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孟连“719”事件一年半后的调查报告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位于我省西南部,辖6个乡镇、39个建制村和3个社区,4740名党员,13.38万人。孟连“719”事件发生后,孟连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抓住影响孟连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在改革发展上出重拳,攻坚克难赢得了民心;在服务群众上出实招,亲民为民重塑了形象;在基层党建上出举措,强基固边凝聚了人心。
抓住富民兴边这个中心,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突出问题,橡胶、茶叶、咖啡等产业是当地群众的“绿色银行”,是边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719”事件的发生,是胶农与橡胶公司之间经济利益纠纷多年积累并逐步激化的直接结果。
孟连县委坚持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橡胶产业产权改革和利益调整工作这个中心,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竭尽全力夯实基础,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积极稳妥推进橡胶产权制度改革。“719”事件后,孟连县委、县政府按照“分林权、清地权、选模式、发证书”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推进胶林产权改革。先后抽调市、县工作队员380多名组成工作组,分赴勐马镇的勐阿、芒海两个行政村,进村入户,采取包组包户的方式,开展胶林产权改革工作。
孟连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除留一人值班外,全部率领工作队下乡进村投入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通过实事求是的分类测算、反复求证和大量的实地调查,经过公司、胶农、后方群众多轮协商谈判,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逐步理顺了土地权属、产权和利益分配关系,橡胶产业产权改革和利益调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抓紧解决茶叶、咖啡等产业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一是抽调96名工作队员进驻景信乡朗勒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农企双方矛盾。二是抽调55名工作队员进驻芒信镇班顺村、勐马镇腊福村,理顺各方关系,维护茶农和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三是抽调85名工作队员,调处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及林权纠纷。四是在移民区设置服务站,为移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是在4个边境乡镇组织开展以“送温暖、办实事、促发展、固边防”为主题的“兴边富民送温暖”活动,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683.1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2件。二是组织实施“兴边富民”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项目覆盖6个乡镇18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受益农户达1185户4755人。三是继续推进边疆“解五难”工程,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县乡油路改造、农村通达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扶贫开发等一批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落实农民种粮直补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牢牢抓住群众工作这个重点,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孟连县委针对“719”事件暴露出群众工作薄弱的突出问题,制定《关于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的意见》,全面推行民情责任区、人民勤务员、民情工作联席会议、县人大代表和县***委员民情巡察、民情工作测评考核及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
市县机关挂钩联系民情责任区。以乡(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为单位,将全县划分为一级责任区6个、二级责任区42个、三级责任区297个。县级90个单位、部门和市级以上挂钩部门,与责任区结对帮扶,实行逐级负责制和责任连带制,明确“保稳定、促发展、重民生、带党建”四项责任,推行“民情调研、民情沟通、民情分析、民情办理、民情反馈”五项民情工作机制,建立“每户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每个村民小组确定一名民情联络员、每个村(社区)挂一个民意信箱、每个乡(镇)开通一部民心电话”的“四个一”民情信息网络;每个村公示《民情责任区责任人联系榜》,县、乡、村干部和职工都有民情联系点,并向联系户发放“民情联系卡”,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情责任体系,实现了为民服务和民情责任的全覆盖。
党员干部当好人民勤务员。明确全县各级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履行服务基层职能的参公管理单位、事业单位国家工作人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及大学生“村官”都是人民勤务员、民情责任人和维稳信息员,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挂钩服务基层、处级干部工作日志、选派驻村勤务员、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对各级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入责任区和走访群众作出具体要求。
为所有责任人设计下发了《孟连县民情日记本》,详细记录开展责任联系服务活动、群众来访、为民办事、意见建议等情况。定期深入责任联系户开展“串家门、访民情、谋发展、促和谐”走访活动,促使干部职工切实转变作风,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落实为民服务责任、理顺群众情绪、维护群众利益、引导群众致富、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现事现办”的议事原则,及时上下协调联动,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各村(社区)根据党员能力、特长及工作内容,设置党员服务岗,公开各个服务岗党员的服务内容、服务职责及联系方式,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农村。
乡镇单位搭建服务群众平台。围绕“以民为本,优质服务,规范高效,群众满意”的宗旨,采取建机构、建队伍、建机制、促宣传、促服务“三建两促”措施,打破乡镇“七站八所”职能条块分割和分散办公的格局,全面推动“农民服务站”建设,搭建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让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服务有保障”,实现“证件村里办、小病村里医、矛盾村里调、补贴村里领、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信息村里询、问题村里解”的目标。目前,娜允镇、公信乡、景信乡、芒信镇的“农民服务站”已建设完成。
各方力量建立民情督查机制。建立民情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收集分析本级责任区民情动态,研究有关民情事项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本级责任区重大民情事项,制定本级责任区民生工作规划和惠民措施。建立人大代表、***委员民情工作巡察制度,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委员结合中心工作,深入基层开展民情工作巡察活动,依法履行职责,了解社情民意,疏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民情工作测评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对责任区责任人履行职责和服务基层群众情况,民生问题的解决情况,反映社情民意、为民办事情况,工作作风和落实对群众承诺事项等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群众满意、民情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和提拔重用,对为民服务工作群众不满意的单位和干部实施问责。(来源:云南日报)
牢牢抓住强基固边这个关键,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针对“719”事件暴露出的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关键时刻不能发挥作用等突出问题,孟连县委紧紧围绕“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边防巩固、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按照有利于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把全县32个行政村党支部调整设置为村党总支部,下设198个党支部。对全县28家橡胶、茶叶和咖啡企业、120个专业队(涉及1.6万人)管理缺位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纳入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统一管理。采取“支部+协会”模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理顺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实施“2+1”村企联建管理方式,乡(镇)党委选派班子成员任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企业抽调精干人员到属地村驻村任职,做到属地管理与企业管理双重结合。二是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选派两位县委常委分别担任勐马镇、公信乡2个重点乡镇的党委***,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领导。三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形式,加大村(社区)干部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切实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三培养”要求,坚持发展党员标准,把278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178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112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加大在群众工作重点村发展党员力度。二是大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扎实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利用党校、田间学校、以会代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三是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实施“农村党员农贷快车”工程。在3个乡镇为145户党员提供贴息贷款140.4万元,同时在技术上给予重点帮扶、重点指导,鼓励和引导他们发展种植养殖业,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四是切实关爱党员,增加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结合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86%的实际,打好民族文化牌,在探索边疆民族特色党建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党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一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将少数民族纳入党员发展和“三培养”工作中,开展“与民族党员结对子、一帮一”活动,提高“双带”型少数民族党员在党员中所占比例。通过培养,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二是大力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积极探索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利用少数民族节庆开展党的活动,利用少数民族歌舞展现党建工作成效、凝聚人心。三是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活动场所建设。四是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组织各民族党员群众广泛开展“国门意识、国民意识、国土意识”专题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构建边疆党建“红色文化”。
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一是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充实了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健全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党员领导干部挂钩服务基层制度和党建工作联系点、特殊时期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勐马镇12个橡胶兼业队等制度。二是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以贯彻落实县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为契机,建立县级部门和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并进行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格局。三是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投入,着力解决村“两委”“无钱办事”的难题。结合各村实际,转变发展思路,采取开展土地流转、创办集体经济、组建橡胶产业协会、技术推广、种苗培养、旧村部出租、发展种植养殖业等方式,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孟连“719”事件后,县委、县政府大胆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必须坚持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的价值标准,才能始终不渝做好群众工作。孟连“719”事件后,“不抓群众工作就地动山摇,一抓群众工作就春风化雨”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必须把“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作为执政为民的行动理念,扎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中,以广大人民群众意愿为“第一信号”,以社会和谐为“第一指向”,以关注民情为“第一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终极目标”,紧抓民生之本,消除民生之忧,解决民生之急,关爱民生之困,办好民生之事,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尊重的公务员、最信任的贴心人、最感恩的好干部、最拥护的执政者。
启示二: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党员干部对群众有多真,群众跟党走的决心就会有多铁。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带着真心、感情和责任去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干部群众就会“心连心、一家亲”,党员干部就能重塑形象、赢得民心,在边疆民族地区顶天立地。
启示三: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才能在群众中立起“主心骨”。孟连“719”事件后,孟连县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在组织设置和活动载体上创新、阵地建设和党员培训上投入、制度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上下功夫、发展党员和壮大集体经济上出实招,使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焕然一新。
启示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孟连县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国门形象工程、产业培植打造等重要项目建设,解决了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真心换取民心,以行动赢得信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使边疆各族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省委组织部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