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问题勾勒二胡的重点——孙凰二胡讲座在国家大剧院举办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11月12号上午,以"从技术到艺术-领略二胡的魅力"为主题的孙凰二胡讲座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办.此次讲座是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系列

2016年11月12号上午,以“从技术到艺术—领略二胡的魅力”为主题的孙凰二胡讲座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办。此次讲座是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系列活动之一。

孙凰是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88年以来,在上海和全国历次重大民乐比赛中,先后荣获12个第一名(或一等奖);是二胡届国内外重量级比赛的四连冠获得者.她所教授的学生也在各项重大赛事中夺奖无数,成绩优异。

孙凰以五个问题开场:1.对二胡作品的认识与偏见是什么?2.有无定弦对标准音?3.有无固定音高耳朵,对调音器练音阶?4.有无边拉边唱?5.有无做前期功课查乐曲背景?

五个问题将二胡演奏的重要方面勾勒成型。音准是二胡技术最难以训练的一部分,一不如琵琶有品,二不如小提琴有指板,使得音准成为二胡的技术难点。孙凰给出人们音准训练三个要素:1.对照着钢琴和调音器练习音阶;2.

利用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练习极度音准;3.录下自己的琴声纠错。她认为,二胡的快速技巧是另外一个技术难点,循序渐进练快速技巧主要有三点:1.单元训练2.稳、准、狠。3.避免咬牙切齿加跺脚。而对于艺术,所言的便是情感的表达。

艺术性的其一便是音乐性,边拉边唱便是其中训练的好方法;其二便是感染力。前期对于曲目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创作特点的了解学习、演奏者的角色转换均可增加演奏的感染力。对于二胡的大部分中国乐曲均为具象音乐,琴者很难切身体会,唯有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加以演绎,如《红梅》里的“江姐”,《梁祝》里的“英台山伯”等等。

对于二胡前景,孙凰如是说:二胡的发展植根于传统,发展于现代,音乐中包含炫技,技术中蕴含音乐。技术为音乐服务,不能喧宾夺主。二胡的现代发展还是多元化的,站姿的新民乐、视觉性音乐如又见国乐、音效性现代派音乐、中西合璧的组合重奏等。

孙凰以一曲刘天华先生所作的《空山鸟语》开场,活泼灵动俏皮,以二胡高音区的滑音及轮指技巧将鸟叫声真实还原,精准的强弱对比如同两种鸟儿在对话,听众反映热烈。紧接其后的便是孙凰在校大三学生谢宜含的《弹乐》,《弹乐》是孙文明先生的作品,无千斤的演示极大增加了演奏技巧。

演奏者的乐声如同三弦,古朴清明,少去了二胡的声音,多像弹拨乐。高二学生邰一笑演奏的《卡门》气息连贯,音色丰满,完成度很高。孙凰带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她本人移植的小提琴版本,小提琴的音域比二胡要高,无转调的原调移植对于二胡的高音区音色的要求极其严格,演奏者对于高音区音色的完美诠释使得现场听众如同在聆听一场爱情故事。

此次讲座“以讲带演”,观众反应热烈。这样一场艺术讲堂,是大多数观众喜闻乐见的。此类公开讲座和音乐表演等艺术实践,使得二胡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普及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