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房产泡沫带来经济危机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天生的畸形市场。其产生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深圳学香港,广东学深圳,全国学沿海。
那么香港的房产有什么样的特征呢?香港的房市是一个急剧炒作的房市,也就是说,它卖楼花,而且卖得很奇怪:一下子推出10户,炒得高高的,也不是全部推出,推出一部分楼,而且上面是住宅,下面是商店,这种炒作的模式目前被中国内地的地产界普遍采纳。但事实上,内地并没有香港的法制体系做支撑,也就是没有相应的法律保证来预防和扼杀楼市炒作。这种炒作在上海得到了最好的“贯彻”,因为上海人普遍都喜欢住市中心的“内环区”,这里的土地供应非常有限而且楼盘很少,给炒家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可以用少量的资金,甚至几亿元就可以撬动上海的房价。数据显示,从2003年年底到2004年2月份,房价就抬高了30%,从2004年下半年,楼价开始大幅上升,到2005年4月份,达到历史高位(看看河南省会郑州的房地产市场,情况也惊人地相似)。
用房地产带动城市发展是“缘木求鱼”
一些小城市也存在这样的隐患,譬如“大武汉”思维,怎么大呢?搞房地产!以房地产带动经济发展。武汉市的房价一度高达每平方米3000元,一些领导沾沾自喜“并没有出现泡沫现象”,但如果这一政策真的推出,房价飙得像上海一样,到时候该怎么办?以房产带动经济的后果只会是:高房价反而阻碍了这个地区的发展。
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它的核心竞争力,譬如港口、运输中心或者工业集散地等,不然就成不了城市。房地产是什么,它是个后续指标,就是一个城市通过一个核心竞争力成功后,房地产被带动起来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城市的思维不是,部分领导想用房地产带动城市发展,这是缘木求鱼。
5年后地产商将会被大量淘汰
而且按照我们的估计,我国生产过剩的现象在2007年会体现出来,这是别人做的研究。生产过剩的经济,配合消费形态的改变,带给各位的将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萧条。“如果不能正确应付,5年后,地产商会被大量淘汰!”
“对于地产商而言,我希望能够有更英明的政策和有效政策来提升经济。可是对地产商而言,在这个严峻的时刻,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有做法。你要有认识,我国地产商会被大量淘汰,可能有人听了心里不爽,与其不爽,但愿不要让我说中!第一,你必须增加公司的现金流;第二,你必须减少负债;第三,你必须缩小规模,那么未来在地产业健全的地产公司,不再是现在大而全的公司,而应该是现金流充裕、负债率极低、规模不大的更加专业化的地产商,包括开发和服务分开的地产商。所以,目前有90%的地产商转型为地产服务商,而不是盖房子。配套措施现在必定更加专业化。所以要未雨绸缪,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形成专业化,但是你本身的财务状况要好。”
高房价成为中部崛起的瓶颈
经济学家郎咸平担心,通过“中部崛起”和“产业转移”等概念炒作地产升值,对中部城市的持续化发展未必是好事,相反,“高房价”会成为中部崛起和谋求“中心城市”的绊脚石。
郎咸平还认为,“如果将沿海地区低水平、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过来,结果只能是一个二流城市的龙头老大,永远也当不了第一。就像上海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高房价就成了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北京想成为国际大都市,其交通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同时广州的情况也非常艰难,由于政府以前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引进外资,但渐渐发现低水平、重复的太多,将有碍于整个城市的发展。
他认为,房地产反映一个城市的价值理论基础是对的,但容易被市场非理性因素所操控。房价被国际炒家炒高,真正受害的是老百姓,所以,高房价所影响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繁荣问题,而是一个城市过高的房价所带来的城市衰退问题。
房地产泡沫让人惊心动魄
我们走在上海市的高速公路、北京市的高速公路,甚至郑州市的高速公路以及郑州市内的道路上,看看两旁竖立的高高的大大的广告牌子,基本上都是房地产开发项目。
这代表什么意义呢?
这代表今天中国的资源通过各种管道严重地被误导了,竟然是以房地产为主导的经济,这个误导是惊心动魄的。
我们所应该追求的是这个城市独特的竞争力,以竞争力发展一个城市的未来,这个城市的经济上去了,民生富裕了,房地产是一个后续的工作,要发展一些配套的措施,推出来才会有人去买,这个过程如果颠倒过来,拿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产业将会是什么代价?到最后你会发现房地产泡沫反而阻碍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我们对于房地产行业寄予了太多的厚望,缺乏行业的组织,更多是缺乏一个主要的思路。我们很浅显地认为这个城市短暂的繁荣最重要,短暂的繁荣当然可以靠房地产,对各种原材料增加内需,各个行业短期内看起来很红火,但是长期之下怎么办?都去炒房了,农村资金不能回炉的结果造成高利贷盛行,让人感到更为忧心的是87%的高利贷不是用来再生产,而是用来交学费、看病、吃饭等永远没有偿还能力的投入,这样的农村经济不令人担忧吗?
如果生产力不前,各地的政府都是以发展房地产来振兴经济,房地产泡沫带给我们的是立即的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