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文评价赵光义 如何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对宋朝未来的发展意义?

2017-1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面的回答已经把太宗皇帝诸政策对于稳定朝内政局,并扭转中唐以来骄兵悍将威胁中央局面的积极意义展示了出来,那么小可不才,来说说宋太宗对截至靖康

上面的回答已经把太宗皇帝诸政策对于稳定朝内政局,并扭转中唐以来骄兵悍将威胁中央局面的积极意义展示了出来,那么小可不才,来说说宋太宗对截至靖康之变前的宋廷到底打下了什么令人惋惜的烙印,使中原政权进入了长期的受压抑局面。

一、好大喜功却志大才疏,急于求成。 ---平灭汉国 众所周知,赵光义在宋平定南北的统一战争中的角色是协助坐镇后方,支援后勤调度,并没有过多参与到战争中去,此外他也没有给太祖皇帝提出什么有建设性、战略性裨益的建议,负责智囊担当的是史称论语宰相的赵普。

要说他的功劳,竟然只有参与陈桥兵变这件事拿得出手,然而当时赵光义也仅仅是兵变众人中的一员罢了。在取得皇位之后,如何摆脱太祖皇帝高大的政治阴影,树立新天子的权威成了他的当务之急。

那么目标来了,而且如此的明显和顺理成章:苟延残喘于河东的汉政权。 ------汉国(其实北汉这个名字并不真实,新五代史里是称之为东汉的,北汉名称出现的比较晚,所以以下称为汉国或河东)这个时候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了,其鼎盛时代(刘钧)早已过去,而且刘钧本人正是在遭受了宋军的巨大打击之后忧愤而死。

在河东地盘内,宋军早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随意穿梭洗劫周边各州,袭击汉军兵力,并屡屡攻杀至太原外围,汉军无法阻止。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战略纵深意义上,所谓的汉国居然仅仅是太原府孤城一座。了解了这个状况,也许观者对最终宋灭河东之战的整体价值会有一个新的认知。 小小的汉国,因何能屡次逼退围攻太原的中原军队呢(周退兵一次,宋退兵两次),有人会提及契丹辽国的增援,然而令人失笑的是,这三次围攻都是事先击退或逼退了契丹的援兵,外援对于太原一次次成了镜花水月,并无影响。

真正使强大的周宋大军铩羽而归的是太原城坚固的城防和太原军民顽强的抵抗。

这里面城防优势尤为明显,要知道,当时的太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旧太原城(晋阳)今天已经不复存在,这座城池是从先秦以来,历朝历代着力打造的北方重镇。

到了唐朝,由于晋阳起兵的政治意义更是直接提升到了北都的地位。盛唐时代,负责北方防御的最重要的天兵军节度大使就驻在太原。安史之乱以后,太原的重要地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愈加为朝廷倚重,作为平叛基地和制衡关东众藩镇的一把利刃。

到了晚唐河东节度使脱离中央,独自崛起为一方诸侯的时候,太原的重要性更不必说。发展到五代,河东太原府更加成了一个能左右政权更迭的奇特存在,以至于太原尹,河东留守成了近乎于继承人的职位。

重新回到可爱的赵光义童鞋这里,现在大家会体会到他面临的任务难度是有多大了。宋军于太平兴国四年二月正式出兵,三月就大破契丹援军于白马岭,四月各军又是毫无悬念的势如破竹,集结于太原城外,围定之后,猛力攻打。

然而。。。又是毫无悬念的久攻不下。 宋军并不气馁,太祖时代的浩浩军威丝毫未有削减,各军轮番拼命,日夜攻城不息长达十余日,屡次打开缺口但由于城防复杂且伤亡过大,屡次又退下来重整旗鼓。太原城内日子更不好过,连续的高频率攻击让某些人彻底受不住压力----五月初一,城内的宣徽使范超出城投降;五月初三,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出城投降;五月初四,宋军掘开汾河灌城。

太原军民已经透支到了极限,千年古城已成人间地狱。

五月初六,刘继元开城投降,汉国覆灭。“终于结束了。。。”某小兵也许如此长叹过,不,事情没有结束,太原城梦魇一般的记忆早就勾起了赵光义和全军上下的熊熊怒火,破城后不久,宋太宗令将城内余民迁出,在附近另筑新太原城,晋阳城被拆除焚毁。

为了防止民众返迁,宋军认认真真的仔细捣毁城池,使得这座千年古城如同被抹去一样,再无复兴可能。 太原之战的最终胜利夹杂着太多的无奈,然而赵光义却认为这是他自己的亲征神威和指挥若定,加上宋军之前屡次挫败契丹人的增援,这是他雄心勃勃,在打下太原后不久,他不顾众将建议,也不仔细研究对辽态势,搜集情报,而是未经修整,挥师东进,开始了收复幽云的新征程。

---一伐契丹 五月初六,汉国灭亡,五月二十日,宋军就开拔东进,剑指幽州。

中间只有不到半个月的休息时间,还要抛去拆毁太原城、迁民、掩埋死伤等一大屁股善后工作的时间,可以说宋军并未得到休整。更荒唐的是,赵光义无视属下那一张张大战之后渴求赏赐的眼神,搁置论功行赏,脑子里只有迎接下一个胜利,全军上下无不大失所望。

宋军东出太行,一路上易州、涿州望风而降,又在易水击败了契丹军一部,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兵临幽州城下,赵光义更是意气风发,视取幽州如囊中之物。

不料宋军再次连续攻城十余日而不能得手,战事陷入胶着。原因很简单,大战之后没有得到休整的宋军经过连续的强行军抵达目的地又要攻击同样是高墙深池的幽州城,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兵锋已尽,再难进取。

在攻城期间,辽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军增援,又被宋军击退(实属难得),而契丹人的援军源源不断,耶律斜轸、耶律休哥二人也提兵赶到,趁宋军极度疲劳的当口,又一次突击宋军阵线。围城部队只得退回城南,此时幽州守军也一并杀出,三路大军和为一股冲击宋营,宋军终于不支,并且已无法阻止有序的撤退,直接演变为大溃退,皇帝赵光义也负伤,仓皇南逃,大军物资尽数放弃。

战役余波:痛打落水狗是古今通理,宋军主力失利之后,契丹军队立马展开报复:当年九月,攻击满城;次年三月,袭击雁门;十月,袭击瓦桥关;隔年四月,再次攻击满城、雁门、府州。

其中除瓦桥关宋军失利外,其他各处皆防御得当,辽军最终都撤退,但是巨大的军事压力严重扰乱了宋廷的部署和计划,得不偿失。

---再伐契丹 高梁河大败似乎没有使宋太宗从虚妄的自信中醒悟过来,在契丹人后续的反扑中,他甚至屡屡给前敌将领授予阵图,力图亲临指导,第一次满城战役中,指挥官殿前都虞侯知定州崔翰等人随机应变才得以击退契丹。

然而战后赵光义还是就临场变阵的行为提醒了有功将领。到了雍熙三年,辽景宗驾崩,年轻的辽圣宗即位、萧太后辅政。消息传来,宋太宗大喜,迅速脑补了主少国疑,太后无能的美好画卷,决定不再犹豫,再起大兵二十余万分东中西三路兵压契丹,誓要夺取幽云诸州。

作为牵制策应的中路军、西路军屡战屡胜,分别进至蔚州、云州;主力东路军曹彬部受太宗嘱托,缓缓而进,意图与中西路军会和。

不聊曹彬还是进展神速,仅用了十天时间就进占涿州,契丹人立马展开了袭扰法,夜晚频频袭击粮道。十万将士,人吃马喂,断粮一日都不可,很快涿州宋军就陷入了断粮的窘境。曹彬再一次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全军南撤退回雄州吃饭,这一决策连宋太宗得知后都大为恼火,因为这样的话,中西路军势必更加孤立,合围计划更加耽搁,而东路军人马最多,是未来大战的关键。

曹彬退回雄州补充给养之后,再一次快速向涿州进发,意图迅速获取胜利,挽回颜面,而这就再一次违背了赵光义持重缓进的战略方针,当宋军再一次狂奔回涿州的时候,萧太后和耶律休哥两路大军已经压了过来,而曹彬的决定竟然是。

。。再次不战而退。撤退就撤退吧,还没有秩序,这下好了成了溃退,宋军一路丢盔弃甲,在歧沟关被其契丹追上,又是一阵土崩瓦解,东路军彻底消停了。

主力已消失,中西路军孤掌难鸣,只好也分别南撤,到手的州县又一次放弃,雍熙北伐草草收场。 这一番折腾过后,契丹人更加开启肆无忌惮的袭扰报复,宋辽两国局势愈发紧张,而太宗皇帝则由于接连的大败而心灰意懒,无意重整旗鼓,反而更加注重守内虚外,接下来我谈一谈太宗对军队的建设工作。

二、遭受挫败后一蹶不振,一味退守 ---军改 赵光义似乎很热衷改名字。

即位当年就改年号已属少有,对军队的番号,也是煞费苦心,几乎改了个遍,有的还屡次修改,在此举几例:雄威改为雄勇再改为神勇;骁雄改骁猛又改拱辰再改为拱圣;腰弩改为神射;虎翼改为神卫;龙捷改为龙卫等等。

如果仅仅是改名倒无关痛痒,太宗更喜欢新增番号,扩大编制:神骑 指挥十八 端拱二年选骁雄新配人及教骏、借事等兵立;步武 本乡军选充神勇、宣武,雍熙三年,拣其次等者立;武卫 指挥十六 太平兴国中,募河北诸州兵立;川效忠 太平兴四三年,选诸州厢兵归京师者立。。。。诸如此类等等。根据宋史兵志禁军的资料来看,太宗新立部队有以下目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