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真的是包铁山儿子吗 揭其和庞太师有何恩怨

2018-03-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名臣.因其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龙图”.嘉祐七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中  文  名:包拯别 称:包公.包孝肃.包青天.包龙图.包中丞.阎

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名臣。因其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龙图”。嘉祐七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

中  文  名:包拯

别  称:包公、包孝肃、包青天、包龙图、包中丞、阎罗包老、包待制

字  号:字希仁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宋人(汉族)

出  生  地:庐州合肥

出生时间:999年5月28日

去世时间:1062年7月3日

主要作品:《包孝肃公奏议》

主要成就: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官  职: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给事中

封  爵:东海郡开国侯

谥  号:孝肃

追  赠:礼部尚书

包拯的父亲是包令仪,历史记载中包令仪出生年月不详,死于1030年。说包拯父亲是包令仪,这是有相关记载的。在合肥发现了一个碑墓,这块碑墓也是证明包令仪是包拯父亲的最大证据。这块碑是包拯为父亲所立的。这块碑只有短短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也表达了包公对父亲的一片孝心。

关于包拯的母亲,《宋史》中对其母亲描述得比较少,但是包拯受其母亲的教育却很深。包拯,在北宋年间生于合肥小包村。包拯的母亲张氏在包拯很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了严苛的教育,加上包拯本人十分聪明,一学就会,诚实敦厚,才有了包拯考取进士的结果。不过,也有传说包拯是被其嫂子带大的。因为包拯一生下来,脸就像锅底一样黑,他的父母亲很是嫌弃,于是被其母抛弃在路边。被抛弃的包拯哭闹不止,他的嫂子尤为怜惜,便把他带回家领养,于是才有“嫂娘”一说。

而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里,包拯的母亲包大娘也是一名很有意思的人物。她是验尸官,时常协助包拯一起断案。有时包拯参不破的玄机,包大娘会在一旁提示。由此可见包大娘也是非常睿智的人。包拯的母亲在电视剧中一直喊他黑炭,表面上有一种很嫌弃的感觉。实际上,包大娘对他疼爱有加,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一旁鼓励他,也有一种慈母的形象。虽然历史中的包拯的母亲并不是验尸官,但是她给予包拯的教育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根据出土的包公墓的记载,包拯先后有三位妻子,分别是董氏、张氏和媵孙氏。但是对包拯最有帮助的应该算是董氏了,她是众所皆知的包拯的贤内助,包拯的一生离不开董氏的默默支持,他的事业其实有一半是董氏的功劳。董氏出生于官僚的家庭,为人温和善良,知书达理。包拯与董氏结婚后,董氏跟包拯说:“大丈夫应该为国效力,家中的事情我会来料理,我会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去侍奉你的父母,你就放心去应对考试吧!”于是,包拯留下妻子在家中照料,自己去京城参加了考试。

后来,包拯中了进士,要被派去做知县。但是由于年迈的父母亲不愿意远行,包拯选择了辞去知县的官职回家侍奉父母。为了照顾父母而放弃了官位,包拯的举动并没有使得妻子不高兴,反而得到了妻子的赞赏和尊重。董氏明白“先尽孝后尽忠”的道理,跟着丈夫一起侍奉双亲。过了十年后,包拯的父母都离世了,包拯才再次出任知县的官职。在这期间,他的妻子董氏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在包拯从政的日子里,董氏不但在生活起居上进行悉心照料,同时在政治上也常常支持和辅助包拯。

包拯一共有四个孩子,他的大儿子过早的就夭折了,包拯有两个女儿,一个嫁到离家很远的陕州,另一个许配给国子监,包氏家族的继承全靠包拯的小儿子。包拯去世后,他的女婿为他下葬,后来随着金兵的入侵,合肥被攻陷,包拯的墓被破坏,当时陪葬的东西也大多被偷走。

后来他的后代将包拯的墓重新修建,一九七三年,合肥政府对包公墓重视程度提高,开始动工重新修筑包公墓,三年后竣工,为后人缅怀包公提供了好去处。包拯后代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世界八大船王之一包玉刚。按照《包氏家谱》的记录来看,包玉刚正是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孙子。

据史料记载,包拯考中进士之后一直在各地当人知县,之后包拯一路步步高升,做到了枢密副使,枢密副使这个职位从宋朝这个历史来看是二品官,放现在来说就是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这是包拯的最高职务。之后包拯在开封担任开封府的府尹是几品官?包拯被百姓称之为包青天,青天大老爷当时的职位是二品官的官衔。

包拯是北宋有名的大臣,凭借他的大公无私被后人铭记。仁宗天圣五年的时候,包拯成为进士,为国家效命,踏上了自己的仕途。包拯曾因为自己父母年迈,有辞官的想法,因为牵挂父母,他辞官陪伴二老。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墓旁筑起草屋,直到守丧期满,同乡的父老乡亲来都来劝包拯,包拯才继续做官。

包拯在执政的时候以廉洁著称,他严刑峻法,以严明的纪律规范自己的下属。包拯为人刚正不阿,眼里容不下任何沙子,看到不良的现象存在。包拯处处为百姓考虑,帮百姓做事,有贵族想要从老百姓那占到半点便宜都逃不过包拯的法眼。他整顿民风,改革人们的诉讼制度,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向自己倾述遭遇的不测,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杰出代表,是清廉的象征。

庞太师在影视作品中是一个一手遮天的人物。他女儿是皇帝的宠妃,父以女贵,庞太师立刻成为太师。由于庞太师位高权重,所以人们都不敢直称其名。庞太师因为有女儿这个靠山,加上自己心狠手辣,老奸巨猾。很快就在宫中培养的大批党羽。一时间,朝廷上下,满朝文武百官的加重都有庞太师的眼线与亲信。不仅如此,他的儿子也是仗着父亲姐姐的势力,目中无人。整个大宋朝,没人敢惹庞太师一家。

不过有个例外,那就是刚正不阿的包拯。包拯虽然官位不高,靠山不多,但是从来没有畏惧过权势。一个飞扬跋扈,一个不畏权势,庞太师与包拯注定有一场恶斗。可是庞太师的儿子却不顾哀鸿遍野,自己把大部分赈灾粮款都据为己有。包拯知道后,便在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以及江湖五鼠的相助下,将师儿子贪污的罪证收集完整。最后包拯将庞太师儿子头颅铡掉,庞太师与包拯也正式结下梁子。

包拯素有廉政之名,这与包拯家训有不可忽视的联系。包拯家训的内容为“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主要意思为包拯的后代若有入朝为官者,犯下了朝廷禁令,那么其就不能在回到家乡;死后就更不能入葬进包家祖坟。若果有不听从包拯的训示的,那就不能算是包拯的后人。

之后,包拯又在包拯家训添加了这么一句“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文中的大概要义是包拯让他的儿子包珙,将包拯家训刻书在一块石碑上。石碑最好就竖在大堂东边的墙壁旁边,以此来日夜警示包拯的后代子孙。天天读包拯家训,用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