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家令晁错 用自己的生命削藩变法
晁错是汉文帝时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他曾经先后担任了诸多官职,诸如:太常掌故、博士等,后来景帝继位后,他又担任了内史,御史大夫等职位。经过调查,著名人物晁错的名字应该是这么读的。“晁”字的读音是“chao,二声”,“错”字的读音是“cuo,声调为四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晁错这个人物。
在朝期间的他,发展了“重农抑商”的相关政策,他的这一措施强有力的振兴了经济,增加了农业生产。除了经济上面的措施之外,他在抵御外敌侵略的问题上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当时的他为了抵御外敌,向皇帝提出了“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并且还建议皇上以募民的方式来充实边塞,以便于积极备御匈奴攻掠。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晁错出生于颍川(今河南禹县),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时期,因能文任太常掌故。朝廷征召研究《尚书》之人,晁错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接受儒家思想。学成归来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
晁错任博士时,上《言太子宜知术数疏》,陈说太子应通晓治国的方法,得到文帝赞赏,拜为太子家令。由于晁错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深得太子刘启的喜爱和信任,被太子家誉为“智囊”。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继位以后就重用晁错。因为汉景帝觉得晁错是一个“智囊”,所以汉景帝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就任命晁错为内史。内史是个什么官呢?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一个首都市的市长,所以晁错是越过了副部级,直升正部级。这样一来,晁错恐怕是有点得意忘形,至少是有点趾高气扬,仗着汉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兴了。 第二个特点,汉初的那些高级官员基本上是贵族,或者功臣,有的是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虽然能力不一定强,但是熬熬年头也就慢慢地熬上来了,所以大家对于像晁错这样一个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就青云直上的家伙,看不上眼。
所以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像根“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大家对他就忍无可忍。 第三个问题,就是他那个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我们以前也认为是一个很高尚的品德,当然我们某些时候是需要一往无前,需要奋不顾身的,也需要执着,需要认死理,但要看什么人,什么事儿,什么情况,比方说你做学问,执着是好的,为什么呢?追求真理,一个学者,一个科学家,一定要执着,一定要认死理,我认准了这个,我就这条道走到黑了,我不碰到南墙,我绝不回头,也许就在我探索过程中,我还没有碰到南墙的时候就找到真理了。但是政治家不行,政治家必须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妥协的时候妥协,该让步的时候让步,该迂回的时候迂回。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奏章送上去,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因景帝宠信晁错,没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不同意,从此和晁错结下了怨仇。
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晁错更改了法令三十条。诸侯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晁错强行削藩,冒着极大的风险。晁错的父亲劝解无效,服毒自尽。
晁错是穿着上朝的衣服(朝衣)被杀死在刑场的。晁错的这种死法,常常使读书不细的人误以为他死得很体面。这事要怪司马迁。司马迁在为晁错作传时用了“春秋笔法”,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似乎是皇帝给晁错留面子,让他穿着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斑固就没有司马迁那么厚道,不客气地揭老底说“绐载行市”(其实司马迁也说了这话,只不过是在《吴王刘濞列传》)。绐,就是诳骗。晁错是被骗到刑场的。
奉旨前去执行命令的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中尉)陈嘉大约并没有告诉晁错朝廷要杀他,晁错也以为是叫他去开会,兴冲冲地穿了朝服就上车,结果稀里糊涂被拉到东市,腰斩了,连遗嘱也没来得及留。我们不知道,刑前有没有人向他宣读判决书。但可以肯定,晁错之死,没有经过审判,也没有给他辩护的机会。
汉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继位,他就是汉景帝。汉景帝执政后,任命晁错担任内史一职。晁错于是常常就国家政务向汉景帝献计献策,汉景帝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在晁错的建议下,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削藩”策略,采取了一系列削弱诸侯藩国的措施,使很多藩国诸侯产生了严重的恐慌心理。诸侯们纷纷反对朝廷的削藩策略,对提出削藩策略的晁错全都恨之入骨。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到京城,对晁错说:“皇上继位,你刚刚执掌政权,就立马要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疏远他们的骨肉,人们都开始怨恨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晁错说:“事情本来发展就是这样,不然的话,天子就会得不到尊敬,国家也不会安宁。”晁错的父亲又很无奈的说说:“照这样下去,皇帝的天下倒是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去了。”说完,晁错的父亲就离开了晁错,不久后服毒自杀了,死前还对身边的人说:“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从以上看得出,他的父亲是很有远见的人,他知道削藩所带来的影响,对他自己儿子的行为也感到十分痛苦,劝说起不到作用后却绝望的选择了自杀。而后来的事情也正如他父亲所想的一样,吴楚七国之乱开始上演了。
父亲走了不到十天,吴王刘濞就挑起了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楚王、济北王、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一起造反。过去与晁错有个人恩怨的窦婴、袁盎等趁机向汉景帝进谗言,说只要杀了晁错,七王就会罢兵。外有大兵压境,内有谗臣逼迫,汉景帝只好同意杀晁错。可是,汉景帝与晁错的感情实在太深了,晁错既是他的老师,又是他的近臣,咋能说杀就杀呢。他为了迷惑七王和朝中谗臣,玩了个李代桃僵的把戏。他命人找了一个和晁错模样差不多的犯人,穿上晁错的朝服,戴着晁错的官帽,拉到大街上把他腰斩了。真晁错却被汉景帝偷偷地放走了。
晁错死里逃生,一路辗转来到内黄,和父亲兄弟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隐居生活。 平定了七国之乱以后 ,汉景帝后悔赶走了晁错,派了四个官员到处寻找他。可是,晁错看透了官场上尔虞我诈的血腥斗争,再也不肯回京当官了,从此居住在内黄。四个官员见晁错不肯回去,就禀告皇帝留下保护晁错。也就是说其实在这是有两个版本的,另一个版本就是晁错并没死。后来,经过历代战乱和灾荒,晁家人屡屡迁徙,特别是经过宋金元三朝的纷乱,豫北平原已成赤地千里,晁姓人也已全部逃往他乡。到了明朝大迁民的时候,晁姓已经没有了,其他姓氏迁住在这些村庄,就形成了现在的姓氏格局。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