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浙商鲁冠球:民营企业家里永远的“不倒翁”
2017年10月25日,坐落于萧山古海塘下那幢已显破旧的白色小楼哀鸿遍野,因为就在这一天,在民营企业家中有着“不倒翁”之称的鲁冠球老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2岁。
对于不少老一辈甚至如今的年轻创业者来说,鲁冠球是他们心中的榜样,要知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鲁冠球的名字在中国是如此响亮。
1983年以前,草根出身的鲁冠球,还只是一个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的农机小作坊“坊主”,正如现今万向集团官网对他的介绍一样“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
1945年1月17日,我国还处在抗日战火当中,这时鲁冠球出生在钱塘江边的一个小乡村,父亲远在上海一家医药厂当工人,而他只能和母亲在农村过着清苦的日子。
15岁那一年,还在读初中的鲁冠球被迫辍学,经人介绍到浙江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学徒。只是,3年后,社里搞人员精简,他被辞退。
只是,有着鸿鹄之志的鲁冠球并不想一辈子当农民,他要“跃出农门”。于是有了这一门手艺,回到老家的鲁冠球就另起炉灶,期间开过面粉加工厂、修过自行车、干过铁匠铺,但始终都不太成功。因为在那个特殊年代,做生意不但可耻,而且非法,只能藏着掖着,像“地下党”一样经营。
长达6年的时间里,鲁冠球为躲避“处理”,单是面粉加工厂就换了7个地方。尽管东躲西藏,可还是多次被发现,反复被处理。
最惨的一次,他被大队逮了个正着,没有办法只好将所有家底,一共1150块钱盘点好后,连同账本、印章全部交了出去。可是,这家面粉加工厂当初可是借了3000元才开起来的,一下子被清了底,只能卖掉祖父留下的三间旧房才还清了借款。
倾家荡产的鲁冠球还是不甘心,在寻找机会再来赌一把。幸运的是,1969年,24岁的他终于等到新机会,“1969年,正好有个机遇,中央有个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1个农机修配厂。我和六个人一起办起了宁围公社农机厂。”鲁冠球这样回忆他的创业历程。
他知道,在铁桶般的统购统销年代,这是他跃出农门的第一道缝隙。他带领着工人用废旧钢材作原料生产犁刀、铁耙、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10年里,工厂发展迅速,员工达到了300多人,门口也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
1979年,鲁冠球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一篇社论,标题是《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他根据这篇报道判断未来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业,于是当机立断砍掉厂里其他项目,专门生产汽车底部不起眼的零件——万向节,还将工厂更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只不过,鲁冠球刚想迈开步子大步向前走,就遭遇了进不去“考场”的尴尬。当时,机械工业部要在全国50多个生产万向节的工厂中选择三个最好的,作为国家定点生产万向节的工厂。可是鲁冠球所在的工厂是乡镇企业,这不归中央有关部门管,因此连整顿企业的文件这张“入门券”也拿不到。
在这个紧要关头,鲁冠球想出了一个“怪招”,他以国营对国营的名义悄悄地派了人进去,把那个整顿企业用的条例弄到了手,来了个“考场”外面答考题。
曲线拿到“考题”的鲁冠球,召集所有工人开始一一答题。等到难题都一一解决时,鲁冠球亲自带队参加全国万向节大会,可是又一次因为乡镇企业的身份,被拒绝入场。
既然进不去,他就索性在门口摆起“地摊”,将带去的万向节用塑料布摊开,摆满一地。
然而,3天过去了,还是无人问津。就这样干着急也不是办法,他派人“潜伏”进场,打探里面的情况,对比分析原因。
据情报员打探得知,场内的人在价格上僵持不下,根本没人关注外面的事情。鲁冠球随即在价格上做文章,以低于场内20%的价格,最终斩获210万元的订单。
两招险胜后,鲁冠球带着带领万向在夹缝中强势崛起。当年年底,萧山万向节厂成了国家定点厂,鲁冠球也顺势捞到了一大笔本钱。
而在1983年,一个响亮全国的口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使得非国营企业家终于得以“正名”,于是鲁冠球通过承包制承包了其所创办的企业,真真正正成为萧山万向节厂的所有者。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工厂业绩节节高升,他的财富也成几何级增加。按承包合同规定的分成比例,从1983年到1985年,三年累计下来,鲁冠球应得449000元。虽然后来他全部献给企业,但是乡政府奖给了鲁冠球8700元,作为对他的特殊贡献。
就在这一年,萧山古海塘下那幢两层式白色小楼也在此时盖了起来,这在当时惹得不少人羡慕。在这间房子里,鲁冠球的日子铁打地进行着,晚上6点45下班回家、吃饭,7点开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8点处理白天没忙完的文件,9点开始看书看报,10点半有点困了,冲个澡然后继续学习,零点准时睡觉。
随后34年的日日夜夜,铸就了他一生的辉煌,从一个乡镇企业家做到中国民营企业领袖之一,当很多同时代的创业者一个个消失时,他也一直活跃在中国商界,铸就了“不倒翁”“常青春”的传奇。
就这样,日子不温不火地循环着,鲁冠球也用很多人无法理解的近乎顽固的执着去坚守这座老房子。如果真要说个所以然,那应该会这座老房子在鲁冠球的心目中,不能用价钱去衡量,因为这里见证了他的贫困、他的苦闷、他的欢笑和他的执着。
不曾想,鲁老先生当初的话语一语成箴,他说,“革命者的休息地是墓地。只要我身体好,我会继续干下去。现在我脑子里想的都是企业,不干就会闷死的。我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一种乐趣。”
如今,老房子还在暖阳中接受岁月的洗礼,而那个个子不高、笑起来憨憨的老先生走了。
在这我们只能说一句:别了,敬爱的鲁冠球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