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师苌弘为何冤死 又是如何会化碧的

2018-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苌弘是周朝的贤大夫,他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在历法和算数上也有研究.但是他最精通善长的是音律乐理,在音乐之上有很高的造诣,苌弘可谓是我国音乐学界的开山鼻祖.苌弘的拼音是changhong苌和弘二字都读第二声."苌"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从"艹"部,"艹"是苌的释义,"长"是苌字的发音,因此苌是一个形声字.它的本义是指古书上的一种长在水中的植物. 苌弘年轻的时候曾经出游于河南洛阳之地,在入朝廷为官之后,便尽心竭力的

苌弘是周朝的贤大夫,他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在历法和算数上也有研究。但是他最精通善长的是音律乐理,在音乐之上有很高的造诣,苌弘可谓是我国音乐学界的开山鼻祖。

苌弘的拼音是changhong苌和弘二字都读第二声。“苌”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从“艹”部,“艹”是苌的释义,“长”是苌字的发音,因此苌是一个形声字。它的本义是指古书上的一种长在水中的植物。

苌弘年轻的时候曾经出游于河南洛阳之地,在入朝廷为官之后,便尽心竭力的辅佐周灵王,为周灵王谋划中原统一的大业。他是周朝的三朝元老,受灵王信任,在周景王时期受到提拔和重要。他经常和景王谈论诸侯封地不利之处,并在言语间折射诸侯王想要自立为王的阴谋,遭到了众诸侯的仇恨。

周敬王登基之后,听信诸侯的谗言,猜忌苌弘,并有意致苌弘于死地,后苌弘幸得朝臣的求情才免于一死被流放回乡。苌弘在回家的路途中,遭到了诸侯的派来的刺客暗杀。他深知自己逃不过这一场死劫,在感慨自己气数将尽之时,嘱咐他身边的仆人将他的血收藏好,三年之后再取出,随后就剖腹自杀。

苌弘的冤死,让当地的吏民深深为之叹息,于是将用匣子将他的血收藏后,埋入龙洞岩穴之中。三年之后,吏民们将匣子从龙洞中挖出来,发现苌弘的血已经变了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碧玉。后来由于不小心,碧玉坠入了龙洞河,整条河流上方霞光万丈,人们就将龙洞河命名为珠江。并且将那些刚正不阿,蒙冤抱恨的人形容为苌弘化碧。这就是苌弘化碧的故事。

后人遂用“苌弘化碧、血化碧、碧化、碧血、血碧、三年化碧”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亦写青绿的颜色。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辛弃疾《兰陵王》:“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温庭筠《马嵬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秋瑾《饮酒》:“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苌弘是周朝的贤大夫,他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在历法和算数上也有研究。但是他最精通善长的是音律乐理,在音乐之上有很高的造诣,苌弘可谓是我国音乐学界的开山鼻祖。孔子对于礼乐这一方面很有兴趣,也很有研究,并且在后来专门为音乐做了一本经书《乐经》。他在“入周学礼”的时候,曾经专门就“乐”这一方面向苌弘请教过,并与苌弘一起探讨音乐方面的知识。所以后来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就在其《师说》中提到“孔子之师郯子、苌弘”。

礼乐的文化传承自周朝,在周朝礼乐是判别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准,越是尊贵越是有地位的人所能用的乐就更加的大,所以礼和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不是说乐不受人重视,而是没有了礼的束缚,乐的使用变得泛滥紊乱。孔子是极力想要恢复礼乐制度,他研习“乐”方面的知识,并且特意向苌弘求教,一方面是因为苌弘在音乐方面的造诣的确是很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苌弘为人刚正不阿,很不错。所以孔子师苌弘学的不只是乐,更是体现出孔子对苌弘的尊重认可。后来孔子在编撰经书《乐经》的时候,引用了很多苌弘的见解。

晋国正卿赵鞅便派大夫叔向出使周王室,用阴谋诡计离间周敬王和苌弘的君臣关系。他故意频繁地同苌弘接触,有时密谈到深夜才告辞,试图引起周敬王和刘文公的怀疑。最后,叔向去晋见周敬王时煞有介事地说:“大王,我们晋国已经查明范氏、中行氏之乱与苌弘无关,你不必再查究苌弘了。我也便告辞回国复命去了。”叔向临走时,故作匆忙状,不慎把袖中一封伪造的信件遗落在殿阶上。内侍把信捡起来交给周敬王

周敬王打开一看,竟是苌弘写给叔向的密信。信曰:“请转告晋君,尽速发兵攻打周国,我将迫使敬王废黜刘氏,以作内应”云云,周敬王把信传给刘文公,刘看了大怒,不辨真假,不由分说,立即要周敬王搜捕苌弘,诛灭其九族。周敬王念其辅佐之功,不忍加害,但最终还是把苌弘放逐到千里之外的蛮荒蜀地去。

关于苌弘故里,史籍多有记载,《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中明确称苌弘为“蜀士”,《大明一统志·成都府·人物志》则更加明确指出“苌弘,资中人。”也是这个“资中人”,让苌弘故里的归属地有了争议,一说是资中县人,一说是资阳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没有定论。由于“资中县”“资阳县”“资州”等地名和管辖区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迁移、变更,苌弘所在的“资中”是今天的资中县,还是当时所处资中县辖区、今天的资阳市,各有说法。

苌弘故里就在资阳,不仅有不少历史记载,也有今人的众多研究作为佐证,更有遍地的遗迹作为最强有力的支撑。在位于苌弘村的苌弘庙里,见到一些刻于清代的石碑,被镶嵌在墙壁之上,还有几根不知年月的石柱,柱上有字,但由于年代久远已几乎不可辨认。如今的苌弘庙已成为当地村民王学明的私宅,他在房屋的改建和加固中,尽可能保留下了有关苌弘庙的遗迹,这才有了散落于苌弘庙里的零星记忆。

流经资阳城区的九曲河,被誉为“资阳的母亲河”,在城北即将与沱江交汇处,建有一广场,花树掩映,绿水环绕,环境十分清雅。在广场上,镌刻着一尊巨型的雕塑,这雕塑呈现着一名学生向老师虚心求教的生动场景。这名学生正是儒家创始人、大名鼎鼎的孔子,而这位老师便是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的苌弘。仰望雕塑,只见孔子站在苌弘的坐像前,孔子抱拳施礼,苌弘推手辞让,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虚怀若谷,传为佳话。

这个环境清秀的广场,被命名为“苌弘广场”。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市民在这里休闲、娱乐,大家很少会谈及关于雕塑呈现的历史故事,只偶尔抬头望天时瞥见一尊巨大的雕塑,似乎在一切的不经意间铺展着居于资阳“三贤”榜首的苌弘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