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买的的不是药而是孤单 保健品骗局进行时
《听信讲座 老人一年花10多万买保健品》、《花20多万元买保健品 85岁老人成“月光族”》、《79岁大爷7年打卡听养生讲座买1.1万床上用品激怒老伴》……一个多月来,华西都市报连续推出10余篇关于“保健品骗局”的报道,先后接到上百个投诉电话,集中在保健品领域。节俭的老人为何掏空钱包购买保健品?商家用了哪些招数?华西都市报以超过一百位上当的老人为样本,进行数据分析。
让子女们不解的是向来连打的都舍不得的老年人,为何会掏光了家底去购买保健品,“成箱成箱地买回来”。
在华西都市报接到的116个电话投诉当中,打来电话的83%是老年人子女,5%为购买者老伴,仅有2%的老年人是自己发现上当受骗后向本报投诉的。此外,还有10%的热心读者打来电话,举报其附近的“养生讲座骗局”,“讲座现场又看电视又唱歌,受骗的老年人太可怜了”。
上当花钱的老人中,90%都花费数万元,其中4名老人因为买保健品成了“月光族”,并继续向子女和朋友要钱买保健品。大多数子女都称,不知道老人到底花了多少,只能大概估算。杜女士的母亲一年花了不止10万元,段女士则估算公公几年时间“花了大概20万”。还有一些老人还欠了债,其中数额最高的达7万元。
公司卖出的常见产品有保健酒、蜂王浆、激光表、高电位。因为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老年人常对卖方宣传的功效感兴趣,卖方宣称的功能中,以“防红外线”、“抗辐射”、“解毒”最常见。因为不懂电脑技术,王大爷称一些重要人物都去过保健品公司,这让女儿哭笑不得,“以现在的电脑PS技术,这很容易办到。”此外,李女士告诉记者,老人不知道社会环境已经改变,“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在受骗老人中,70岁以下的约30%,70岁以上的老人占70%。他们无一例外都极其渴望健康,这也是老年人受骗的最主要原因。“我的糖尿病治好了,但这种病有很多后遗症”,“父亲在2009年做了结肠癌手术,现在每年体检也正常,但他每次听完讲座,就觉得自己一身病”。
买保健品另一大原因是孤独。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称,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近10%。老人独自居住,于是,卖方开始温情忽悠,提着水果拜访老人,给老人倒洗脚水。不曾想,那些叫着“爸妈”,下着跪的“可爱小伙”让他们掏空了家底。75岁的杨大爷是简阳人,随子女来成都定居,“没去听讲座前,几乎没有熟人。天天听讲座,生活规律了,也认识了一些朋友。”
此外,大部分花重金买保健品的老人都很朴实,“心也很宽”。发现被骗,有老人说“有人陪着说说话也好”。一位周大爷还对自己子女说:“辛苦一辈子,老了就想图个健康。花其他的钱我舍不得,但是想着为身体好,我愿意,就算没效果,试试也无妨。”
老年人单纯善良,都市年轻人奔波忙碌,这样的家庭组合让一些保健品销售商抓住了商机,不断升级营销策略,变换招数让更多的老人上当。
在保健品销售商的“诚邀”下,老年人迈进一个个星级酒店、农家乐,仔细聆听来自“政府领导”、“名医教授”的“爱心养生讲座”。热线中,所有的受访者都称,老人曾参加讲座,领悟“健康理念”,几次之后开始购买保健品。
会场上,何太婆曾遇上“细胞学专家”,对方称看看手纹便可知道她有什么病。“你体内有癌细胞。”
她一惊,身上确实有个包,正在观察是否为良性。信任感油然而生,她花1万余元买回一堆药,几天后才发现,药品原来只是增强记忆力的,与癌细胞无关。事后,她想起去会场之前,曾给前来接她的小谭说过自己身上有包。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讲座在几年前便出现了,然而,近年来的“养生”讲座显得越发的“成熟和高效”。
为鼓励老年人,卖方制作出勤卡,满勤的可奖励小礼品。在购买保健品之前,还会营造出货少人多的气氛,往往还要去另一个地点购买产品,“只有38个名额,要跑着去买!”不少老年人都怕错过了好机会,一时冲动就花钱了。
一些保健品公司还做起了衍生产品,一位周大爷花了5万元购买基金,对方称“保证盈利”。
讲座地点总在头一天晚上才公布,时间通常定在工作日,不少受访者认为此举是为了“避免上班的年轻人进入”。
讲座设门槛,事先向老年人配发入场证,即便有跟去的子女也被拒之门外。打进热线的子女中,都称“没进到过讲座会场”。为让老年人带够现金,一家公司提前发出信息,将在会场上随机抽取现金编号尾号进行奖励。
还有公司用“变相返还”吸引老年人花钱,一家公司让交9千元,承诺之后会全部退还。结果,退回来的是“一张2000元机票,一个7000元的保健电热毯”。
讲座显得老套,促销手段正在更新升级。打进的热线中,80%称卖方组织聚餐、游玩。泡着温泉,品着美食,感性的一天后,“老年人更容易被劝说”。飞往外地,卖方不安排游玩景点,拉着老年人四处购物。“还会做实验”,方先生称,一工作人员拿出一只金鱼,称先喂鱼吃了敌敌畏,眼见鱼死掉,然后放入保健品,金鱼又活了过来。他怀疑,之前给金鱼吃的并不是敌敌畏。
热线中,有4名受访者来自同一设计院家属区,小区里的老年人早年工作体面,退休后也有些积蓄,这是保健品公司“最爱的目标人群”。段女士的公公因为对保健品流露出了兴趣,接着就不断收到外地邮寄来的产品介绍,她请朋友前去邮寄地址查看时,却发现地址是假的。
蒋大爷在敬老院时遇到一名老人,给他看《保元丹3万例服用者调查表》,深信不疑的他买下对方推荐的保健品,后来人却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