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林李天策 我与少将李天策的同学情

2017-07-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李天策是芦头镇中心泊村人,在"龙口将军"中算是比较年轻的少将.     1962年,我们从下丁家镇中学转到芦头四中学习,李天策从五级

    李天策是芦头镇中心泊村人,在“龙口将军”中算是比较年轻的少将。     1962年,我们从下丁家镇中学转到芦头四中学习,李天策从五级二班调到新编的五级四班,从此,我们成了同班同学。

他是个学习刻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多才多艺的典范。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茅。他团结同学,对学习差的同学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从不厌烦。他有很好的文艺天赋。

有一次晚会上,他扮演勘探队队长,虽然脚摔伤了,仍然带领队员“跋山涉水”找矿。在大汽灯下,他演出表现及一首“勘探队员之歌”感动了台下所有师生。至今我仍能熟唱这首歌。     在五级四班,李天策一直担任班干部,对班级的学习、劳动、作息纪律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师生中口碑很好。

1964年8月,初中毕业时,班主任高老师特地让我们三个班干部与他在宿舍前小洋梨树旁照相,留下了这张一寸的黑白照片(右图),右一是李天策,右二是我。

    初中毕业后,李天策考入龙口六中,1968年自愿报名应征入伍,从此开始了绿色军旅生活。在部队中,他从一名普通士兵做起,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学习军事知识。

他从“杏花春雨胶东”去了“塞马秋风冀地”,在生活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在塞外天苍野茫、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执行军事任务。青春的年华伴着鲜红的领章,伴着高原的白毛风、沙尘暴,洒在那片土地上。

住的是帐蓬,冬天守着垒的炉子,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寒流中荷枪携狗,默默无闻地卫国戍边,在军队的大熔炉中锤炼意志,不断提升军事文化水平。在3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历练成为我军复合型高级指挥官,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保障部部长兼党委书记,少将军衔。

    他刻苦钻研军事知识,撰写了大量军事理论学术论文,被聘为“军队管理创新与发展”编委顾问。

他的多篇论文受到中央军委的肯定与表扬。2003年,他的专著《精确管理》受到中央军委的重视,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总参谋长等首长为他题写书名、题词、作序。该专著被军事院校确定为管理教育专业选读书目。

他热爱户外活动,尤其是热衷桥牌,上世纪末获得国家桥牌协会授予的“桥牌特级大师”和“中国桥牌荣誉大师”称号。     他虽身居高位,但未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在书中的感言中写道:“胶东一别三六年,戍国征程任雨烟,多少京华明月夜,凭楼南望思故园。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2007年,我把在芦头四中照的这张照片复印一张给他捎去。他立即回信,并捎来《龙口将军》一书。

在来信中,他写出同学情、师生情、母校情,流露出对学生时代生活的感慨、怀念、留恋……     时光已过近半个世纪,他虽在繁华的首都,却没忘记我这个在农村乡下的同学,使我很受感动。我想写信告诉他家乡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我已从山沟沟的农村搬到城市化的居民区,从砖瓦房搬到高层楼,从温饱生活走到小康时代,让他也分享家乡变化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