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曾巩和王安石有什么关系 他的作品有什么

2017-07-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政治上的成就也不小.同时,曾巩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流传千古,被后人所景仰.曾巩和王安石是什么关系呢?他本人的文学作品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曾巩和王安石是同乡,两家还有姻亲关系.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祖母曾氏,是曾巩祖父曾致尧的女儿.曾.王两家有着密切来往,曾巩的父亲曾易占曾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研习学问.但其实两人真正认识是在曾巩十八岁的时候,那时候王安石十六岁.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好朋友.之后王安石在仕途上比曾巩要顺利许多,当曾巩考取功名的时候,王安石

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政治上的成就也不小。同时,曾巩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流传千古,被后人所景仰。曾巩和王安石是什么关系呢?他本人的文学作品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曾巩和王安石是同乡,两家还有姻亲关系。王安石夫人吴氏的祖母曾氏,是曾巩祖父曾致尧的女儿。曾、王两家有着密切来往,曾巩的父亲曾易占曾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研习学问。但其实两人真正认识是在曾巩十八岁的时候,那时候王安石十六岁。

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好朋友。之后王安石在仕途上比曾巩要顺利许多,当曾巩考取功名的时候,王安石已经从政十一年了。所以当官的话,还是王安石更有经验。后来因为变法的事情,两人之间产生了分歧。王安石偏向法家,曾巩偏向儒家,两人之前的情谊也因此出现了裂缝,但两人都是君子,虽然政见不和,但私交还是不错的。

曾巩是北宋的名臣,在历史上,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那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可以包含了苏轼、王安石、欧阳修、韩愈等历史名人,可以说含金量是十分地高,而曾巩也凭借自己文学上的造诣登上了这个名单,世称“南丰先生”。

曾巩辞藻质朴,叙事却很婉转迂回,文章看起来纵横捭阖,非常大气。曾巩虽然不擅长写景但是却精于叙事,曾巩代表作有《醒心亭记》、《游山记》等展现其叙事条理之功的文章,当然也有《道山亭记》这样的极尽刻画之功的作品。除此之外,曾巩的议论文也写得十分出彩,如《唐论》、《战国策目录序》等等,条理清晰,气势磅礴。

曾巩的局势贴是曾巩在通判越时任上所书信牍,书写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1077年之前,那时候曾巩差不多已经五十岁了,曾巩的书法结字修长,笔划清劲,而局势帖是曾巩存世罕见的墨迹,所以其价值之高,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流失,其价格越来越高。

2009年11月22日,在北京保利夜场,曾巩的这幅《局事帖》以1.08亿元人民币成交。2016年5月15日晚结束的2016中国嘉德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拍卖专场中,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2.07亿元竞得曾巩《局事帖》。两亿元一副字帖,可见其艺术价值。

咏柳这个题材,在唐朝的贺知章的《咏柳》之后,就很少有咏柳的佳作了。但是曾巩的这首咏柳却别出机杼,有着不一样的艺术价值。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而曾巩的《咏柳》确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这首《咏柳》将柳絮纷飞的场景写得十分生动。借柳絮在东风之下狂飘乱舞,赋予了其性格,表现地不可一世,隐喻了小人的得知猖狂。名为咏柳,却实际上充满了贬抑与嘲讽,借物抒情,寓意深刻,值得反思。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留世的诗词不多,《城南》就是其中之一。曾巩通过比较桃李的凋零和小草的长青,告诉人们,桃花、李花虽然鲜艳美丽,但是生命力却十分弱小,而小草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却生命力强大,经受地住大自然的考验。用词优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发人深省。

最后一句“惟有青青草色齐”就好像是神来之笔,将雨后的世界描绘地充满了生机,将感情寄托在了情景之中,两者相互交融,格调也上了一个台阶,让整首诗得到了升华,也让读者得到了享受。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西楼》是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句大气磅礴,充斥着丰沛的感情。曾巩先是运用明喻和暗喻将风浪描绘地淋漓尽致,之后更是真情流露,将自身的雍容气度和一腔豪情表现地淋漓尽致。不论是景色的描写还是情感的表达都恰到好处。

诗中的表面是在写作者在西楼之上,坐看海上风起云涌,其实也是一种比喻。这大海就如同朝堂一般,充满了暗流,稍不注意,就会被海浪卷走。作者如今能做的,就是在远处远远地看着,期待着风平浪静的一天。

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