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何甘愿忍受胯下之辱 他有哪些人生历程
历史上关于韩信的说法很多,有人说他傲娇,有人说他不懂为人处世之道。但是有一点却是不得不让人佩服的,那便是他在军事上的统御奇才。虽说最早的他也只是一个士兵而已,作为士兵的他,怎么可能一朝直接变成将军呢?这其中都有自然少不了贵人相助。关于韩信的故事都有哪些,下面就跟小编来看下吧。
在中国历史上,韩信是最值得同情的,韩信现象也是最值得研究的。像他这样优秀的军事家,指挥千军万马犹如宰小鸡、烹小鲜,帮助所谓的明主圣君力尽千辛万苦终于打拼出一个锦绣江山,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人主一声断呵,立马遭到唾弃,死得比一般人还不如。这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深刻,太复杂。为什么这种现象在韩信之前存在,在韩信之后依然存在?而且表现的形式各种各样,既发生在打天下与得天下时,也发生在治理国家时期;既有武将,也有文官;既有自身遭祸,也有子孙受罪;既有城门失火,也有殃及池鱼。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
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他不应该在攻打完齐国之后,就立马向刘邦请求封为齐王,甚至还威胁刘邦,如果不封我为齐王,我就坐拥齐地,不再出兵去救驾。这样才让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他为齐王,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一个阴险小人,韩信这么以利威胁刘邦,刘邦怎么可能会不记仇呢,平民百姓都会记仇,更何况是君主了。
他不应该在蒯通怂恿他造反的时候,继续表忠,但又有许多暧昧的举动。虽说对韩信造反的,我们深表怀疑,但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就当刘邦想要试探他一下的时候,他没必要心慌,然后去把自己好友钟离昧给砍了脑袋。他没有想过造反,为何出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局面呢。他杀了钟离昧,自己的人品遭人唾弃。
据说刘邦逮捕了韩信之后,把他押入京城,并没有想过要把韩信处死。但是韩信不服,官职遭降了一级,暗地里怂恿陈稀造反,并答应其作为内应。这种事情统治者肯定无法忍受,也就意味着他的死肯定是必然的。
韩信虽然军功赫赫,甚至是功高盖主,但他不是君主。在这个时候,范蠡选择的是归隐山林,而韩信却不知道敛其锋芒,继续锋芒毕露。对帝王来说,这就是在挑衅自己威信,肯定是不能忍受,所以韩信的死是必然的。
韩信出身平民,年轻的时候缺乏谋生的手段,过者流浪者的生活,依靠别人糊口度日。开始在下乡亭长家吃了几个月后的闲饭,因为亭长妻子不满,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有几十天,韩信依靠洗棉衣的老母过日子,当时韩信提出将来要报答的事,老母很是生气,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韩信喜欢佩剑,曾经被一无赖侮辱,留下了钻胯的名声。项梁起事后,韩信立志行伍,想在军队干一番事业,投奔了项梁。项梁死后,归属项羽,担任执戟郎。韩信多次献计,项羽均不予采纳,因此默默无闻毫无建树。于是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有一次,犯了法,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轮到韩信,他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史记·淮阴侯列传》)夏侯婴觉得他不同一般,放了他,同他交谈,觉得是个人才,就推荐给汉王刘邦。刘邦让他任粮官。后来,萧何发现他是一个优秀的将才,就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刘邦一直没有起用韩信。韩信估计汉王不用自己,也逃走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追回来之后,力举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他为大将。这是韩信人生的第一个阶段。
拜将与全面辉煌的韩信。拜将之后,韩信为刘邦谋划出汉中与项羽争斗天下的策略。他正确分析了项羽与刘邦的优劣,认为项羽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违背义帝约言、残杀百姓和俘虏,失去民心,一定会由强变弱;只要汉王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任天下勇武、以天下地封功臣、以义兵从东思之士,那么就是“何不诛”、“何不服”、“何不散”,明确了东归的战略,坚定了刘邦的信心。之后,韩信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迷惑三秦守将,从陈仓发兵,出其不意克定关中,取得了与项羽争天下的第一步胜利,巩固了韩信在汉军的地位。
汉二年,楚汉会战彭城,项羽击败刘邦,韩信收集军队,在荥阳与刘邦会合,阻止了韩信西进,确保了关中安全。不久魏豹叛汉,韩信率兵在安邑打败并击活捉魏豹。韩信乘机向刘邦建议采取外围战略,北面攻打燕、赵、东面攻打齐,南面断绝楚粮道,然后与汉王在荥阳东会合。汉王采纳了这个建议,命韩信击赵、代。井陉战役,韩信背水一战,以数万军队打败号称20万军队的赵国,平定赵地;接着,采用广武君“先声后实”的建议,不战而屈燕国,大败项羽大将龙且攻取齐国,被封为齐王。楚汉荥阳盟约,鸿沟为界,项羽东归,韩信“击其暮归”,陔下十面埋伏,彻底击败项羽,从而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这是韩信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寂寞与遭遇迫害的韩信。刘邦得到天下,韩信作为将军的政治生涯也就随之结束。项羽一死,刘邦立即剥夺韩信兵权,将他徙迁为楚王,都下邳。到任后,韩信做了三件事,一件是找到当年救济他饭吃的漂母,赐给她千金;二是给下乡亭长一百钱;三是找来当年那个无赖,不仅没有杀他,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让他任中尉。不久,有人状告韩信造反,刘邦假装游云梦,韩信杀了钟离眜,拿着他的人头去见刘邦,以此讨好他,但刘邦还是将他抓回洛阳。到洛阳后,下赦令将他放了,改任淮阴侯。
韩信心里很不高兴,经常称病不上朝。后来,陈豨被派到代负责边防,和韩信辞行,韩信鼓动他谋反。汉十年,陈豨造反,刘邦前去征讨,韩信就在家里准备策应,企图把监狱的人放出攻打皇宫,擒拿或者谋杀吕后。吕后用萧何计,将韩信骗进宫,将他杀死在长乐宫钟室。这是公元前196年。一代英雄就这样屈死,为后人留下了长久的感叹。这是韩信人生的第三个阶段。
不容于传统文化。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韩信性格缺乏阳刚之气,容易在强者面前屈服。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崇尚“浩然之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绥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绥也。”(《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有三个特点,一是它的形态,至大至刚,充盈在天地之间;二是它的内容,包含了道和义;三是它的运行,必须符合义的要求,否则就是软弱的。它不仅体现了伦理道德的刚正,也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情感意志,显示了个体巍然屹立的伟大人格与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屏除了一切的怯懦和软弱。“浩然之气”表现在国家利益上,就是“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志”;表现在个人的品行上,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在道义的追求上,就是“舍生而取义”。
具有这种气的人,人们是崇敬的;对缺乏这种气的人,人们是鄙视的。韩信缺乏的正是这样的气。韩信喜欢佩剑,也就意味着他对剑客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起码可以说,他是在效仿剑客们的行为、模仿他们的任气使侠。据此,我们应该看出他的性格具有坚定不屈、勇于赴死的豪迈气概,令人肃然起敬;但是恰恰相反,韩信的性格中缺乏这种特质。胯下之辱,没有体现他的容忍,而是表现了他的怯弱、自卑与缺乏勇气。因此,他没有赢得社会的尊敬,得到的只是社会对他的鄙视,使他的才华在很长的时间里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于韩信的这种性格,楚将龙且有话精而明,他藐视说:“吾平生知韩信之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胯下之辱,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不容于社会环境。韩信曾经有一段时间寄食于洗衣服的老母。老母之所以给他饭吃,是“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个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任何一个时代,人们崇拜强者、能者、智者。韩信虽然有满腹才华,却不能够籍此获得生存。我们知道。刘邦也是一个不事产业的人,但刘邦日子过得比韩信潇洒,他不仅吃得好、不花钱娶得如意富家小姐,而且有一班日后为他打天下、治天下的朋友;韩信却什么也没有,虽才华满腹,却游手好闲,得不到社会的尊敬。中国知识分子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在前期的韩信身上,几乎没有体现出来。这本身就是滑稽可笑的。韩信性格有落拓不羁的一面,这种性格往往不为一般人所理解,特别是韩信的道德素质并非良好。这体现在他对钟离昧的态度上。钟离昧是项羽的一员干将,也是韩信的好朋友,项羽失败后,走投无路的他来找韩信,希望得到韩信的保护和照顾。孔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对于朋友要讲信义这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但是韩信做不到,为了保全自己,他无情地杀害了自己的好朋友,提着头去见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