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湘的邮箱 袁亚湘:老牌科技期刊的新举措
2013年的第一天,袁亚湘接替杨乐成为了《中国科学:数学》的新任主编。两人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前者生于1960年,后者生于1939年。
3月25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两刊主编联席会上,袁亚湘一路小跑着上台,从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手中接过聘书。在8位主编中,他是最年轻的。
随后,袁亚湘在办公室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向《科学新闻》畅谈了《中国科学:数学》未来的新思路。
国际化思路
《中国科学:数学》的新编委会已经开始工作。
按照学科分布,《中国科学:数学》共设立5位副主编,加上主编袁亚湘,每人负责若干分支学科。而71人的新一届编委会堪称“国际化”:中国45名,其中大陆39名,香港6名;国外编委26人, 其中美国21名,法国3名,德国和以色列各1名。
在稿件处理方面将采用国际通常的方式。在继续发挥编辑部作用的同时,将充分调动编委的积极性,让编委全程负责稿件的处理过程,特别是由编委指定审稿人,而不是由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来指定审稿人。
袁亚湘现在每天都要花一个多小时来主动邀约和处理稿件。“过去大多工作都是是编辑部的人做的,而现在主编、副主编、各位编委都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期刊上”。
他强调,《中国科学:数学》的国际化与利用中国稿源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矛盾。“我所说的国际化,不光是文章来源的国际化,而且办刊理念、思路、编委、审稿人都要国际化,出版发行也要国际化。优秀的数学成果要让更多人看到,才有利于数学人才的培养。”袁亚湘说。
坚持免费审稿
老牌国产科技期刊如何焕发新的活力,扩大国际影响,袁亚湘还谈到了四大新举措。
第一是开辟国际名家专栏;第二是参与主办主流学科高水平学术会议,形成特色学科;第三是充分发挥海外编委的作用;第四是奖励优秀论文。
“我们一年大概需要70篇左右的论文,其中一部分是特别优秀的、国际一流的。这需要我们编委尽可能利用私人关系,花时间和精力去约好稿。这也是近期的工作重点。”袁亚湘说。
至于审稿,袁亚湘认为期刊是否有名气、是否有好稿件很重要。同时,要坚持免费审稿的国际惯例。“如果一个期刊没名气和好文章,给这个期刊审稿对于审稿人来说就是一种负担。
反之,如果一个期刊水平高,来稿大多都是高水平的文章,那么审稿人也会觉得很荣幸。在审稿时能读到好文章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不仅是审查他人工作,同时也是学习的机会。即便审稿人和作者做相同的课题,也不妨碍他愉悦而严谨的审稿。”袁亚湘说。
在今年“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陈赛娟谈到要重视国内科技期刊建设,其中一个举措是要建立一支有能力、高效率的审稿专家队伍,提升国内科技期刊文章的编审水平,增强中国科技期刊作为发布平台的吸引力,并在设立之初给予专家一定报酬,鼓励他们为国内论文进行评审,加快评审周期。
对此,袁亚湘表示应该坚持免费审稿的国际惯例,而且要学习国际高水平期刊审稿人在审稿时仔细、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提供审稿意见时给出详细而具有指导性的修改建议。
而对于中国科技期刊和科技水平是否吻合的问题,袁亚湘表示二者水平吻合才是正常的。而残酷的现实是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国外,而期刊的差距则更大。
“现在的问题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袁亚湘说。
中国大多优秀科学家都往外投稿,导致中国优秀科技稿源外流严重。中国科技期刊与国际顶尖期刊的差距日益扩大,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袁亚湘已经向政协提案呼吁政府有关部门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期刊工作,协调各部门抓好期刊工作,尽快止住中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下滑的趋势,至少保持和国外的差距不要扩大。
在袁亚湘看来,导致中国科技期刊水平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是没有好的稿源。而好的文章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不合理。过分强调SCI以及影响因子等统计数据把许多国内的科技期刊视为“二等公民”,这样的评价体系误导了科技界,在某种程度上是变相鼓励中国科学家往外投稿。
袁亚湘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和计算数学所所长。在担任所长期间,他不允许所里的任何文件出现“SCI”。袁亚湘介绍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评选成果、评职称时,没有量化的指标。“在科学评价上要国际化,完全没有必要强调中国特色,不能让数字化的东西泛滥,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袁亚湘坦陈目前不少国内科学家极其不自信,太注重一篇文章的出处了。“毛泽东的‘老三篇’《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大家是否会纠结于它们发表在什么报刊上吗?不会。
大家会为毛泽东的缜密逻辑、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生动而不失严谨而打动,更关键的是,‘老三篇’被油印成册,在党内传阅,在传播到各个根据地后,成为我党我军树立信心、指导抗战的纲领。”袁亚湘激动地讲道。
力推免费下载
“《中国科学:数学》正在与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谈判,看能否可以获得我们三年免费下载(Free Access)的权限。”
Free Access和开放下载(Open Access),前者是有期限的免费阅读,后者是永久的免费阅读和下载。 据猜测,每年12期《中国科学:数学》,如果要推行三年Free Access的话,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大概会要价不菲,这对于一个几乎没有太多稳定收入的期刊将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袁亚湘表示,目前很多中国科技期刊为了国外发行、扩大国际影响不得不去“抱外国出版集团的大腿”。“中国人拿我们国家的钱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拿着纳税人的钱写的文章,辛辛苦苦编辑的科技期刊,最后却让外国出版商拿去卖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被外国人欺负到家了”。
袁亚湘建议,最好是国家从战略高度统一协调,开发一套稿件处理平台,大家都可以免费使用,这样一劳永逸,不必各自购买国外出版集团的审稿平台了。
科技期刊应当是科学技术的“传教士”,要宣传科学。所以袁亚湘呼吁《中国科学数学》应当Open Access,至少是一定年限的Free Access。
“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这个体系,科技期刊本应是一个公益性的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但是目前的现实是商业机构拿来赚钱。”袁亚湘蹙眉说道。
除了出版三年内的文章全球免费下载全文,袁亚湘还打算向美国和欧洲100家知名数学研究机构赠送期刊,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进行宣传,以此来扩大《中国科学:数学》的国际影响力。
“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旨。在我国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下,我们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中国科学:数学》的影响因子,这将有利于吸引好的稿子。”从事最优化研究的袁亚湘三句不离本行。
袁亚湘期待有一天《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能够不被施普林格这样的外国出版集团“集体绑架”,而是依托中国自己的有国际影响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集团。这样的集团能打造中国科技期刊的“航空母舰”,在国家层面上集成几十种、甚至几百种科技期刊,从而与外国大型出版集团抗衡。■
袁亚湘,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最优化计算方法。袁亚湘在信赖域法、拟牛顿法和非线性共轭梯度法三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贡献。担任《中国科学:数学》主编,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China主编,以及《运筹学学报》主编。2011年3月当选为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