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是怎么引起的好治吗 有何症状

2017-10-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此可见脊髓灰质炎这种疾病也有无任何症状,以及瘫痪和无瘫痪性的病发症状.那么各个病症有什么不同,接下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无症状型: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以分离出病毒,相隔2-4周的双份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顿挫型: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疲乏.头痛.嗜睡.咽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而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无瘫痪型:特征为具有前驱期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前驱期症状与顿挫型相似,几天后出现脑膜刺激征.

如此可见脊髓灰质炎这种疾病也有无任何症状,以及瘫痪和无瘫痪性的病发症状。那么各个病症有什么不同,接下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无症状型: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以分离出病毒,相隔2~4周的双份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

顿挫型: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疲乏、头痛、嗜睡、咽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而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

无瘫痪型:特征为具有前驱期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前驱期症状与顿挫型相似,几天后出现脑膜刺激征。患者有头痛、颈痛、背痛、呕吐、颈部和背部强直状态。

前驱期:本期症状与顿挫型相似,在儿童中以上呼吸道炎为主,在成人则为全身肌肉、骨骼酸痛及皮肤感觉过敏。经1~2天发热,再经4~7天的无热期,然后再度发热,进入瘫痪前期。双相热型主要见于儿童中的10%~30%病例。本期相当于第二次病毒血症阶段,脑脊髓液仍为正常。大多数病例,包括成年病例皆缺乏前驱期而进入瘫痪前期。

瘫痪前期:本期特征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肌肉疼痛、痉挛。发热贯穿于整个阶段,但体温并不很高。头痛波及颈部和背部,并可放射到两大腿。由于肌肉疼痛以致运动受限制和肌肉痉挛,往往造成瘫痪的错觉。偶有皮肤感觉异常、过敏或肌肉不自主痉挛。

瘫痪期:在发热和肌痛处于高峰时,突然发生瘫痪,或从轻瘫开始,逐渐加重。与此同时,脑膜刺激征逐渐消退。瘫痪属下运动神经元性质,表现为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肌肉萎缩、肌电图有符合脊髓前角病变的证据。瘫痪通常在48h内达到高峰,轻者不再发展,重者在5~10天内继续加重。疼痛呈不对称性,可累及任何一组肌群,可表现为单瘫、双瘫、截瘫或四肢瘫。

根据了解脊髓灰质炎也成为小儿麻痹症,因为脊髓灰质炎的发生率,一般都在于1-6岁之间,重要的传播途径有口、鼻、手为途径。那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脊髓灰质炎是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因为脊髓灰质炎患者多为1至6岁的婴幼儿,而且脊髓灰质炎有引起脑瘫的危险,因此,脊髓灰质炎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主要传播途径是以粪-口感染的直接接触传播。如果接触到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物品就容易造成传播,而且被粪便污染的手以及食品是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传播媒介。另外,不良的卫生习惯也会造成脊髓灰质炎传播。因此,脊髓灰质炎传播速度快,一旦家中或身边有人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就一定要进行隔离观察。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一种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药物。一般常用的有 “糖丸”,以及打针消灭疫苗等。但要注意,如何有出现任何不适时,应密切观察。不宜使用。

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

而另一种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Mahoney株)、II型(MEF-1株)、III型(Saukett株)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并收获病毒、经浓缩、纯化后用甲醛灭活,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3价液体疫苗。但要注意的是有发热、体质异常虚弱、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及其它严重病疾以及1周内每日腹泻4次者均应暂缓服用。

其实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选用糖丸还好,还是打针好。其实很多时候,无论是多安全的药物,以及针类等。俗话数是药三分毒,谁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但根据小编的了解还是建议采用打针会比较安全些。一起了解下吧!

糖丸是减毒疫苗,病毒还是活的,还能够繁殖,只不过毒力被降低了。如果病毒变异,毒力恢复,就可能导致生病,防病的疫苗就变成了致病的毒丸,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所以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是不可以吃糖丸的。

但是两个月大的孩子,很难判断免疫力状态。由于糖丸是活疫苗,服用后在人体肠道内可以继续复制,并排到环境中,为周围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带来免疫力,可以实现人口的整体免疫;但是注射型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仅对个体产生保护作用,目前认为保护期是7年以上,而服用糖丸现推断可以终生免疫。但打针的是灭活疫苗,病毒已经被杀死了,不可能致病,即使免疫力低下的孩子也能用,所以更安全。

如果脊髓灰质炎没有得到好的治疗方案,或是与,疫苗不及时,就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那么后遗症一般要如何区分呢!在治疗上以什么为主。我们一起看看吧!

发病后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运动神经,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中心区周围炎性浸润、水肿,导致相应周围神经瘫痪。严重者死于急性期;轻者后遗躯干及肢体畸形,又称婴儿瘫后遗症。病程可以根据灰质破坏的程度、水肿吸收快慢。

临床可分为急性期2周,恢复期3周至2年及后遗症期,各期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任务各异。在急性期以抢救生命为主;恢复期采用各种方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瘫痪肌的营养,防止肌萎缩,引起肢体畸形;后遗症期,治疗任务主要为矫正躯干及肢体已形成的畸形,以外科治疗为目的。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治疗一般常用的是矫正畸形、肌腱移位两种方法。但不是所以患者都适合的,一般要根据患者的患病年龄。那么具体是如何治疗呢!

矫正畸形:患儿6-7岁以前尚无自控能力,肌力失衡,经手术矫正后,主动功能意识差,不利于移位肌腱功能恢复,达不到预期治疗目的。此期治疗任务,主要按摩、推拿,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萎缩引起关节畸形,可应用支具或石膏逐渐矫正畸形。

肌腱移位:适应于7岁以后患儿,正确的肌腱移位,是治疗肌力失衡及防止关节畸形的重要措施。移位的肌腱代替瘫痪肌腱的功能,术后需要通过锻炼来建立瘫痪肌的功能,如股四头肌瘫痪应用屈膝的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前移,代替伸膝的股四头肌功能。

脊髓灰质炎疫苗也有糖丸类药物。但并不适合所以的小儿服用,那么具体有哪些几类的小儿不适合服用糖丸呢!那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1、出生后反复感染的宝宝,由于母亲胎传体抗力的保护,一般6个月以内的宝宝很少生病。如果新生儿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肛周脓肿、鹅口疮等症状,宝宝就很有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缺陷。

2、早产儿,发育欠佳,体内免疫因子低,特别容易生病。

3、出生时体重不足5斤的宝宝,在妈妈子宫内就没有长到应该有的斤数,这种孩子的免疫功能较弱,不推荐服用糖丸。

4、人工喂养儿,由于没有乳汁的哺育,孩子不能从母乳中得到抗体。

5、吃牛奶发生过敏的孩子。

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病毒可快速传播,当家里第一个病人被确诊时,所有血液中没有特异抗体的家庭成员就已经受到了感染。所以做好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主动免疫:对所有小儿均应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基础免疫自出生后2月开始,连服3剂,每次间隔1个月,4岁时加强免疫一次。

疫苗的接种:儿童2、3、4月龄各服1次,4岁再服一次。但部分脊灰输入风险较大或免疫工作薄弱地区要视情况对特定年龄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以维持人群高的免疫力。

被动免疫:未服用疫苗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小于5岁的小儿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应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次0.3~0.5ml/Kg,每日一次,连用2日,可以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