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警卫员回乡当起“牛司令”

2018-0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按照中宣部的部署和省委宣传部的安排,从今天起,南方日报隆重推出"走转改"活动的升级版--大型主题采访系列活动并开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

按照中宣部的部署和省委宣传部的安排,从今天起,南方日报隆重推出“走转改”活动的升级版——大型主题采访系列活动并开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我们的记者将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去倾听,去观察,去感悟,去生动讲述中国道路的故事、经济社会发展的故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普通中国人追梦圆梦的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我们将陆续向大家推送一组精彩报道。

今天,我们推出首个子系列《老兵新传》首篇,讲述毛主席警卫员如何回乡当起了“牛司令”。报社领导张东明、王垂林率年轻记者,驱车数百公里,来到“牛司令”的农庄,零距离真切感受这位平凡“老兵”不平凡的精神世界。

●南方日报记者 张东明 王垂林

东方吐白,山里的寒气开始散去,西江边的千亩滩涂草场在晨曦中慢慢清晰起来。

12月14日,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珠川村,一位白发老人在寒风中开始了他一贯的早课——100个俯卧撑、5分钟长棍、5分钟双节棍。

晨练后,老人迎着朝阳升起了五星红旗。

这位满身散发着牛粪味的老汉叫李连庆,他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当了19年警卫员,主席逝世后,他又当了叶剑英元帅10年的卫士长。

2008年10月,离休多年的李连庆放弃在北京的舒适生活,回到广东老家——高要市禄步镇樟路村委会荷路村。在一举改变老家“脏乱差”的面貌后,又来到小河对面的云浮山区,创办云浮星耀畜牧有限公司。

63年前,他的梦想是参军报国,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今天,他的梦想是反哺家乡,改变乡亲的生活。

日头渐渐升起,空气中散发出养牛场特有气息,牛群开始躁动,发出“哞哞”的叫声。

李连庆吃完两块蒸红薯,和工友们一起打开牛棚放牛下山。看着数百头牛出棚后,他心满意足地手捧茶杯走进办公室。

简陋的办公室,墙上正中是一幅毛主席画像,画像两边是他与毛主席、叶帅的两幅合影。

1951年秋,李连庆19岁。刚刚成年的他,作出了一个让全村人吃惊的决定——响应号召应征入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而11岁就丧父的他,是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

因身手敏捷,李连庆被村民们称为“过树龙”。“过树龙”是南方山林中一种无毒蛇,性情温顺又动如闪电。

“过树龙”李连庆做出这个闪电般的决定,甚至没向母亲征求意见。

“国家有需要,家里再困难也得克服。听了我的话,母亲没吭声。过了几天,办完报名手续,我背起包袱就去肇庆军分区报到了。”李连庆回忆说。

1957年李连庆即将退伍时被选拔到中央警卫团,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这个连拼音都不会的山娃娃,一边当警卫一边参加学习班,他学会了普通话,拿到了高中文凭。毛主席逝世后,担任了叶剑英元帅的卫士长。叶帅逝世后,他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

2008年,76岁的李连庆又做出了一个闪电般的决定。

这一年春节,李连庆的儿时玩伴陈日明到北京探亲时,专程到家中叙旧。说起落后的山村,陈日明老人连连摇头。荷路村只有410多人,村集体年收入不到3000元,村民懒散,赌博成风。

李连庆心中翻江倒海,萌生了回老家做点事情的念头。老友一走,他就向妻子、儿女“通报”了这一决定。

“全家人都表示难以理解。但我总感觉家乡在呼唤我,乡亲们在呼唤我,大家有需要,我就回家乡来了。”

2008年国庆节后,李连庆带着省吃俭用的所有积蓄,带着家人的“不放心”,孤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翠柏围深院,红枫傍小楼。书丛藏醉叶,留下一年秋。”养牛场办公室的墙上,是叶帅之子、“独臂将军”叶选宁四年前抄录的叶帅诗作。叶家人都称这位老卫士长为“连庆公”,叶选宁在落款处写道:“连庆公居此十年,与老帅朝夕相伴,如今人去楼空,思念之情可想而知。”

爱国、爱乡、念旧是李连庆的感情底色。

“连庆公回来了!”平静的荷路村沸腾了!

李连庆心情既激动又黯然:荷路村97户人家,留守的不到百人,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村口垃圾成堆,沟渠污水横流;一遇雨天,村中巷道泥泞不堪;祠堂摇摇欲倒,而他的祖屋也已长满青苔。

李连庆决定先从修祠堂做起。村民陈伟民告诉记者,动工时,连庆公坚持每天巡夜,有时晚上10时,还能看到李连庆打着手电筒、握着练武用的木棍。

2009年夏天,祠堂修完。鞭炮齐鸣、舞狮欢腾之中,细心的村民发现祠堂门口的一块石头上,从捐款最多的村民到捐款仅50元的村民,200多位村民的名字均铭刻在上,但出钱出力最多的连庆公仅列其名、未列其款。

“连庆公把攒下的积蓄全部捐给了家乡,工程快收尾时,还缺5万元。”李伟强告诉记者,从不愿向人开口借钱的李连庆硬着头皮找了几个老战友借钱,两三天内,尾数凑齐。

渐渐地,乡亲们发现,家乡有了变化——

平整的篮球场、生态小公园让孩子们有了玩处,4公里村内巷道硬底化,下雨再也不怕了;全村集中排污、收集垃圾,沟渠的水清了,小鱼在水中游荡。

祠堂口挂上了“达道书屋”的门匾,村里走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大学生;连庆公还和几名德高望重的村民,商议制定了村规民约,村中禁赌,立竿见影。

昔日“脏乱差”的荷路村成了“卫生村”、“文明村”,连庆公还出招让村里成立了农业经济社,发展村集体经济,甩掉贫困帽子,每年可为村里产生数万元的收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另一幅书法后面,叶选宁挥毫慨叹:“唐人贺知章所述回乡之热忱与连庆公何其相似。”

“铛、铛、铛……”满天的晚霞之中,“牛司令”李连庆敲响了晚钟,散布在千亩滩涂上的牛群慢慢向牛栏聚拢。两条大白狗来回跑动,把落单的牛往回赶。

每天傍晚,牛群归棚成了西江畔的一道风景。

2010年的秋天,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庄,78岁的李连庆又产生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创业计划:利用隔着一条小河的珠川村开阔的滩涂地,创办一家现代化的养牛场。

这对李连庆来说,无疑是一个陌生的“第二战场”,毕竟离家后他就没有摸过放牛鞭了。

创办养牛场首先遭遇的困难是资金不足。荷路村的荷包慢慢鼓起来了,连庆公的口袋却瘪下去了。在全部积蓄投入家乡建设后,他已成为“负翁”。

然而,自助者天助。2010年秋天,一位老板听说了连庆公的事迹,决定首期资助他50万元,“云浮市星耀畜牧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随后几年,这位老板又累计追加了300万元。

当上公司董事长的李连庆一天都没有歇着。先是牛犊“水土不服”,请来兽医,一番调理,牛群才开始“哞哞”欢叫。不久,李连庆又发现另一个问题:把撒欢乱蹿的半大牛犊从滩地赶回牛棚,颇伤脑筋。

养牛场聘用的工人,多是当地乡村的留守老人。这也是连庆公的“私心”,尽量让老人“老有所用”,只要你愿意来,上一天班,给50元。但这些老人哪里跑得过这些牛犊子。最后,连庆公想了个办法,一边训练牧牛犬帮助赶牛,一边在每天日落时分敲响晚钟并用饲料引牛回棚。半年过去了,每天傍晚,一听到钟声,牛群就会自动回棚。

做事认真的李连庆,干脆住到了养牛场,一年里有10个月与牛做伴。

经过连年扩大规模,如今养牛场已有300多头牛,明年准备扩大到500头左右。

看到连庆公养牛,十里八乡跟着出现了几十户养牛专业户。都友村村民李亚星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他已有约30头牛,一年可出栏10头左右,年收入10多万元。

李亚星说:“连庆公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连庆公的公司在,就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和销售,不用担心投资没回报。”

夜深了,牛场寒气逼人。身着单衣巡夜归来的李连庆,关上房门,坐在写字桌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日记时间。窗外,不时传来犬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