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注意!盘点高血压治疗的十大误区
普遍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后都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然而有些特殊人群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因此,没感觉的患者通常都不会去在意这个疾病,不去吃药控制。
殊不知,身体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这种通常易突然爆发出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各大可怕的疾病,那么这样就为时已晚了。因此,当被医生告知血压升高后,不要觉得没有难受的感觉就不去服药,应听从医生的安排服药降压。
临床发现,有不少高血压患者不愿意吃降压药,以为一吃降压药就会形成依赖,以后血压就降不下来了,只能靠吃药来降压。因此,这些患者对吃药能推后就推后,甚至有的人收缩压达到18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毫米汞柱,但因为害怕药物依赖,一直不吃药。
实际上,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因为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用药治疗。
许多患者都会走进一个误区,认为刚开始不能使用好的降压药。但其实合适的才是正确的。如同我们选择衣装一样,服装都能遮体,但未必都适合自己,学生上学应穿校服、医生上班应穿白大衣、警察执勤应穿警服……降压药物也是这个道理。
再者,降压药物无贵贱之分。降压的效果和药品的价格并非完全一致,比如,利尿剂之一的“氢氯噻嗪”,每片不足一角钱,但与主流的几大类降压药物一样,有着很好的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市面普遍流行的廉价的复合制剂,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身体产生额外的影响,如珍菊降压片内含神经中枢抑制剂和利尿剂,有痛风的患者就禁用。
“高血压像弹簧,不压就会跳”只能凭借药物加以调整,阻断升压途径,共同把高血压这只“弹簧”压下去,使血压能够保持在正常水平,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减少由血压升高引起的损害。但一旦放弃了对高血压的治疗,放松了自我保健的约束,高血压这只“弹簧”马上还会跳起来,甚至会窜得更高,再次给人体带来损害。
而许多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随着天气的转凉,不少患者因管不住嘴巴导致高血压飙升,但因懒得吃药等各种原因,便要求医生给她们输液,快速降压。事实上,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静脉点滴降压治疗外,一般的高血压是不需要输液治疗的。
但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患者们,全凭自己的身体感觉,判断输液能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但是短暂输液,确实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
如果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会损伤肾脏血管,久而久之可能会引发高血压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而避免肾脏受到高血压损伤的最好方法,就是遵医嘱合理用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如上所述,服用降压药确实会有副作用,但并非人人都会有反应。如果血压控制得好,又没什么不良反应,不就正好说明现在的用药方案非常合适你的个人情况吗?药,真不能停。
因为不停地换医生,势必会不停地换药;不按医嘱服药,去吃病友或药店推荐的药,也会出现间断用药或频繁换药等问题。当然,除非新品种上市,而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考虑换药。
因为间断性服药,即血压升高时服药,血压降为正常时马上停药,这样会造成血压大起大落。还有些人服药后,几天没看到效果,就要求换药,使得血压不断起伏,不能有效控制。实际上,大多长效降压药需要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请遵医嘱规范用药。
部分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而用非药物方法完全代替药物治疗。实际上,现在许多媒体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功效,说可以代替药物治疗,这都是错误的。
大多数保健品如天然保健食品、饮品以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子、降压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还会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最终危害健康。
有的患者会闷头吃降压药,不看效果。降压不仅要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而且要长期稳定。首先,要定期测量血压,检验疗效。其次,降压强调个体化用药,坚持每天或每周定期测血压、做记录,掌握用药量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
再者,要多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最后,要坚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你的记录,更准确地指导你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