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峰张全景 张光峰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发展任务。就全市经济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克服严峻考验,夯实赶超基础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目标要求,打基础利长远,抓投入惠民生,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注意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0亿元,分别增长11.5%、25%。银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280亿元、1240亿元,分别增长20%、16%。
实现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其中出口29亿美元,分别增长27.7%、13.7%;实际到账外资10.5亿美元,增长23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345元、8295元,分别增长13.5%、15.3%。新增上市企业3家,募集资金超过66亿元。
二是转调步伐明显加速。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预计三产比例调整为10 :54.1 :35.9。1—11月份,全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19.9亿元,增长31.5%。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58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成效初显;全市林木覆盖率28.
5%,一次性蓄水能力8.7亿方;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2家、专业合作社135家;粮食总产309.4万吨,实现了“九连增”。
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达10家;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海河迎查取得全国“十大”重点流域和海河流域“双第一”的好成绩,顺利实现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9亿元,增长11%;第十届银企合作洽谈会签约1272.6亿元,增长15%。
三是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滨州港2×3万吨码头简易运营,滨德高速主体完工,滨港铁路二期成功奠基,德龙烟铁路全面铺开,黄大铁路、寿邹铁路、德大铁路惠民专线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中海风景区完成高标准升级改造,黄河楼等标志性工程、园林绿化、夜景亮化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18个城中村完成整体拆迁。
新、改建农村公路785.6公里、桥梁47座,完成投资10.6亿元。“数字滨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首批“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市,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建设项目开工奠基;“滨州市阳光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转。
四是民计民生明显改善。提前半年,在全省15个地级市中率先同步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前三个月,顺利完成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公交便民、保障性住房等“十项民心工程”全部落实。预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8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12078套,完成农房建设、危房改造4.4万户。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二、辩证分析形势,科学谋划应对
2012年,国内外形势将更为严峻复杂: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欧债危机日趋恶化,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尤其是针对我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不利影响明显加大。从国内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仍处于高位相互交织,宏观调控面临更多“两难”选择,不确定因素增多,结果难以预料。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市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将进一步加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把问题估计得充分一些,做好应对更大困难的准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根据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2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工作中,要认真思考、准确把握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把握“稳中求进”。这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全国、全省的大局。我们既要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坚持“四个牢牢把握”和“四个着力”,扎实做好稳政策、稳增长、稳物价、稳大局的工作,更要以改革为动力,认真做好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文章,在“进”上下功夫、求突破。
特别是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注重发展质量、坚持绿色GDP的前提下,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快速发展中实现高速度与高效益的完美结合。既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更不能机械、教条、片面地理解“稳”的含义,使其成为追赶超越的“绊脚石”、“紧箍咒”。
二是如何确立“转调方向和重点”。转方式、调结构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工作中,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某个领域、某个行业的转调,在方向和重点上必须整体把握,统筹推进。具体到我市,虽然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但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前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8.
8:57.2:34,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低于全省3.4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前三季度,“四大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占全市的8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9.
1%,低于全省7.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0%。尤其是我们的支柱行业、骨干企业“独撑天下”的风险日益明显:纺织、机械、钢铁等受国际市场影响,今年以来受到巨大冲击,订单流失、设备关停、产品积压,出现行业性经营困难。
进出口结构不合理,进出口份额过度集中于少数企业,1—11月份,出口前20位的企业出口额占全市的71.
5%,进口前20位的企业进口额占全市的73%,出现波动的风险很大。而且出口产品单一,纺织服装所占比重虽下降近10个百分点,但仍占53.8%;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仅占9.
2%、8.3%,与全省分别相差31个、8.6个百分点。税收结构不合理,1—11月份,税收收入增长缓慢,非税收入比重偏高;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9%,比全省低7.4个百分点。这就是我们的结构现状,可以说到了“不调不行、非调不可”的阶段。各县区、各部门都要认真定位,进一步明确方向和重点,采取“引导督促调”、“政策吸引调”、“依法强制调”等综合措施,加快转调步伐。
三是如何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战略基点,从全国情况看,对“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了突出强调。具体到滨州,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相对稳定;出口持续回落;投资不断加大但仍然严重不足,1—11月份,虽然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5亿元,但总量仅占全省的4%。
因此,必须在做好出口、稳定外需的同时,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集中解决“投资不够”问题,增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既要重视投资规模,更要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将更多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为科学发展积蓄后劲。
四是如何看待实体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坚实基础,是因为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着许多问题:既面临着虚拟经济“暴富”、“省劲致富”的诱惑,又承受着原材料供应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增加、融资困难等压力。
这些问题,在我们滨州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中小企业更为突出。“融资难”和“融资贵”大幅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再加上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等因素制约,导致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中小企业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五是如何摆布和推动民生事业。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程度,既当作一项重大经济任务,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意义非同寻常。这几年,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办了很多民生实事,但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前三季度,我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分别实现16844元、1109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563元,分别比全省低114元、414元、359元;一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群众对民生事业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今后,必须继续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地加大财政投入,把民生事业扎实地向前推进,确保好事办好。
六是如何研究和利用政策。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对政策的高度敏感性,注意学习政策、研究政策、把握政策、对接政策,真正用足、用好、用活,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要眼睛向“外”,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有的放矢地争取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另一方面,更要解放思想,敢想敢试,创造性地研究制定符合滨州实际的具体政策,突出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目前,市财政部门着眼于盘活市内资产、资源、资金,正在研究多元化、市场化的“经营财政体系”,打造“可持续财政”。这种理念和思路,各县区、各部门可以参考借鉴。
三、突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节奏
(一)优化产业布局,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硬仗。要坚定不移地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以高效生态为主攻方向,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黄河三角洲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水产健康养殖园区建设步伐,整合58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加大新品种研发,搞好特色基地和优良品种培育,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由“注重产量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对黄河两岸10公里以内区域统筹规划,着力打造“沿黄高效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带”。
要深化产业经营,实施“五大产业振兴工程”,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和水利改革成果,确保粮食稳步增产,进一步放大“林水会战”品牌效应和生态效应,推进“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建设。
落实惠农政策,强化“三农服务中心”功能,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发展活力。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坚持“改造旧的、发展新的、培育好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
“改造旧的”,就是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进工业结构由“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资源的粗放发展”向“注重效益、注重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培育“千亿级”、“五百亿级”和“百亿级”产业集群。
抓好企业自主创新、行业联盟创新、区域集合创新,重点推进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重大信息化项目。“发展新的”,就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开发、节能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强化信用担保、人才培训、信息平台等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好的”,就是强化节能减排。
对一些好的项目、好的行业进行集中扶持,壮大实力,膨胀规模,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重点实施30项节能技改创新工程和10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突出抓好54户重点用能企业和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
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服务业”之路:深化二三产业分离,加快“四大载体”建设;完善综合服务运输体系,提升现代物流规模层次;加大金融机构引进,争取引进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积极引导异地金融单位来滨设立分支机构,支持证券、信托、担保、拍卖、典当等行业发展,加快黄河三角洲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新增贷款180亿元。
依托优势资源,加大旅游与文化、商贸、新农村建设融合力度,构建黄河生态旅游、山岳风光旅游、孙子文化旅游、滨海湿地旅游 “四大功能区”。要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型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突出抓好40家进出口企业的调度指导,稳固纺织、服装等15种重点产品出口规模,积极培育机电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基地。
着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巩固亚洲、欧美等传统市场,拓展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重点推介20个境内外重要展会,组织举办香港、北京、上海专题招商活动,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及大型跨国公司合作。
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力争实现3家企业境内外首发上市,4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4家企业进入上市申报程序,全年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突破100亿元。
(二)挖掘潜力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两区”开发,重点在“陆”,潜力在“海”,必须陆海统筹,区域突破。要树立“全市一盘棋、南北一体化”理念,在“黄蓝”同步推进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重点开发,全力打造“百里沿海经济隆起带”。
要搞好顶层设计:按照“一轴、两带、多中心”总体规划,对240公里海岸线进行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构建“一港一城多园”的临港产业格局,实现“港区联动、港园联动”发展。要强化“龙头带动”: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在2个3万吨级码头实现简易运营基础上,以更大气魄、更快速度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上半年顺利开港、正式运营,打通出海通道,为做大做强海上交通、发展临港经济奠定基础。
要加快未利用地开发:黄河三角洲(滨州)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和投资主体,要按照高效、生态、低碳要求,宜耕则耕,宜渔则渔,宜工则工,明年全面完成12.5万亩起步区建设,5年内完成50万亩土地开发整理、20万亩建设用地开发任务。
对这项工作,市财政、国土等部门和各县区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勘察设计、可研报告、专家评审、项目申报等前期准备,扎实推进确权、迁占、收储等相关工作。对于未利用地开发中的土地指标交易、分成等相关事宜,市里将统筹考虑,拿出具体政策,力求达到“农民受益、政府受益、公司受益”的目的。
要创新推进机制:成立高规格领导机构,对北部沿海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分头建设、整体开发,协调解决产业布局、围海吹填、招商政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无棣、沾化、北海经济开发区作为沿海开发的区域主体,要在市里的统一领导下,研究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其他县区作为临港产业的腹地,要立足实际,在产业转移、项目建设等方面,主动对接配合,有所作为。
(三)强化城乡统筹,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要做优中心城区: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度,为城市有序建设奠定基础。突出生态特色,以外环水系和绿带为框架,启动北环河、东环河、北海、白鹭湖、喜鹊湖、珍珠湖、南北秦皇河改造等重点工程,实施黄河八路、黄河十二路行道树增植工程。
加快城区道路、防汛、供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改造城中村17个,不断丰富城市功能。
继续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序化五大工程,整合“数字滨州”、城管指挥平台等现有资源,构建“数字化大城管”新格局。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力争全市60%的村(居)实现“村(居)收集,环卫运输,市(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模式。
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确保2012年底一期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800吨建设项目正式运营。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严禁生活区内新上工业项目。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从我市情况看,县域经济水平整体偏低,成为制约追赶超越的主要障碍。下一步,必须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完善政策措施,明确目标定位,加快发展步伐。
这方面的工作,将于近期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会议具体部署。要加快城镇化进程:2010年我市城镇化率45.7%,全省49.7%;今年我市有望突破47%,全省突破了50%,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内涵发展不足问题非常突出。
工作中,不能简单地以“乡改镇、镇改办、村改居”的方式提高百分点,更不能表面上农民变成了市民或居民,但在就业、劳保、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却享受不到与城区人口同样的待遇。
必须统筹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同时,重点扶持区位优势明显、特色产业支撑的中心镇发展。要实施“扩权强镇”,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对周边区域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及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权益。要夯实农村基础:继续实施路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加大对“三农”事业投入,切实抓好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电网改造等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完善扶贫开发机制,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标准差距。
(四)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92万人。开工建设市养老服务中心,提高五保供养水平,确保集中供养率稳定在80%以上。
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6920套。年终岁尾,尤其要认真解决好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完善新农合制度,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全面落实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初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市所有城乡居民。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进校车安全改革,年内实现市城区校车“全覆盖”;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建设。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违法整治,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依法行政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稳妥推进文艺院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逐步完善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文化、生态文化、名人名胜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精心策划推出滨州特色文化品牌。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规划》,加快八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明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对单位机构名称、职责任务、人员编制等事项的清理规范。严格把握“社会功能”标准,科学拟定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明年基本完成分类任务。健全机构编制实名制、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政策,确保各项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精简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严格审核新设项目,科学设定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改革:瞄准“全国一流”,围绕“统一管理、电子支撑、网上交易、全程监控”基本要求,实现“应进必进”和集中统一管理。
制定出台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资深专家库,完善网上交易功能,提高评标工作效率。健全监督监察体系,确保阳光操作、公平交易。
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通信技术,提升电子政务的支撑能力与服务水平。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决策机制,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政务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扩大行政问责范围,对违反程序规定,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坚决追究责任,逐步实现“行政问责常态化”,努力打造依法行政的高效政府、阳光政府、廉洁政府。
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生态滨州、美丽滨州、幸福滨州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