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的读音 十不闲莲花落 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
十不闲莲花落,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清乾隆以后,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
十不闲莲花落
其内容多为写景抒情或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为序曲。然后演出莲花落节目。
演出分单曲(一人唱叙故事)、彩唱(由二、三人分扮旦,丑,分色赶角)两种。八旗子弟票友演唱的组织称“清门”,职业班社称“浑门”。两门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与乞儿所唱之“大口落子”(或叫“大板落子”)相区别。
莲花落曲调简单,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跺板、散板、漫三眼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又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在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
十不闲莲花落
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脚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
莲花落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
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
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传统曲目单曲有《摔镜架》《秋景天凉》《百虫名》《大西厢》等。彩唱曲目有《十里亭》《小化缘》《夜宿花亭》《赴善会》等。另有小曲《打花鼓》《刮地风》《捕蚂炸》等。
《摔镜架》选段:
唱一回八月秋风阵阵凉,一场白露一层霜,严霜单打独根草,挂大扁甩子落在荞麦梗儿上。燕飞南飞知寒暑,秀女房中哭痛肠,小奴家许配张廷秀,大姐配了个贼子赵昂。赵昂又把官来作,奴的姐姐是官娘;二哥南京去纳进,一去六年未还乡。过了一天划一道,去了两天划一双,去了也有多少日,不知不觉划满墙。二哥你有没有官回来罢,哎,哩溜莲花呀,咿呀,溜莲花,撇下小奴守空房,也么嗨,嗨嗨莲花,哩溜哩溜莲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