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绝对信号 如何评价高行健的话剧《绝对信号》?
《绝对信号》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喜剧故事:待业青年黑子被为了赚钱与蜜蜂姑娘结婚、让她过上好日子,被车匪以利诱惑,坐上了朋友“小号”当见习车长的货运火车的守车上,以图给等在半途的抢车团伙制造机会。老车长对车匪心生警惕,并教育了年轻人。感情纠葛作为副线穿插其中。在最后的危机时刻,黑子觉悟了,拔出匕首与持枪车匪搏斗。
在这个剧作中,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实验、特别先锋的元素。但是站在80年代初的时间点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话剧剧本的不同:人物不时陷入自己的想象,与自己的回忆、想象中的人对话。
在高行健的这个剧本中,回忆(想象)虽然没有和现实融为一起,但是人物随时可以通过灯光、音效的变化在回忆(想象)和现实中跳进跳出,可以把现实和虚幻更加流畅地结合起来。
虽然情节十分简洁,但高行健在剧本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十分出彩。满嘴怨言铤而走险而又良知未泯的黑子,睿智多谋的老车长,善良好动的小号,阴沉狠毒的车匪,以及美丽天真的蜜蜂,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它们脱离了契诃夫在《求婚》《蠢货》里面塑造的单面的纯性格的范例,而是一种有血有肉的更加像生活中的人的存在。
这种存在既有阴暗面,也有光明面,还能因为七情六欲、外在劝诫、内在自省而实现各个方面的转化。因此,这个剧本可能是高行健诸多剧作中文学性较高的一个。
二、实验戏剧
实验戏剧运动是发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场戏剧运动。潮头是谢民的《我为什么死了》。但真正在戏剧界造成重大影响并引发起戏剧改革实验潮流的是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创作的《屋外有热流》。
《屋外有热流》讲的是不能提起的十年时期,一个孤儿家庭里,弟妹得知在黑龙江农场农业研究所当勤工的大哥可能要病退回城的消息各怀心计。这时农场寄来了一千元,弟妹俩都争着去取钱。可拿到后才知这竟是大哥在冰天雪地里因公殉职的抚恤金。(剧情来自某度百科)
这个剧的导演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老教授苏乐慈先生。苏先生在舞台上颠倒了时间顺序,灵活地转换了空间,现实回忆、梦幻交替出现,并首次采用了多演区表演,使得这部剧一下子就打开了风气之先河,并受到了政治上的褒奖。
这之后才是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大导儿”林兆华把这部剧以小剧场的形式进行排演,首次演出的灯光就只有一只手电筒,还拿在大导的手里。首演之后,被各种大人物褒奖,因此得以流传至今。
其他的代表作有刘锦云先生的《狗儿爷涅槃》、高行健的《车站》、《野人》等,高行健的《野人》也是实验戏剧的巅峰之作。
三、《绝对信号》的地位
1、它是高行健在文革十年创作了无数习作之后的一个成功作品,不是“信手涂鸦”之作。
2、高行健是一个在世的作家,他的创作水平戏剧理念有进步是正常的,《夜游神》《对话与反诘》确实是十分牛逼的剧本,其中“语言带来误解,抛弃语言”的戏剧理念确实也是石破天惊。但是他也在反思自己的理念,最近的剧作又回归了语言和叙事。
3、高行健被大陆拒绝入境是因为他1989年写的《逃亡》剧本。那个剧本是他用道听途说来的“新闻”反映他眼中的“事实”,跟当时的实际情况严重背离,所以才……(这是我的戏剧老师说的,他跟赵毅衡、刘再复是好友,但是按照他爱党爱国的性格我确实不能分辨出到底是真是假,聊作参考)
4、《绝对信号》是一部好剧,是中国实验戏剧运动的代表之作,但是千万别神化。中国这几年的好剧本也有一些,比如南京大学的《蒋公的面子》,再比如刘恒的《窝头会馆》什么的,都还不错。
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看到高行健的优秀作品,无论是"禅"还是“剧”,大陆差的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