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聊斋的蒲松龄的思想是什么 他的故居在哪里
蒲松龄是我国清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编写的《聊斋志异》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因为这本书,蒲松龄流芳百世。但是蒲松龄生前并不如意,他为科举奉献了一生,但是最后在七十一岁的时候才最终中了贡生,实在是可悲。
我们都知道,古人是有号的,比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而蒲松龄号柳泉居士。关于这个号,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蒲松龄在考试的时候,文章已经构思完毕,但是却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开头,于是他便随便写了个二柳夹泉的开头。
所谓的二柳夹泉不过就是他曾经在路上看到过的两棵柳树之间夹着一汪泉水的景象而已,并没有任何意义。而考官并没有看出这个破绽,只是以为自己才疏学浅,没有听过这个典故。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蒲松龄的文章写得很好,让考官深深折服,所以才把问题归咎在自己身上。而之后蒲松龄就被考官称为柳泉居士。
蒲松龄的思想在《聊斋志异》中表现地十分明显。现在的人通过对《聊斋志异》的解读,也可以一窥蒲松龄在当时的想法。蒲松龄一生考取功名,却屡屡落榜,这其中科举的腐朽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所以他对这种腐败十分的痛恨,在《聊斋志异》中也没有少抨击。
蒲松龄受父亲的影响,所以对科举是热衷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蒲松龄才会考了一辈子科举。但因为一直没有考上,蒲松龄对科举也带有了一种厌恶的情绪。蒲松龄的才华毋庸置疑,但就是一直没有考上,这其中的猫腻也让人无奈。所以蒲松龄对带科举,大概就是一种又爱又恨的情绪吧。
蒲松龄从小就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在十九岁的时候就在秀才的考试中连续获得三次第一名而顺利通过,但是之后却一直考不上贡生。也因此,蒲松龄写出了流传于世的《聊斋志异》。蒲松龄因此留名于后世,更是被人称之为“聊斋先生”。
聊斋这个名字,其实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聊斋志异》大概也是在里面写的。《聊斋志异》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里面讲述了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但是却隐喻了人性和当时的社会政治,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狼三则》,这篇故事讲了三个小故事,都跟屠夫和狼有关。不同于聊斋中的其他故事,《狼三则》没有什么神神鬼鬼,有的只是人性、贪婪所造就的下场,读起来发人深省,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狼三则》的三个小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屠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夫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突出狼的贪婪。而其中的第二则入选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0课。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学习过。
蒲松龄的孩子有五个,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而女儿的记载却是少之又少,基本找不到。而儿子记载却有一些,男尊女卑的社会,这些好像也很正常。而除了儿子之外,蒲松龄的长孙蒲立德也有一定的记载,当然,也不是很多。
蒲松龄对自己的后代都十分照顾,其中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早年对他们的关爱不够,所以心怀愧疚。而且蒲松龄因为自己科举失败,所以将这个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后代上,这跟现在的很多父母类似。蒲松龄的《聊斋诗集》中也有许多教育后人如何考取功名的诗篇。
蒲松龄故居在如今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城东。蒲松龄故居又叫蒲家庄,原名三槐庄。因为蒲松龄的文学成就,所以在1980年建成了蒲松龄纪念馆,蒲家庄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村落。蒲松龄故居经过修整和扩建,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蒲松龄故居没有过多的华丽,一切都仿若蒲松龄在世的时候一般。门口是一个安静的院落,里面长着几颗槐树,也许它们曾经见证了《聊斋志异》的诞生。门前的匾额是郭沫若先生题的。院中还种植着蒲松龄生前喜爱的花草,简简单单,却让人看了极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