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冲及生死关头 金冲及:1947年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生死成败关头

2018-04-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例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例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全面崩溃、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略决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却想单独谈谈1947年。 套用一句时行的话,多少年来我一直存在一个"1947年情结"。对我来说,这是难忘的一年。 记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讲过:如果给你看100张巴黎凯旋门的照片,包括远景的、近景的、整体的、局部的以至各种细部,你也许仍不能懂得凯­旋门;但如果让你在凯­旋门前站5分钟,你就懂得了。

借用这个比喻,我在中国的1947年这座"凯旋门"前不是站过5分钟,而是整整生活了一年,经历了它的全过程,亲身感受过那种时代氛围和大众心理嬗变。

在这个意义上,我可以说是一个历史见证人。 这一年内,我进入大学的历史系读书。更重要的是,这一年内,我从一个关心国事而在政治上处于中间状态的青年学生变成几乎全身心投入当时爱国民主运动的积极分子。

后一个变化,我自己在这年年初根本没有料想到,一些原来很熟悉我的人也为之吃惊。其实,这是周围客观环境急剧变化的结果。 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20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从优势转变为劣势,在内战战场上从主动进攻转变为被动挨打,由强者变为弱者;反过来,中国共产党却从劣势转变为优势,在战场上从防御转变为进攻,由弱者变为强者。

双方力量对比在一年内发生的这种巨大变化直接影响并支配着此后中国的走向。 若将国共双方主要领导人蒋介石和毛泽东1947年前后的言论及由此反映出来的心态比较一下,便可看到这一年的巨大变化。 蒋介石:从踌躇满志到"愈战愈挫" 1946年底,国民党攻占解放区在华北和华东的两大政治中心:张家口和淮阴,蒋介石单方召开国民大会,把和谈的大门关死。

他那时候真是趾高气扬,踌躇满志,以为只需要3个月或半年时间就可以消灭共产党。

1947年2月,蒋介石在《对于最近社会经­济军事情势之分析》的讲演中得意洋洋地说: "一年余以来,政府要收复什么地方,就收复什么地方,长春如此,张家口也是如此,而最关重要的要算收复苏北和鲁南,因为苏北湖沼纵横,鲁南丘陵起伏,交通不易恢复,最便于匪军的藏匿和逃窜,而终于被国军所收复,这是前方将士英勇奋斗的成绩。

政府于去年计划在五个月内收复苏北,直至今年1月底正式将共产党驱逐时为止,比预定期间,也不过只超过了一个月。

最近共产党在鲁南如果完全失败,则黄河以南便不复有容身之地。所以在这种交通和军事情势之下,共产党绝对不能流窜幸存。现在共产党还想把政府拖倒,这无异是一个幻梦,不料某报反而替他们宣传,真是可笑之至!

"(蒋中正在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联合纪念周上的讲话,1947年2月17日) 最受蒋介石信任的参谋总长陈诚,1946年10月17日在攻下张家口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斩钉截铁地表示:"如用军事,三五月内可以告一段落。

任何一条铁路,两星期内可以打通。"(引自《观察》第一卷第10期特约记者文章《张垣之战》)1947年初他又一再重申这个看法。这反映出国民党方面那时多么地充满自信。 但到1947年12月,蒋介石再也没有年初那股神气了。

当讲到一年多来的战场形势时,他说: "他们(注:指解放军)并没有我们这样好的武器,也没有我们这样多受过严格训练的官兵,更没有什么军需资源的经­济基础,这些条件我们都远胜过他们,而为什么我们不能剿灭他们?并且较之初期,匪区更扩大,匪势更嚣张,我们曾有许多将领被俘虏,许多部队被消灭,成为我们国民革命军有史以来的大耻辱!

过去我们无论是东征、北伐以至抗战,没有一次战争不是光荣胜利的,现在剿匪,匪是愈剿愈多,我们却是愈战愈挫,这是我们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

"(蒋中正在中央训练团的讲话,1947年12月22日) 蒋介石甚至感觉到:自己也好,国民党的统治也好,已经­处在"生死成败的关头"。

这年的最后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尤以最后十日,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