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陈绍宽故居 蓝色老宅走出一位海军上将
陈绍宽故居陈列展5月1日对外开放。这座海军蓝的老宅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和鲜为人知故事呢!东快记者提前带您一起探访这座老宅。
陈绍宽故居位于福州火车南站西侧的站前路,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54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建于1921年。1986年,陈绍宽故居被批准为仓山区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福州市政府公布为福州市名人故居。
陈绍宽故居
陈绍宽故居位于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始建于1921年,由他和胞叔陈兆汉(萨镇冰的女婿)合资兴建。故居由门楼、庭院、厅堂、后院等组成,含配套设施共有3厅24间。
故居正面的建筑形态十分特别。木门门额塑有金色的麒麟、狮子戏球。陈绍宽把自己的海军梦想都融汇到这座老宅中,所以故居的正面外墙被油漆为鲜艳、辉煌的海军蓝,侧面的外墙则都是白色。
步入大厅,一道薄雾似的晨曦照耀在大厅额枋悬挂的"海军上将"金色牌匾上,熠熠生辉,安静得似在等待神秘而尊贵的主人隆重出场。
花厅大堂内一张迷人的照片上:一位容貌俊美、英姿飒爽的高贵军官面带微笑,身着民国海军上将礼服,官服上佩戴了各样荣誉勋章,手中紧握一把宝剑,令人爱慕又肃然起敬。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陈绍宽,曾任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海军一级上将。
当年陈绍宽习惯于住在军舰的舱房里,回家把自己的卧室也装修成舱房一般:屋顶安天花板,卧室内壁漆为米黄色,房门装上西式金属把手。屋内原来的陈设简洁素雅,朝南的窗前有一张办公桌,东西两边各有一对沙发,北面靠门是一张单人床。屋内四面墙角各摆一盆幽兰,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如今他的木板卧室里早已不见油漆的米黄色,卧室由起居室和睡房组成,起居室内有一张木质的仿若二人位的中式雕花坐榻。
陈绍宽其人
1889年10月7日,陈绍宽出生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的胪雷村。他的父亲原是一名箍匠,后来成为晚清的海军水兵,在"海圻"巡洋舰上与萨镇冰建立了深厚友谊。
陈绍宽因家庭贫困,10岁才入私塾学习,聪明勤奋;15岁时认识萨镇冰,从此一生受到萨镇冰的扶持和影响。萨镇冰推荐他进入名牌学堂格致书院,保荐他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陈绍宽从此踏入海军界。
陈绍宽故居管理员陈官东告诉记者,陈绍宽除了爱读书,也喜欢种花。故居西侧是花园。
陈绍宽和妻子结婚仅4年,妻子便因病过世。1956年,他将爱妻的灵柩葬于宅邸对面的山上,为的是站在家门口或卧室窗前即可凝望、看护。
陈绍宽一生只为抗击外敌、保卫国家而战,因拒绝内战而得罪蒋介石,被免去海军司令一职,最后竟被接任的陈诚以武装接收海军的方式驱逐出海军总司令部。他没有任何抗议,气愤地收拾了几箱书,毅然决然地归隐福州老家胪雷村。
解放后,陈绍宽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要职,但他依然俭朴如旧,把剩下的钱作为修建胪雷村"胪峰一桥"和"胪峰二桥"的经费。
陈绍宽事迹
1917年,北洋政府决定参加协约国,对德、奥宣战。身在英国的陈绍宽立即加入英国海军,在英德遮兰海战中,立下战功,得到英国女王颁发的"特别劳绩勋章"一枚。
1919年2月,作为海军代表,陈绍宽参加了中国代表团海军专门委员会,出席巴黎和会。
1927年,陈绍宽率舰与北洋军阀孙传芳大战,大获全胜立功北伐,以拱卫京畿有功,得国民政府一等勋章和"中流砥柱"大勋旗。
1937年,江阴海战,坐镇"平海"的陈绍宽发出沉船命令,全体海军官兵皆怀高亢斗志,誓与日寇决一死战。江阴血战让当时国人看到了中国海军由衰而盛的英勇战斗精神。
1945年5月,陈绍宽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参与制订"联合国宪章"。
1945年9月9日,陈绍宽以中国海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南京黄浦路中央军校大礼堂参加了中国政府接受日本侵华军的投降仪式。
胪雷村简介
胪雷村属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全村一千多户,耕地面积达1800多亩,地处南台岛乌龙江畔,种植柑桔和茉莉等农作物。胪雷的得名,因村居胪峰山下古称胪雷乡。曾经山川钟秀,名胜古迹甚多,曾经有人将胪雷村的自然风光概括为"胪峰八景",并存有十七座庙宇古迹。
据胪雷村村干部陈春强介绍,明清两代中秀才、举人和进士就有46人。而在近代,有中科院院士、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与大、中专毕业及获得中高级职称500多人,位居上将、部、厅、县(处)级100多人,还有曾经协助梅贻琦在台创办并继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陈可忠,和广为人知的大数学家陈景润,以及曾任民国政府海军部长的陈绍宽。
时任福建省主席、最高检察长张鼎丞和省委书记叶飞曾多次到胪雷村视察,1954年,时任水利部长的傅作义也到胪雷村视察村的水利建设。
1984年胪雷村被列为福州市对外开放的村庄后,吸引了诸多外宾造访,38个国家驻华大使曾组团莅临考察,当时的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也特意前来考察胪雷村的农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