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前后期诗歌比较 曹植在文学中前后期的诗歌比较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曹植在散文、辞赋、诗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尤其是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的诗歌以曹丕即位为界,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反映悠闲惬意的生活及对功名事业的追求,主要以游宴诗、建功诗、赠答诗为主。后期反映凄楚人生及怀才不遇的痛苦,以悲愤诗、建功诗、闺怨诗、游仙诗为主。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曹植生活在邺城时,周围就聚集了许多文人学士,如王粲、徐幹 、丁仪、丁翼等等。这些文人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因而常常会发出一些不甚得志之叹。曹植明白他们的心志,却无力帮助朋友。对于政治上没有权利的曹植来说,只能用一些赠答诗来慰勉朋友,希望朋友们采取中和态度,等待机会。
曹植是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才子,他在诗作、散文等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对于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曹丕继位来划分,他的诗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间段,首先前期的时候他是曹操的儿子,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的畅所欲言的贵公子,但是到了后期曹丕继位之后,因为当时和曹丕之间地位的争斗,曹植受到了很大的压迫,又多次曹丕都对他动了杀心,因此曹植的生活远远不像前期的时候那么潇洒自在。
曹植,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