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母乳喂养容易出现的问题 应该怎么处理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碰到不少这样的妈妈,她们在网上或者从其他亲戚朋友那里听说哺乳期间不能用药,于是,在感冒.腹泻或自行服用了一两次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的药物后,她们就担心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而暂时中断了喂奶,有些甚至干脆就直接断奶了.那么,像这种乳母患了感冒.腹泻等常见病用药之后,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喂奶呢?一般的感冒发烧,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在哺乳之前,必须洗干净手,而且哺乳时要戴上口罩,以免传染孩子.如果妈妈高烧38.5度以上且持续不退,应暂停哺乳先治疗.妈妈可以喝些生姜葱白汤,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碰到不少这样的妈妈,她们在网上或者从其他亲戚朋友那里听说哺乳期间不能用药,于是,在感冒、腹泻或自行服用了一两次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的药物后,她们就担心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而暂时中断了喂奶,有些甚至干脆就直接断奶了。那么,像这种乳母患了感冒、腹泻等常见病用药之后,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喂奶呢?

一般的感冒发烧,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在哺乳之前,必须洗干净手,而且哺乳时要戴上口罩,以免传染孩子。如果妈妈高烧38.5度以上且持续不退,应暂停哺乳先治疗。妈妈可以喝些生姜葱白汤,或感冒清热颗粒,对宝宝没有影响的。

而就算母亲患病时,如果只是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腹泻等,其实也并不增加婴儿患病的机会,反而还可让婴儿从乳汁中获取母亲的对这些疾病所产生抗体而形成一种保护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乳母患上感冒、腹泻等疾病时,并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晚上不用特意叫醒宝宝喂奶的,其实宝宝三个月以后可以断夜奶的,就是宝宝可以睡到天亮起床时再吃奶,不用担心宝宝会饿着的,因为如果他饿的话,他就会醒来要吃奶的,晚上睡觉是宝宝长身体的时候,不要叫醒他。

其实从四个月起,妈妈要有意识的帮助宝宝逐渐戒掉夜奶。吃夜奶还可导致宝宝长得过胖,也容易使得宝宝长龋齿。妈妈可以慢慢减少给宝宝夜间喂奶的次数,从三次到两次再到一次……让宝宝慢慢习惯。

为了防止宝宝饿醒,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要延迟,把宝宝喂饱,再督促他睡安稳觉。妈妈可以晚上10点多喂饱他以后,让他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如果宝宝半夜醒来哭闹,也不要给他喂奶。妈妈要明白只要睡前吃饱了,宝宝基本不会饿的。耐着性子哄宝宝,用手轻拍宝宝哄他睡觉。即使饿点也没关系,睡觉不会消耗太多能量,给他点水喝就可以了。

有时候宝宝哭闹,也不一定是因为他很饿,也可能是想要吸吮的感觉,可以给他个安抚奶嘴吸吸,起到一点安慰代替作用。或者其他的办法转移注意力。戒掉夜奶的关键是:要一点一点地循序渐进地坚持,宝宝慢慢地就会养成睡整觉的习惯,也就会忘掉夜奶了。 

立即坚决停止使用奶瓶,停奶瓶必须彻底。在宝宝不饿的时候尝试亲喂,在宝宝饥饿的时候,用小勺或手指哺乳法喂养,或者用喂奶辅助器来辅助亲喂。总之,不要使用奶瓶。很多妈妈不舍得看到宝宝烦躁哭泣,一旦宝宝哭闹起来就又拿出奶瓶了。这样的方式教给宝宝的是:必须哭闹才会得到奶瓶,而且只要坚持哭闹,坚持不吃母乳,妈妈一定会给奶瓶的。很多妈妈声称纠正了一个月甚至更久,大人孩子都受尽煎熬,却始终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没彻底停止使用奶瓶。妈妈要记住,如果不彻底停奶瓶,时常在宝宝哭闹的时候拿出来用,那就是在人为延长宝宝的混淆,让宝宝受更多的折腾。

提高奶量。乳头混淆的宝宝的妈妈,通常也都受到“奶水不足”的困扰。乳头乳晕缺少宝宝吸吮的刺激,奶量上不来是很正常的。奶水越少,宝宝越不爱吃。宝宝越不吃,奶水就越少。这个恶性循环的打破除了要纠正宝宝的乳头混淆,妈妈提高奶量也是当务之急。 

现在母乳喂养最好能坚持到2岁,很多妈妈都会有月经来的困扰,请问月经来了之后,母乳的营养会不会降低呢?假如降低,要如何弥补?母乳的营养不会降低。有很多妈妈感觉月经期间奶水会变少。但是过了这几天奶水就会恢复正常。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哺乳期来了月经,母乳便没有营养,甚至对宝宝有毒,必须断奶。这种说法不科学。来月经后,乳汁的营养和量都不会有变化。

正常情况下,产后11天至4个月母乳质量最好。月经来潮后,乳汁比平日浓缩,所含脂肪减少,蛋白质增多,这种乳汁对宝宝并无害处。为了避免乳汁浓缩和成分改变,母亲在月经期可多喝点开水,多吃些鱼类、牛奶、禽肉和菜汤等。产后4个月月经来潮亦不必断奶,奶量不够,可添加牛奶和米糊等辅助食品。 

这种情况要注意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造成的可能,主要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乳腺实质过度增生有关的,是女性的常见病。可在医生诊断后服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证睡眠质量,还要保持舒畅的心情。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应该到正规医院的外科进行诊治,如患处的超声检查等,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措施。

哺乳后出现乳头疼痛可能是有乳头裂伤或感染等情况,或是有乳腺管堵塞而致的胀痛。建议先自己仔细检查乳头是否有粘膜损伤,因为初次哺乳极易导致粘膜损伤,注意哺乳卫生和掌握方法,每次哺乳前后应清洁干净和多按摩等。

出生后2、3天出现的黄疸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常与开奶晚、喂奶量少等因素有关。此时不必终止母乳喂养,频繁吸吮可能有助于早期黄疸的消退。出生后1周出现的黄疸为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常可持续2~3周甚至2~3个月。

如果黄疸程度不严重,新生儿精神状况好,体重增加,多可自然消退。一般在停止母乳后黄疸明显减轻,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程度略有增加,但比停喂母乳前轻。如果改用配方奶或牛奶喂养则黄疸消退时间与继续喂母乳的新生儿无明显差异。因此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如果新生儿能较好地吸吮,应增加白天及夜间的哺喂次数。极少数患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对于情况较严重的宝宝,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

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母乳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许多产妇认为在给宝宝喂奶的两次之间加喂一次温开水能有效防止孩子脱水。这种想法是有悖于当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的。新观点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在4个月内不必添加其他食物和饮料,包括水。

母乳内含有4-6个月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它不但含有婴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而且还含有足量的维生素、水分和铁、钙、磷、微量元素等物质。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这些水分对婴儿来讲已经足够了。

因此,一般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再另外喂水,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婴儿发生高烧、腹泻发生脱水情况时,或服用了磺胺药物,或盛夏婴儿出汗多时,必须另喂些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丢失。 

只要乳母钙摄入量足够(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乳母钙摄入量由一般妇女的800mg增到1500mg),母乳中钙含量还是相对较为稳定的,且钙磷比例适合宝宝肠道对钙的吸收。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3个月之前可以不用补钙。3个月后宝宝身体发育速度较快,可以开始补钙。但是维生素D难以通过乳腺进入乳汁,母乳喂养儿应在出生2周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多晒太阳。

宝宝如果是轻微缺钙,那完全可以通过食补或适量维生素D外加多晒太阳多多运动来补充钙质,如果是缺钙比较严重,则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用药物来给宝宝补充钙质。宝宝补钙千万不能随意,过量钙质的摄入可能会造成厌食、便秘、血钙等诸多严重后果。少数孩子长期严重补钙过量,还可能患上“鬼脸综合征”:张着一张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甚远,表情也怪异。这类孩子往往还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疾病。 

根据研究表明,母乳的喂养时间可能和婴儿的智商有关。挪威科技大学的医学专家测试了345名13个月大婴儿的智商和运动技巧,并于他们五岁时重作测试。这些研究对象当中,近三分之二的食用母乳期至少都有六个月,不过其中有17%在不满三个月大时,就改以奶瓶喂食。

无论在哪个年龄层,哺喂母乳与运动技能都并无绝对的相互关联,但是那些三个月大后就不再吃母乳的婴儿,到了13个月大和五岁前,分别在心智与整体智商方面的表现比平均低的可能较大。

这项发现支持了多数医师对“哺喂母乳最好”的建议。研究报告作出结论,“我们发现哺喂母乳期间长短与心智发展有正向关联,即使在调整过母亲年龄、教育、智商和怀孕期间吸烟与否等因子后亦然。”“我们的数据支持哺喂母乳期间较长对认知发展有益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