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烧怎么办 如何快速解决低热症状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低烧可分为功能性低烧与器质性低烧.功能性低烧: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神经功能性低烧: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低烧可分为功能性低烧与器质性低烧。

功能性低烧: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生理性低烧: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季节性低烧: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环境性低烧: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烧神经功能性低烧;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器质性低烧: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3℃,就是低热。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3~38℃。低热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称低热。

中医所指的低热尚包括患者主观自觉的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而体温并不高于正常的一种情况。常见表现为夜热早凉,或夜间发热为甚,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骨蒸发热,常伴有消瘦,神疲,乏力,纳呆厌食,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

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C以内都算正常。 天气原因:和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宝宝的正常体温参考值: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一般来说,宝宝的腋温超过37.5℃,就意味着宝宝已经发烧了。

发热指标: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低热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将宝宝置于空气流通的阴凉处,适当减少衣服和盖被,注意不宜将宝宝紧紧抱在大人怀中,以免体内热量不易散发,如夏天将宝宝置于空旷房间内,可有利于宝宝的热度下降。用温毛巾擦宝宝四肢,或用湿毛巾敷额部,帮助退热。

盆浴,水温应低于宝宝体温2-3℃,亦可在温水中加几滴风油精,并让宝宝身体浸泡在水中10-15分钟,如因条件受限,不能给宝宝泡浴则可用温热的湿毛巾给宝宝反复擦洗全身10-15分钟。

对发热的孩子采取上述退热措施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其它情况,如有没有咳嗽、精神状况好不好等等,温度过高则要去医院就诊。反复多次给宝宝喂水、尽量让宝宝卧床休息。

可见,37度并不算发烧,妈妈们不必惊慌。平时多观察宝宝,根据气候添加衣物,切不可捂得太多或穿的太少,即便宝宝发烧,一般科学处理,都能降下温来。

持续低烧也可能是慢性炎症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病初多有发热、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头晕头痛等。其主要鉴别点有病程长、厌油腻、有黄疸、肝区痛、化验可见转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缠绵不愈并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及早确诊治疗。

感染性发热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如呼吸系统疾病:上感、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痢疾、伤寒、付伤寒、肝炎等;发热伴皮疹疾病:麻疹、风疹等;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等;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统称“上感”,上感包括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上感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 胞病毒等。症状有鼻塞,发烧。发烧有时几个小时就不烧了,有的可持续一周以上。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如果孩子只是发烧,不超过38度5,没有别的不适,就不用太担心。可以先给孩子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和消炎药(最好是儿童专用药),多喝水,少量多饮。一般发烧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没有哪个孩子发烧一天就好,都会有个过程的。

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度5,喝了退烧药(美琳、尼美舒颗粒等之类的)几次之后(一般隔4小时吃一次)仍不退烧。就要去医院最检查了,如果孩子没有其它不适,化验血会显示血象高,一般为细菌性感染。可以先打个小针,退烧效果好一些,尽量不要选择打吊瓶,打吊瓶多了影响孩子免疫力。打完小针再吃退烧药和消炎药。

如果孩子周身咳嗽、发烧(38度5以上)不退,很可能是病毒性感染。要给孩子服药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例如清热解毒大青叶等等。再配合吃退烧药和消炎药,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两天之内仍不退烧(孩子37度左右也算正常),就要去医院打吊瓶了,能好的快一些。

有时孩子发烧不退,但不发高烧,始终在37度到38度左右。吃药、打针都不管用,就要考虑孩子是否受了比较大的惊吓。最好请医生进行头部穴位按摩,或者家长好好哄一哄。还有可以转移孩子注意力,给他平常很喜欢的玩具,让他开心的笑笑,发烧就会慢慢好转。

孩子发烧不退还有个原因是他们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与病菌对抗时间较长,但是还能起作用的。因此当孩子发低烧,或高烧不退时,家长不要过于慌张。首先应该多给孩子喝水,其次采取物理降温措施,最后再吃药打针。这样能帮助宝宝的自身抵抗力打败病菌,他的抵抗力会越来越高。

宝宝还小,低热的话,不建议吃药。一般宝宝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孩子发烧,尽量先不要吃药或者打针,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因为孩子太小。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注意室温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一般情况下,这种发热的时间不会太久,把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再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一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注意是否有感冒的情况存在。由于感染引起的发烧是孩子经常出现的情况,这里给你简单介绍一下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婴儿出现发热,同时有鼻塞、轻微咳嗽、不爱吃奶等症状,说明婴儿患有感冒。此时要注意多给孩子喝水。食欲差、吃得少没关系,待感冒好了,食欲自然也就好了。另外可给孩子口服适当的小儿感冒冲剂。如果1—2天未好转,要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