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拖欠联合国教科文会费 南京大屠杀申遗刺激日本
日本NHK电视台10月17日报道称,日本政府针对拖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会费一事表示,为了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项目不被“政治利用”,对于相关申遗制度的改善情况需要加以判断,之后再缴纳会费。
报道称,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申报项目,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资料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而且,2016年6月,中国同韩国等市民团体成立的组织申报了慰安妇受害者问题相关资料。因此,日本政府认为记忆遗产项目受到了政治利用,要求改善相关制度。
此外,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4日明确表示,每年5月向UNESCO支付的38亿日元会费,今年需要进行综合判定,因此仍未支付。
报道称,日本承担的会费是联合国加盟国中最多的,一旦停止缴纳,会对UNESCO的运营产生极大的影响。UNESCO为了保持透明性与中立性,在录入相关资料时要求许多国家及组织共同申报,并募集各国的意见,2017年4月左右决定改善措施。
日本政府由此决定,根据UNESCO记忆遗产申报项目的制度改善情况判定是否缴纳会费。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是联合国(UN)旗下专门机构之一,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1945年11月1日-16日,战争刚刚结束,根据盟国教育部长会议的提议,在伦敦举行了旨在成立一个教育及文化组织的联合国会议(ECO/CONF)。约四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饱经战争苦难的两个国家 ——法国和联合王国的推动下,会议代表决定成立一个以建立真正和平文化为宗旨的组织。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个新的组织应建立“人类智力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从而防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会议结束时,三十七个国家签署了《组织法》,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从此诞生。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丰特努瓦广场Place de Fontenoy, Paris,France。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2011年11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巴勒斯坦,成为第195个成员国。北京时间2013年11月5日22时30分,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作为大会唯一候选人正式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8年来,中国代表首次当选“掌门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各国政府间讨论关于教育、科学和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设置了五大职能:
1)前瞻性研究:明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 、文化和传播。
2)知识的发展 、传播与交流:主要依靠研究 、培训和教学 。
3)制订准则:起草和通过国际文件和法律建议。
4)知识和技术:以“ 技术合作”的形式提供给会员国制订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
5)专门化信息的交流。
(1)、国际教育局。设在瑞士日内瓦。任务是协助筹备和组织两年一次的国际公共教育会议,出版国际教育年鉴和比较教育研究丛书,建立国际教育情报交流网等。
(2)、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设在法国巴黎。主要活动是组织教育计划和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人员培训,开展有关教育计划、教育改革评价方法、教育与劳动就业关系的合作研究。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设在德国汉堡。主要研究终身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师资培训等方面实施的问题。
(4)、欧洲高等教育中心。设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主要任务是组织欧洲地区会员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历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国际教育年、国际儿童年等活动,并实施了第三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期规划”和“国际合作与和平教育联系学校计划”。
中国是教科文组织的创始国之一,自1971年10月29日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以来,中国在该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3年11月5日,在该组织成立67周年之际,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兼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席郝平当选为该组织的第37届大会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当选为该组织的大会主席,同时也是继法国、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四个担任该组织大会主席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教科文组织在近些年来逐渐完善的一个优先计划。中国文化部等一直关注该项目的发展,并积极参与了相关的活动、研讨和政策讨论。
非物质文化包括所有传统和民间文化的表达形式,如口传文化传统、习俗、语言、音乐、舞蹈、宗教仪式、节日、传统医学和药典、烹调艺术及所有与物质文化(如工具和聚居地等)相关的特殊技能。,2001年,经过各国提名和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 “人类口传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昆曲名列其中。第二批“代表作”已于2003年公布,中国古琴顺利入选。按照规定,“代表作”每两年公布一次。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深受各国欢迎的国际合作活动,也是教科文组织最具影响力的另一个旗舰项目。该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确认符合标准的世界遗产并对公约缔约国境内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资源加以保护。在1972年,该组织的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19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该公约。全球共有981处遗产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迄今为止,我国共有46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而使我国的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之后位列世界第二。2004年6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会议。截至2013年6月,全球世界遗产总数达到981处,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数量增加至46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9个世界遗产地的意大利。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北京时间)对本届会议中国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进行了表决,该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共46处。
记忆遗产反映了语言、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世界的记忆。但是,这种记忆是脆弱的,每天都有仅存的重要记忆在消失。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计划,来防止集体记忆的丧失,并且呼吁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献,并让它们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十年召开一次关于文化政策的高层国际会议。中国参加了1998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文化政策为发展服务”政府间国际会议,会议提出了将文化纳入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政策决策过程中。如今,教科文组织正着眼于在国际法中引入文化多样性原则。该组织第32届大会(2003年10月)已批准就制定一份文化多样性国际准则性文件拟订起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