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压床”是什么病?【组图】

2018-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鬼压床"经历者不在少数一般来说,40%至50%的人一生中都有可能经历至少一次睡眠瘫痪,但大多数是散发的,只有3%-6%的人会反复出现这样的症状.科学家已经确定此种症状与生活压力有关,多发于青少年以及年轻人.此类人群通常生活压力过大,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有熬夜,失眠以及焦虑,睡太久这些因素都是可能造成睡眠瘫痪症的原因.此外,体弱多病的人容易出现此种症状."鬼压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鬼压床"通常发生于刚入睡或准备觉醒的时候,是大脑神经中枢和运动神

“鬼压床”经历者不在少数

一般来说,40%至50%的人一生中都有可能经历至少一次睡眠瘫痪,但大多数是散发的,只有3%~6%的人会反复出现这样的症状。科学家已经确定此种症状与生活压力有关,多发于青少年以及年轻人。此类人群通常生活压力过大,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有熬夜,失眠以及焦虑,睡太久这些因素都是可能造成睡眠瘫痪症的原因。此外,体弱多病的人容易出现此种症状。

“鬼压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鬼压床”通常发生于刚入睡或准备觉醒的时候,是大脑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不同步苏醒所导致的结果。人在刚入睡或者是将醒未醒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刚好进入熟睡、开始进入做梦的睡眠周期。身体的各部位都处于极低张力的状态下,人的意识可能由于过于兴奋而出现这样的感觉。

人的睡眠分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apid eye movements,REM)和慢波睡眠阶段(slow wave sleep,SWS或non-rapid eye movements,NREM)两种。在整个睡眠周期,两个阶段轮流出现,而睡眠麻痹只发生于特定的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人大脑活跃,开始做梦,但肌肉几乎是完全松弛的,骨骼肌(跟骨骼相连,靠其收缩完成人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反射活动和肌紧张非常微弱,人体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倘若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大脑突然醒来,却没有提前发出神经冲动告诉骨骼肌清醒过来。结果就导致人在从睡梦中醒来时,身体使不上力,完全无法活动——而为什么大脑醒来时没有提前发出神经冲动,现代医学目前也还没有搞清楚原因。

一般来说,当大脑发现这一错误时,它会赶紧把本该在醒前发出的神经冲动补发出去,可这就得耗上一点时间;如果你很着急,它们可能还得紊乱一阵儿再出发,这就会给人一种“鬼压床”很长时间的感觉。

遭遇“鬼压床”要怎么化解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虽然骨骼肌几乎瘫痪,但眼球的肌肉却会快速转动。在遇到睡眠瘫痪时,可以充分利用眼球肌肉的清醒状态,快速转动你的眼球。然后,眨眼,收缩你嘴周围的肌肉,移动你的下颚和舌头。当肌肉张力开始出现时,移动你的脖子,肩、手、手指、腿;脚踝和足址,最后,坐起来动动所有的肌肉。

最重要的一点,遇到睡眠瘫痪时,要保存镇定,免得神经冲动不能及时“补发”,还得在床上“瘫痪”更长时间。

怎样避免“鬼压床”

虽然睡眠麻痹原因不明,可医学家们还是找到了些相关因素的。其中一项就是:平躺着睡容易发生睡眠麻痹。原因是,平躺时,可以让肌肉麻痹得很彻底,一旦这时醒来而大脑又没做好提前通知工作,睡眠麻痹没商量。可侧着睡就不同了,因为要维持侧躺,还是需要肌肉用点力的,肌肉也就不会麻痹得那么彻底。

由于睡眠瘫痪症通常在压力比较大、过度疲累、作息不正常、失眠、焦虑的情形下比较容易发生。试著不要让自己太累,不要熬夜,维持正常的作息通常就会减少发生的几率。

另外,虽然40%至50%的人一生中都有可能经历至少一次睡眠瘫痪,但症状频频出现,以至于影响了日常生活,或者合并有日间嗜睡的现象,那就应该去医院找神经科大夫进行检查治疗,或鉴别诊断是否另其他的问题。

预防“鬼压床”睡前有七大禁忌

在睡眠的准备、姿势和习惯方面还要注意有以下几种禁忌:

1、忌临睡前吃东西: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它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于健康。

2、忌睡前用脑过度: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3、忌睡前情绪激动: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症。

4、忌睡前说话:因为说话容易使大脑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

5、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处于亢奋状态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6、忌久卧不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太多会出现头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7、忌当风而睡: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从毛细管侵入,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

日常生活注意以下几点

生活有规律,按时入睡,按时起床,按时用餐;

适量运动,但不要在睡前剧烈运动;

避免熬夜,保持睡眠充足;

设法减轻生活压力;

避免仰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