在万里之外的新疆援建了将近3年,他的妻儿至今不知道他在检查援疆项目时摔断了右肩锁骨。

胡平对此的解释是,父母都已经年事已高,免得让父母担忧,“如果不是父母年事已高,我真想多留新疆三年”。

人物4:“硬汉”徐局:南疆率先引入无人机侦察

徐凌磊身材精瘦,谦和的笑容,如果不是有人提醒,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十足的“硬汉”:他搭建了南疆首个无人侦察机平台,成功破获了10个暴恐团伙。在本次援疆中,来自广东公安战线的徐凌磊在喀什地区伽师县公安局任副局长。

说起徐凌磊,县特警大队长贾军一个劲的点赞,“徐局是一位在隐蔽战线奋战的幕后英雄。”

伽师县面积6600.68平方公里,辖设2镇11乡,最远的距离县城130公里。为了摸清基层的情况,徐凌磊在一两个月内跑完了所有乡镇,走访了全县所有公安派出所机构。走访完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利用自身的计算机技术专长投入完善三个治安检查站工作之中去。

伽师县地广人稀,公安力量又有限。这时,徐凌磊想到了无人机。受制于条件,徐凌磊不得不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自己购买零部件组装无人机。经过十个月的反复试验,自行组装的无人机终于试飞成功了。依靠这台无人机,徐凌磊搭建了南疆首个无人侦察机平台,实现了图像实时传输,大大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他为何这样拼?徐凌磊说,“人到任何地方,不管它是繁华都是,还是穷乡僻野,都要干点什么,不然就枉来一趟。”

在伽师县公安局建设的反恐维稳大数据平台上看到,全县安装16套高空激光夜视仪,在3-5公里半径内通过三维实景地图,可以精确定位,两公里外的车牌号码都看得清清楚楚。自援疆资金投入以来,2014年至今,全县利用信息化手段打掉多个危安组织团伙,3年的数量是严打前33年的1.5倍,全县暴恐案件多米诺骨牌效应已消失。

反馈:广东援疆带来的福祉 高如昆仑长如河水

对于广东援疆干部,新疆喀什当地的干部群众也纷纷竖起大拇指。喀什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张正荣则对记者说:“援疆干部们品德高尚,不仅恪尽职守,还动用了很多个人资源,给喀什带来非常多帮助,用什么样的美好语言评价他们都不为过,你们可以用更加靓丽的词汇来形容,我愿意签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蒲仕裕专门请了一位在喀什工作过的同志,让她用心里话说一说对广东援疆干部的评价:“(广东援疆干部)工作积极性高,工作队通过深入调研准确定位本批援疆工作重点,知识面宽见识广,对经济工作在行,有一套办法。虚心爱学习,很快与本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蒲仕裕深情地说,“广东援疆带来的福祉比喀喇昆仑山高、比叶尔羌河水长,新疆各族人民充满感激之情,永远铭记在心。”

“我们心里有本账,广东长期真情援疆。从1998年支援哈密,到2010年支援喀什,前后8批共477名优秀干部人才带着国家情怀建设海疆。”蒲仕裕说,广东坚持科学援疆,以民生援疆为龙头,带动产业和智力援疆两翼齐飞,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6万多名农民实现了人均增收近千元。“广东援疆,不仅获得金杯银杯,更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口碑。”

数读援疆干部:7批共派出477名援疆干部

1998年,广东支援哈密,2010年支援喀什。广东省前后7批共477名援疆干部带着家国情怀援了哈密又援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