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苏东坡 莫砺锋:《永远的苏东坡》

2017-07-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2008年1月18日下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应苏州图书馆.苏州图书馆.苏州市新华书店之邀,在苏州图书馆给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2008年1月18日下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应苏州图书馆、苏州图书馆、苏州市新华书店之邀,在苏州图书馆给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永远的苏东坡》。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精彩讲述中,大家重新认识了文学成就之外的苏东坡,一个勤奋、坚忍、旷达,能够教我们怎样面对人生的苏东坡。

假如没有苏东坡

   苏东坡成就非常丰富,一时说不完。我们先看东坡一生中的某一个时刻,这个时刻是他44岁那一年,准确的说,就是北宋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7月29日的夜晚,那个夜晚有一艘帆船停泊在太湖中间,这船是奉了朝廷的命令,到徐州逮捕当地的地方长官的。

这个时候走到太湖,船舵坏了。那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夜晚,船里的中年汉子却是愁容满面,因为在这以前,他的弟弟已经送来了密信,他已经知道这是由于受到御史台的追究,说他是毁谤朝政,同时也毁谤皇帝本人。

毁谤皇帝,罪名非常重,他非常忧虑,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他想这一次去罪名很大,会连累到家属和朋友,所以就产生了一个念头。他望着太湖水,动了轻生的念头。幸亏当时逮捕他的人看着他,不让他有自杀的机会。过了一会,他又回心转意,他想起自己的胞弟,他想自己死了,弟弟就只有一个人在世上了,他不忍心,就回心转意了。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我们假设一下,假设那个44岁的中年人葬身于太湖,那么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将从此消失;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代表的两百首词将从此消失;在台北的故宫,那一件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也将从此消失;日本某个不知道姓名的私人收藏室将失去稀世之珍《枯木怪石图》;杭州西湖那一条宛如长龙的苏堤也将消失;我们还会失去一本叫《苏沈良方》的书,收录了400多个宝贵中医药方;遍布全球的名菜“东坡肉”将消失;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句格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也会没有了。

大家应该知道,这个人就是苏东坡,这个时候,他只是叫苏轼,后来他才取名苏东坡,他一生活了66岁。在太湖的时候,他只有44岁,一个人的一生去掉三分之一,对一个民族的整个文化史居然发生这么重要的影响!

一个仕途坎坷的 “好官”

  东坡名声大,贡献大,古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六大家中间,文学色彩最浓重、文学修为最丰富的古文家就是他。讲诗,他和黄庭坚两人并称“苏黄”,讲词,他跟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是宋词的代表。

讲书法,是北宋四大家的第一家。绘画,他也是当时的第一家。一个人在这么多的文学艺术门类中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我们不从这个开始,我们从其他的角度来看,东坡这个人,就他生平,他投入最多的是什么?

  首先他是一个官员。他入仕以后,整整36年都在做官,作为政治家的东坡有什么特点?东坡作为一个官员,较多的时间是在地方上做地方官。他一生调动的地方非常多,他在杭州做了两任,江苏的徐州,浙江的湖州,河北的定州……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竭尽全力关注当地的经济和民生。

我们看看他呆的时间比较长的地方。比如他在江苏徐州做知州,发生了一个大事情,黄河泛滥,一下子淹到徐州城下,徐州城三面有山,洪水到了山边泄不下去,洪峰离徐州城顶端只有半尺,这个洪水一旦过去,整个徐州城就完了。

东坡日日夜夜都在城墙上面巡逻指挥,非常憔悴,到了最后,20多天以后,洪水不退,人力不够,他求援于军队,北宋的军队有两类,其中一类叫禁军,是不能随便使用的,一定要皇帝亲自下命令才可以调动。这个时候东坡没有办法,他亲自找到禁军,要求支援,驻军的首领看到这个地方官浑身泥浆,憔悴不堪,受到感动,他说这个地方的长官这么辛苦,我们作为军队,理所当然应该出来帮助,这样总算把这场洪水挡住了。

徐州没有被淹没,东坡走的时候,全城的老百姓都来送别,没有东坡,徐州就被淹没了。

第二年,洪水退了,东坡马上动工修水利。北宋的时候,黄河泛滥周期是二三十年,刚才说的地方官,一般任三年,如果东坡不是为了地方的安危的话,只管做自己的政绩,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他第二年就开始修筑,把堤岸都修好,然后才调走,东坡为徐州做了很多的好事,现在的煤矿,是东坡派人察探才发现的。

再说杭州,现在西湖有一条苏堤,但东坡当初修这条堤岸是为了游览吗?不是。东坡到杭州以后,向父老乡亲询问,他们说,杭州西湖水是惟一的淡水源,由于南方气候温暖,西湖的水草疯长,现在的水草面积已经接近湖面三分之一了,东坡马上动手来治理西湖,割水草,挖淤泥,但是这些水草和淤泥没有地方放,怎么办?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东西方向原来有一个白堤,南北方向没有,现在挖出了这么多的水草,变废为宝,不如修一个堤。

可以说是经过东坡的整治以后,杭州的西湖才有今天这样的美貌。东坡在杭州还疏浚了运河,兴建我国第一座公办医院。

  东坡为官的岁月虽然长达30多年,但经常被贬。但他被贬到每到一个地方,都为当地的人民出钱出力。他最后一站被贬到海南岛,生活最为艰苦,经常吃木薯来充饥,那个时候他还是利用自己的学问在当地亲自指导人们怎么读书,在东坡的指导下,海南岛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进士。他还写文章劝告当地人们,生病的时候要请医生看,不能请巫师。

苏东坡对现代人的启迪

  东坡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最主要的在于什么?我觉得东坡用他一生的行为,用他的人生道路,为我们树立了怎么做人、怎么待人的人生榜样。东坡一生的挫折非常多,但从来不因为受委屈就灰心丧气,他是非常坚定地走完了他66岁的一生。

“乌台诗案”是他第一次遭到的重大打击。东坡在牢里,狱卒天天逼他招供。后来,宋神宗派了一个小太监去探虚实,他最想知道东坡是不是真的诽谤皇帝本人。这天晚上,东坡被审问了一天,非常疲惫地回到了牢房,他刚想睡觉,一个小伙子进来了,跟他说话,东坡觉得很奇怪,今天怎么来了一个同伴?他也不好问,过了一会儿就睡了。

东坡一睡着,马上打呼噜,天亮的时候,这个小太监把东坡推醒了,说恭喜学士。小太监回去后向皇帝说东坡心胸坦荡,没有造反的念头,加之太皇太后曹氏的出面劝说,宋神宗这才下定决定赦免东坡不死,把他贬到黄州。

都说东坡是天才,但仅仅是天才是不够的,天才必须要勤奋才能够成功。东坡小时候读书,读一部书都是手抄一部,抄过的书他记得特别熟,到了黄州以后,他依然在认真地学习。黄州有一个官员,到东坡的家里来找他,过了一会儿,东坡出来了,说我正在做功课,耽误了一会儿。

这个官员很奇怪,东坡现在已经是名人了,怎么可能还在做功课?东坡说我在抄汉书,这是第三次抄汉书,第一次抄的时候,你说三个字我就知道是哪一页,第二次你说两个字我就知道了。

  东坡也是懂生活的,他是个美食家,刚才说东坡肉,是在杭州发明的,东坡发明的菜肴不只东坡肉,还有一道菜,叫东坡菜羹,是用普通的蔬菜做的,这个菜完整地保留在东坡的文稿中。他还会做虾羹。东坡每到什么地方,就地取材,他不主张吃特别珍贵的东西,东坡在黄州的时候,有人送了娃娃鱼给他,他马上就放生了。

  在海南岛的时候,东坡跟当地的百姓一样,吃薯芋,北方人刚到南方的时候,对南方的食品是非常的不习惯的,东坡到了海南岛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蚝说》,说蚝的味道很美,还跟他的儿子说,千万不能把这个说出去,这个东西好吃。他是以非常平静的态度,以欣赏的态度来接受生活的。在艰苦的物质环境下,同样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克服不好的环境。

有人说,东坡旷达,这话说得既对,也不对,实际上,最主要的不是旷达。东坡被贬到黄州以后,他写信给朋友,说一个人遭难以后,应该知道自己有正义之心,有一个精神寄托,有一种力量来对付苦难的环境。所以,他的性格首先是坚毅,有了坚毅为基础后,才表现为旷达,对物质环境都可以克服过去,我想这些是东坡遗留给我们的真正遗产。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说到最后,就是人生观问题,东坡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首先他勤奋,勤奋地写作,勤奋地做公务员,勤奋地绘画,遇到挫折的时候,坚定地挺过去。东坡被贬到惠州,贬到海南岛,朝廷希望他死在那里,到了最后,东坡在65岁的时候,又回到了朝廷,他没有在邪恶势力的打击下倒下去,他挺过来了,这是一种精神。

东坡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启发,我们可以从他的行为中找到一种怎样做人的态度,只要我们有了东坡这样的人生观,有了他这样的生活态度,就可以诗意地度过人生。

(《姑苏晚报》张利刚整理;文字未经作者审阅,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