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州文集 躬耕沃土造福乡里——追记亳州市涡阳县优秀乡镇干部刘亚(上)

2018-0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下午要去趟合肥,之前为镇里争取了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再去跑跑落实下来. "3月8日中午在家吃午饭时,刘亚告诉家人,要正式调到县直部门上班了,

"下午要去趟合肥,之前为镇里争取了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再去跑跑落实下来。 "3月8日中午在家吃午饭时,刘亚告诉家人,要正式调到县直部门上班了,这算是为高公镇"站好最后一班岗"。

让人扼腕的是,这竟成了刘亚生前和家人的遗言。就在出差的路上,刘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倒下了。 3月12日,经抢救无效,年仅48岁的他不幸离世。 "站好最后一班岗",是刘亚对事业的最后承诺,也成了他的生命绝唱。

扎根基层20多年,刘亚先后在涡阳县5个乡镇工作,担任乡镇党政正职11年,他勤勉履职,真情为民,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敢担当

——临难受命,动真碰硬不辱使命

综合考评连续数年全县倒数第一,财政税收、美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等近十项工作全县垫底……2015年5月,在高公镇工作最困难的时刻,县委决定派刘亚到高公担任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冀望他能尽快扭转局面。

组织上之所以挑选刘亚,看重的是他的能力和品质。1989年从芜湖农校毕业后,刘亚在基层工作27年,历任临湖、标里、陈大、义门等多个乡镇的党政领导,有能力、有经验、有担当。

高公镇地处四县区交界处,位置偏远,基础薄弱。 "工作落后,不是高公的代名词。 "刘亚提出,2015年脱掉后进帽,2016年争取进前列。从那一天起,他带领镇领导一班人,白天下乡调研察民情,晚上回来谈心交心。

纪律不抓,一盘散沙。刘亚从抓干部作风、会风、考勤入手,健全奖惩制度,考评落后的要上台表态怎么改、如何抓。一系列的硬招实措,使镇班子精神为之一振,党员干部作风为之一新,全镇上下团结一心谋发展的干劲被点燃。

基础设施差,农业发展必受拖累,刘亚深谙此理。他争取了2000多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5个村主干道进行硬化、修整桥涵,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农业基础不配套的老大难问题。

"刘亚来高公几个月,全镇就新打机井400多眼,超过前10多年的总和。加上原有的老机井,已基本满足全镇灌溉需求,再也不怕旱灾减产了。 "镇长张心乾说。

高公镇主街上乱搭乱建现象普遍,有的甚至"骑"到路上,群众多有抱怨。刘亚没有畏缩,顶着压力去啃这个"硬骨头",依法推进拆违。 20多天的时间里,拆掉200多间违法建设,还路于民,畅通了交通,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无工不富。到高公镇以后,刘亚一边带头招商引资,一边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帮助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去年底,高公镇财政收入完成1003.7万元,跃居全县之首。农民年人均收入达9785元,同比增长10%。

"短短10个来月时间,这个昔日的落后镇变了大模样,群众的怨言越来越少,干群的关系越来越顺。 "涡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雷介绍,去年,高公镇整体工作由全县原来的倒数第一晋升了6个位次,全镇干部精气神焕然一新。

善作为

——倾力发展,矢志助民拔除穷根

"虽然今年不少地方减产,但咱村的小麦亩产还在1200斤左右。 "6月初,趁着晴好天气,涡阳县陈大镇杨楼村村民侯运峰正在晾晒小麦,今年他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刘亚在镇里当书记时候,争取项目资金,建设好了水利设施,旱了能浇,涝了能排,一亩地增产了三四百斤。 "杨楼村党总支书记常志芳看着丰收的景象,不禁回忆起曾主导建设这片高产田的刘亚。

无农不稳,有粮不慌,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刘亚,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从1996年担任涡阳县临湖镇副镇长算起,到标里、义门、陈大等多个乡镇的负责人,20年间,刘亚和同事们带动群众修水利、学技术、搞推广,先后推动了四个乡镇的20多万亩小麦千斤田建设。

实现了粮食增产,如何让农民增收?在陈大镇工作时,刘亚就考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6月8日,走进陈大镇的满园红采摘水果园,一顶顶大棚里的紫红桃子硕果摇枝。 "没有刘书记,就没有俺农场的今天。 "说起刘亚,农场负责人张洪敏说起5年前的往事。

2011年夏末,具有种植果树专长、打工返乡创业的能人张洪敏,想在本镇创建一个家庭农场,可想不到在土地流转时"卡了壳"。时任镇书记的刘亚了解这一情况后,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及其带来的好处,终于成功流转土地200亩,还帮助筹建起陈大镇永发水果专业合作社。

"当时正是天最热的时候,刘书记一家家地跑,讲政策、讲收益,特别上心。 "张洪敏说,现在合作社每年能有300多万元的产值。当初的一些贫困村民,通过流转出土地加入合作社,每亩承包地每年收入近千元,在合作社里打工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也逐步走上脱贫致富路。

几年时间里,刘亚带领镇领导一班人"穿针引线",先后流转土地3000多亩,建起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县上报省级的17个名优农产品中,该镇的中药材、粉丝、黄金梨等7个名优特产位列其中。

有"苔干之乡"美誉的义门镇,因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苔干产业发展多年徘徊不前。刘亚在义门任职期间,力推苔干产业绿色升级,完善苔干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仅此一项每年就为义门创收近2亿元。刘亚在义门任职3年,该镇先后被评为"十强乡镇""十佳乡镇"等。多年来,刘亚先后获得县、市多项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讲奉献

——不求官大,但求不失服务群众初心

农村工作是一线工作,是现场工作,是脚底板上的工作。

2001年7月,时任标里镇人大主席的刘亚下乡包点时,骑摩托车不慎摔伤,送进医院身上整整缝了27针。即使在病房,刘亚也难以安心养伤。不待伤愈,他让人骑车带着他下乡,到村现场指导工作。

2009年3月,一场多年不遇的大旱,炙烤着皖北大地。"再没水浇麦子,今年就要颗粒无收了。 "听到群众的忧虑,时任陈大镇党委书记的刘亚急在心头。他带头到处寻找水源,指挥修复了6座损坏电管站,连续几个昼夜不休息,到电管站看水浇水。干群抗旱保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全镇5.9万亩小麦全部普浇一遍。当年,全省小麦抗旱现场会就是在陈大镇召开的。

干了11年的乡镇党政正职,刘亚也遇到几次提拔的机会。 "他说自己是学农业出身,还是农村工作更适合他。 "刘亚生前同事,也是高中同学的高公镇人大主席程修灵说起此事时表示,其实大家心里都挺佩服刘亚,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求自己当多大的官,思考更多的是为群众多办事。

3月4日,离任高公镇的前一天,10多位村民来访,反映土地纠纷问题。刘亚热情接待他们,认真听、仔细记,耐心接访3个多小时。看到他走出会议室时一脸疲惫,程修灵就劝他说,你这两天就调走了,向村民解释一下,让新领导来接访就行了。刘亚却说,既然群众来了,就不该慢待他们,能解决的尽快帮助他们,解决不了的,详细记下来交接给下一任书记,不能辜负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临走了,也没什么送你,这是我写的一些工作心得,留给你看是否用得着。 "临别当天,刘亚走到镇长张心乾办公室,把自己手写的8份长达32页的工作心得交给他。 "内容既有秸秆禁烧、生产技术,又有低保审核等,这些都是他多年乡镇工作的经验心得,对我帮助很大,没想到这些竟成了他沉甸甸的遗书。

"说起当初的情景,张心乾两眼含泪。一起累计共事9个年头,张心乾知道刘亚有心脏病的老毛病,"只要别过度劳累就不会有事,但刘亚哪闲得住呢,他宁愿自己多辛苦,也不愿误了工作啊。"(记者黄永礼武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