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堂咏叹调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家族渊源
巴赫,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最擅长用严密工整的复调形式来表现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键盘乐器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这本教材共28首,是巴赫为其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写的练习小曲,是初级阶段练习的内容。巴赫,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最擅长用严密工整的复调形式来表现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键盘乐器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初级钢琴曲集》(安娜·玛格达勒纳的笔记本)、《小前奏曲与赋格》和《创意曲》成为近三百年来不可或缺的钢琴基础复调教本。
这本教材共28首,是巴赫为其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写的练习小曲,是初级阶段练习的内容。如果是钢琴2级的可以先试试弹些简单的巴赫的作品。弹奏巴赫的作品最难的应该是他的复调音乐吧,因为两只手都有自己的旋律,所以比较难掌握。不过可以先练习一下,为弹奏巴赫二部、三部创意曲打点基础。其实巴赫的作品也没有想象中难,加油吧!
巴赫写过多首《小步舞曲》。仅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里,就收集有十一首。可是,这些小步舞曲既没有作品编号,也没有注明创作时间。
在巴赫生活的时代,还没有钢琴,现在我们见到的巴赫的钢琴曲谱,实际上是巴赫写的一些羽管键琴曲。巴赫有许多孩子,他经常为他们写一些羽管键琴练习曲,《十二平均律曲集》就是这类练习曲中最著名的一部。
这首《小步舞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从它那简单的曲调和练习曲的性质来看,估计也是巴赫为孩子们练琴所作练习曲的一首。由后人编的《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把这首《小步舞曲》编在卷首,它几乎成为每一个初学钢琴的人必定要练习的曲子。这首《小步舞曲》是G大调,3/4拍。速度是一分钟六十六拍的小快板。在伴奏上,前六小节用持续音;后面用简单的对位手法。B段风格和A段相近。开始,提高了一个八度音,情绪显得比A段明朗,力度也强一些。三小节之后转成D大调,仅仅一个乐句之后,它又转回到G大调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的爱森纳赫。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城镇,可市民却酷爱音乐。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并且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瓦格纳曾据此写了著名歌剧《唐·豪塞》。而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在此将《圣经》译成德语。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
改编自巴赫的音乐《letzter Tag》(最后一天),由2006年德国世界杯主题歌演唱者Herbert Groenemeyer演唱。歌词应该是这个我是 你的第七感 你的双层陆地 你的第二面 你总有聪明的预测 给予希望 是夜里的一线光束 不知什么时候我找到你,爱上你 生命呈现的红色在我们的静脉中流淌 我将它放在一个金色的盘子中端到你面前 你将我从一个灰色的眼泪之谷中解救出来 让所有的奇迹同时发生 我无法再听无法再看 我是 你的第七感 你的双层陆地 你的第二面 你最喜欢的颜色 你最运动的跑车 你最深的潜水道 你的滑翔
人们知道吗, 一颗心能碎几次? 幻想有多少知觉? 感情是否值得拥有? 一条运河中有多少眼泪? 我们的生命能再有一次吗? 人为什么要醒来? 时间治愈了什么? 我是 你的第七感 你的双层陆地 你的第二面 你总有聪明的预测 给予希望 是夜里的一线光束 不知什么时候我找到你,爱上你 我是你的色彩之一 你可以挑选它,披上它,漂白它 透露给你所有的密码 为你描画出最独特的梦 告诉你不理解的事。
“二部创意曲”是巴赫在1720一1722年间为童年的儿子威廉·弗利德曼·巴赫写作的一套练习(即《为威廉·弗里德曼·巴赫而作的键盘小曲》)中的一部分,曾命名为“前奏曲”,后改用“创意曲”。“二部创意曲”是以一个短小的主题动机为材料,运用模仿、卡农、对位等手法进行变化发展、创造新意的小曲,多数以三个部分构成,少数为两个部分(如第10、1l、12等)。正如巴赫在《1723年手稿》的序文中所指出,这些用于教学的作品是为了让“古钢琴的爱好者、学习者不但有能力把二声部演奏得美妙,而且在熟练之后,亦有能力正确、巧妙地演奏三声部。同时,还为获得作品创作的展开技巧,领会如歌的演奏法,产生作曲的强烈愿望提示了明确的方法。”
主题是完整的乐句,然后与一定的对位主题组合起来,基本上以赋格曲(Fugue)手法创作,表现形式较严格和自由。这里所提到“较严格”是指主题的两次出现是在主调与属调上,如第5首,第一次在右手出现的主题是降E大调,然后在第5小节左手出现的主题是降B大调的。另外,第10、12、15首亦都属这一类型的。“较自由’’的则如第6、9、11首,主题的两次出现都在主调上。以上提到的七首乐曲,其共同特点就是所展示的主题都有一定的长度,如第5、第6、第9首,主题都有4小节的长度,其旋律线条就可以作舒展性的表情处理。
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2的7/12次方)与1.5非常接近,人耳基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同时,“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4/3和5/4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如前文所述,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因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
《巴赫十二平均律 》是 200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赫十二平均律2》是我国钢琴高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十二平均律由两部分组成,即分为两册。两书从24个大小调子入手,每一个调都包含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技术含量高,难点多,对于训练大脑的多项思维非常有用。《巴赫十二平均律2》为第2册。
《G弦上的咏叹调》是一首弦乐合奏曲。原为德国作曲家巴赫所作第三管弦乐组曲中第二乐章《咏叹调》。1817年,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将第一小提琴部分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从而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故名《G弦上的咏叹调》。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者的青睐。乐曲可分为两个段落。一开始就是缓慢的充满感情色彩的四指长音,意境悠远抒情。接下来的旋律起伏平缓,如行去流水一般,经反复后进入第二段;第二段是在前面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保持了原来的意境,但起伏较大,情绪有点激动。旋律逐层上推至最高音,乐曲进入高潮,随后又趋于平缓,美妙的音乐在恬静的气氛中结束。
《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平均律是欧洲音乐的基本律制。巴赫以《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为平均律的创作竖立典范,影响极为深远。这套曲集是钢琴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世人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
这套曲集是巴赫为键盘乐器所作的两套曲集,第一集于1722年左右完成于克滕,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第二集于1740年在莱比锡汇集编纂。每一集各有24首前奏曲与赋格,用遍了24个大小调。每首前奏曲与赋格置于同一调性,但主题没有联系。前奏曲形式自由,赋格则显示了巴赫高超卓绝的对位创作技艺。曲集证实了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进一步确立了西方大小调式,是巴赫键盘作品中的最高杰作
传说在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G弦之歌》)。此乐曲在巴赫死后100年后才大为流行。 1830年,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歌德不愧是与魔鬼交换了灵魂的人,这音乐具有的“迤逦”和“沉着的华丽”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视它的存在。 也许歌德最清楚:“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G弦之歌》是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健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增强了乐曲浑厚、丰满的音色和浓郁深沉的情调,故称《G弦之歌》。
常人以为单奏一根弦,难免会单薄,然而它却有一种难以置信的丰满。支撑这种丰满的,是巴赫严谨的背后那份难得的细致,正是这种丝丝入扣的大师情怀,使巴赫能照拂到音乐最细微的角落,让每个音符都不落单。也正因为如此,巴赫经受住了最苛刻乐迷的挑剔,他是惟一能让喧闹争论在身边戛然而止的音乐家。威廉的价值在于,他从四平八稳的巴赫身上发掘了另外一个充满人性和柔韧之力的巴赫,他没能用小提琴杀出一片天地,却在无意中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G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