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冯国璋个人资料简介及死因介绍

2018-05-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冯国璋是在晚清时候仍然想着国家想着人民的少数军阀之一,可惜他势单力薄何以对抗腐败到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晚清.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

冯国璋是在晚清时候仍然想着国家想着人民的少数军阀之一,可惜他势单力薄何以对抗腐败到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晚清。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冯国璋个人资料

中  文 名:冯国璋

别      名:字华甫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

出生日期:1859年1月7日

逝世日期:1919年12月28日

职      业:直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副总统

毕业院校:北洋武备学堂

信      仰:佛教

主要成就:直系军阀之首、代理总统

地      位:北洋三杰之一

祖      籍:河北省沧州市

冯国璋和冯玉祥的关系应该是:同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正式授予的65名上将之一。冯国璋是宣武上将军,冯玉祥扬武上将军,两人都是北洋军阀里面的直系。是没有亲戚关系的。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1903年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后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为副总统,1917年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外国使馆。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通电讨伐张勋。张勋战败后,冯国璋依法将大总统职权还予黎元洪。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首领、爱国民主人士。有“基督将军”、“爱国将军”、“倒戈将军”称号。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

两个人都是清末民初(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冯国璋生有5子1女,其中三子冯家遇的家丁兴旺.冯家遇生有13个子女,冯海岗是冯家遇的三子。 冯国璋的孙子,冯海岗,在天津河北区民主道50号一座端庄素雅的奥地利式小楼. 膝下有两女三子( 冯国璋 的重孙 ) 长女,冯幸耘,天津市政协委员,河北区房管局供职。

次女, 在天津57中当教员。 长子,冯信,天津河北区五金交电公司经理,中共党员。 次子,冯达,天津石粉厂厂长助理.中共党员。 三子,冯巩.著名相声演员。

冯国璋故居位于河间市西诗经村,始建于1913年,为四合院式建筑,建有屋舍400余间。将军第门楼为磨砖对缝结构建筑,并配有砖雕图案,门前两侧有雕花汉白玉拴马桩、上马石和两只醒狮。其中东院叫“将军第”,又名“总统府”,东院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08米,四周高墙环绕,共分为三进院,南院为一进院,中院为二进院,北院为三进院,南院一进院有东西两个大门楼。

门口有2米高石坐狮一对,进入正门,左右各有长廊一个,通向将军第门楼,南方一溜27间瓦房,东西两侧瓦房30余间,北房正面居中是明廊阁式箭楼,门上悬有“将军第”三个大金字横匾一块,门前两侧有雕花汉白玉拴马桩、上马石和两只醒狮。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倒是捡了个大便宜,他入京成为代理大总统。对于清室的行为,冯国璋主张不予追究,理由是溥仪年幼,完全是被张勋胁迫的,因而民国的优待条件仍旧不变。冯国璋代理总统一年期满后,便回到老家河间诗经村居住,直到1919年的10月,冯国璋为了调解15师和16师向陆军部争饷的问题再次返回北京。

没想到的是,冯国璋竟然在北京病故,再也没有回到诗经村了。事情是这样的,在调解的过程中,由于冯国璋已经退职,双方的利益关系没有摆平,第16师的师长王廷桢突然以陆军部的命令为借口,把跟随冯国璋这一连的士兵调回,冯国璋十分气愤,他觉得自己刚刚下台不久,而且当年曾许下诺言要和禁卫军的官兵永不脱离关系,而王廷桢作为自己多年的部属,如何能做出此等绝情之事。在恼怒之下,冯国璋在家里洗了一个冷水澡,结果引发了急性肺炎,没有多久便于当年12月28日去世,终年62岁。

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墓有两座,一座衣冠冢在河北省河间市西诗经村东北,真陵墓在河间市半截河村西冯氏祖茔。

冯国璋墓占地百亩,南向墓门为五楹红墙绿琉璃瓦宫廷式建筑,四周绿瓦红墙相绕,墙外有小河环护,门前有白石桥可通,门内墓道南端建三孔白石坊,后有“河间冯公之神道”(徐世昌书)及“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冯公国璋之墓”两座高5米左右的巨碑。碑后墓道两侧分列华表、石人、石马、石羊、石象等。白神道碑后至墓前建有宫殿式通行广厦三重,最后为享殿,内置石五供。墓高约25米,下层为高5米、直径30米的方形三合土墓基。墓为白石围砌。上端环列60个汉白玉石狮,最上顶端,为穹形土丘。

该墓于1966年被天津师范学院的“红卫兵”和少数群众挖开。撬开石门后,墓内有薄棺一口,内有军刀一把,照片一张,棺前设石玉等供物。

应该说,早年身为清廷大臣的冯国璋能为其族人后代订出“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这十个字,可以称得上是很有政治远见的,是积极进步的。冯国璋一生由一介书生而入武林,读文史后再习军事。在他所处那个时代,经历了数次战争,其中亲自参与的就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进京等战事;中国作为战败国,付出了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沉重代价。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或是身为一名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军事将领,冯国璋曾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见解,屡屡向上司和清廷进言,并且一直身体力行地为“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这一宏愿而尽心尽力。

冯国璋当时已深切地感知,一个自诩为泱泱大国的国家,由于数百年来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国力早已衰败不堪,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一大截了。他两次东渡扶桑,从那个自明治维新以来变得强悍起来的国度中,发现了一条中国富强昌盛,再树雄姿的可行之路,那就是打破海禁,引进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让国人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但其时其势,这位汉族的清廷重臣也有与当年李鸿章相似的忧虑和顾忌,眼看着京城里那个冥顽不化的满清朝廷,还有早已腐败不堪的各级衙门地方官吏,落后的农桑耕作制和淤堵不扬的贸易商业,还有几乎空白的现代工业这副积重难返的烂摊子,就决定了真正要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形成“大事起”的强盛之势,非一朝一代人所能办到的。因此,冯国璋把希望放在了儿孙辈身上。

打破海禁打破那锁着的国门,仍然打不开政府那守旧的思想,洋枪洋炮来袭晚清又如何守旧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