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洗澡常见的六大误区盘点:时间过长 顺序不讲究
在寒冷的冬天里泡一个暖暖的热水澡,无疑是相当幸福的事,但是稍微不注意,身体就会出现问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那么洗澡时常见的误区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1.热水泡澡时间长
如果泡澡的时间太长,就会使皮肤表面失去油脂保护,从而产生干燥瘙痒等症状,还会引起皮肤发皱或者脱水等情况。
建议:盆浴20分钟,淋浴3-5分钟即可。
误区2.洗澡的水温越高越好
很多人觉得洗澡时的水温越高越好,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洗澡的水温过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
建议:洗澡时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
误区3.使用清洁能力强的沐浴露
在洗澡时如果使用清洁能力较强的沐浴露,会加重损害皮肤的保护层,秋冬季节洗澡时,应选择性质温和的沐浴用品,以避免对于肌肤的刺激。
建议:沐浴露最好选择碱性小的,中性的最好。
有皮肤瘙痒的老年人切记不要用太热的水,而应该用温水轻轻洗。年纪越来越大皮肤的饱水量会下降,皮肤变得干燥而痒,所以不要再用热水刺激皮肤,应该选择事后弄点白醋+甘油涂抹全身,穿棉质衣服,来保护皮肤。
误区4.洗澡过于频繁
如果洗澡过于频繁,会把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洗掉,容易伤害到皮肤的角质层,用力的搓洗也会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损,细菌也会趁虚而入造成皮肤感染。
建议:冬季洗澡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
误区5.洗澡顺序不讲究
冬季的低温使人体皮肤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温热的水突然从头而至,会让人体调节系统“措手不及”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头晕、胸闷等种种不适也会随之找上门来。
建议:洗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待脚部温暖后再慢慢往身体上淋水,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误区6.洗澡时紧闭门窗
很多人冬天洗澡都喜欢关紧门窗,但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建议:洗澡时别紧闭门窗,保持通风,尽量保持半个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