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备战”春节 村民唱响盼儿归的旋律
袁正阳的大儿子在广州做电工活,二儿子在西安做厨师,他自己种了1亩桃、1亩红枣,收入1万多元。老人说,挂上红灯笼喜庆,就等着孩子们回来了。这两天还得抓紧时间去集市上买肉、蔬菜和水果。位于中条山南麓的山西平陆县杜马乡,山高坡陡、环境恶劣,“靠天吃饭”一直是制约该乡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指导下,该乡将农民技能培训列为精准扶贫项目,针对45岁以上村民进行果农技术培训,45岁以下村民进行电工、烹调等实用型技术培训,帮助村民跳“穷窝”,拔“穷根”。乡里老人种植苹果、枣树等经济作物,年轻人农闲时外出务工,村民们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春节将至,杜马乡里生活越来越好的老人们开始用心置办年货,等待着在外打拼的儿女回家过年团聚。
郑贞祥种了5亩苹果、2亩桃,2015年收入近5万元。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外打工。老人说,自家种的苹果孩子最爱吃,这两天再去集市上把鱼、肉、菜买了,就等着孩子们回家过年了。
景引丝种了3亩苹果、2亩核桃,收入3万多元。她的三个儿子都在外打工。老人说,孩子们从小就吃麻花,她得多做点,等着孩子们过年回家吃。
赵普选种了10亩梨、5亩桃,2015年收入5万多元。赵普选的女儿在外工作,儿子在上大学。他说,杜村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有炸麻花的传统,孩子们也爱吃,别的东西等孩子们回来了爱吃什么再去买。
袁双劳种了2亩半桃、2亩半红枣,2015年收入3万多元。荀水利的大儿子在石家庄做厨师,二儿子在北京打工。袁双劳说,孩子们爱吃自家种的核桃、红枣和花生,他每一种都留了几十斤在家。
楼梅梅种了2亩桃、2亩红枣,2015年收入2万多元。楼梅梅的两儿两女都在外工作。老人说,孩子们爱吃辣的,她还准备了红薯粉条、海带、豆腐,就等着孩子们回来吃了。
郑章纪家种了3亩多苹果,卖了2万多元。郑章纪的两个儿子都在太原打工。老人说,现在集市上什么都有,先随便买点,等孩子们回来了再一起去买别的。
袁双劳种了2亩桃、2亩红枣,2015年收入2万多元。袁双劳的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老人说,孩子最喜欢吃自家种的枣,他要把最好的红枣挑出来等着孩子回家吃。
自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不少贫困村庄走出贫困的阴影,能够欢天喜地的过上新年,不再为吃不饱饭而烦恼,不再为穿不暖而苦恼,备好年华只盼亲人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