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揭其写过那几本书

2017-07-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

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司马迁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编著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  文  名:司马迁

别  名:司马子长

国  籍:西汉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龙门(今陕西韩城或说山西河津)

出生日期:公元前145年

逝世日期:不可考

职  业:史学家,文学家

主要成就:编著《史记》,开创纪传体史学

代表作品:《史记》《报任少卿书》

官  职:太史令

司马迁早年遵从父命游历山水,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民间的一些古事旧闻,对各地风俗人情都有深入的了解。后来来到京城,做了郎中。公元前 111年的时候,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武都、沈黎、文山等五郡。而这个时候,司马迁正跟随汉武帝东巡斯曼县。在继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之后,司马迁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到了巴蜀以南的一代,建设新郡,直到第二年才回朝复命。父亲死后,司马迁依照父亲的遗愿,成为了太史令,并且在当时的都城长安,结交到了不少文人墨客、有志之士。

后来,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获,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却惹得汉武帝大怒,将司马迁逮捕入狱,在狱中司马迁被百般折磨。之后李陵叛变的事情,因为公孙敖造谣而被“坐实”,汉武帝诛杀了李陵一家妻儿老小,连带着为李陵说话的司马迁也没能幸免。司马迁在这次事件中被处以宫刑,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家族的使命和实现理想的动力让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活了下来。于是他潜心写作,将毕生的经历都花了在编写《史记》之上。前后十四年,司马迁最终完成了这部旷世杰作,司马迁自己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据民间的传说,司马迁的妻子是一个叫柳倩娘的人。这个柳倩娘还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而且柳倩娘自己的父亲柳震庭也是一个诗书颇通的文人。据说柳倩娘从小就开始阅读书籍文章,十五岁时就已经通读了六经,对于《庄子》、《离骚》等著作也都有涉猎。后来,柳倩娘随母亲进京看望外祖父李广,机缘之下读到了司马迁的文章,于是就想拜司马迁为师。

在表兄李陵的引荐之下,见到了司马迁,这时的柳倩娘已经对司马迁动心了。却不料李广利看上了柳倩娘,为了躲避李广利的逼婚,柳倩娘躲到司马迁的家中,两个人朝夕相处,结下了姻缘。婚后柳倩娘陪同司马迁走访名川大山,搜集历史资料,风餐露宿。后来司马迁出使西南,柳倩娘在家中操持家务,是司马迁坚强的后盾。后来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也是柳倩娘一直不断的鼓励司马迁,帮助司马迁走出困境。

司马迁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史官,文学家、史学家以及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司马迁成年之后被父亲派出去游历山河,天南海北的搜集了大量的旧识古文,这也给后来司马迁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之后司马迁尊父亲的遗愿,当上了太史,在长安为官的司马迁也因此认识到了许多当时的鸿儒大家,诸如董仲舒等人。董仲舒对司马迁的思想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都在日后体现在了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当中。

后来因为李陵被俘,背反汉军投降匈奴的事件,司马迁仗义直言,因此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后来李陵被诬告是要带兵进攻长安,司马迁也因此被判了死刑。但是司马迁因未完成父亲的遗愿,编写史书,所以选择以宫刑代替死刑苟活了下来。侥幸活下来之后,司马迁在悲痛中站起来,用了十数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这部被称为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完成了自己太史公的使命。

其实司马迁宫刑是自愿受刑的。那时李陵奉命带兵攻打匈奴,但是寡不敌众。汉军人数不如对方多,又没有援兵,李陵只能投降匈奴。消息传至汉武帝耳中,汉武帝心中很是郁闷,于是责问大臣。面对咄咄逼问,大臣们纷纷指责李陵,说他贪生怕死才投降与匈奴,将责任推到了李陵身上。而司马迁则站在公正的角度分析李陵,说李陵带兵深入腹地,面对前有追兵后无援兵的情况下和匈奴奋战到最后一秒,杀了这么多的匈奴也做到了一个汉军该做的事情。他没有选择战死,而是选择投降于匈奴,其心中肯定有计划,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汉武帝听了大怒,认为司马迁是在包弊李陵。所以下令将司马迁打入监狱,并将司马迁判了死刑。其实这时候要想免刑很简单,就是拿钱砸就行了。有钱就可以不用受刑,但是司马迁没有钱。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获得一张免死金牌,这种免死法是要皇帝亲自颁发才有效。但司马家祖上无功,所以没有这种免死令。第三种做法就是接受宫刑,这样也能够免死。但是接受宫刑需要有一定的心里准备,这让受刑人会终身抬不起头。那时候司马迁不能死,所以他选择宫刑来救自己一命。

太监是指那些被阉割生殖器之后失去性能力,在古代皇室专供役使的男性官员。太监的定义里面有几个重点,一个就是被阉割,另一个是供皇室使用的役使官员。而司马迁是汉朝的太史令,并不是专供皇室使用的。另外司马迁是被处以宫刑,而太监是被阉割的。虽然在实际操作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本质上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此外,太监的被阉割后是进宫当差,而司马迁受宫刑后则是奋发图强,以先贤为自己的榜样,以完成著作《史记》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最终完成了中国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因此,在承受奇耻大辱之后,这样伟大的司马迁怎么能被称为是太监?总之,司马迁不能算是太监,他只不过是一个因为他人诬陷而受到牵连而被处以宫刑的伟人。

据相关史料记载,司马迁因李陵投降匈奴事件被捕入狱之前是有过生育的。据记载,司马迁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司马迁的长子叫司马临,次子叫司马观,还有一个女儿,名字不可考证了。因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而受到牵连,所以司马迁的两个儿子为了躲避奸人的迫害,所以出逃并且都改了姓氏。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上了一笔,成为“同”,称为同姓。而次子司马观则是将“马”字加上两点,变成“冯”,成为冯姓。

另外司马迁的女儿后来嫁给了丞相杨敞,杨敞和司马迁的女儿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杨忠、次子杨恽。相传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之后就是藏在女儿处的,第一个读者就是他的外孙杨恽。到了汉宣帝时期,杨恽被封为平通侯。当时朝政清明,杨恽就将这本著作拿了出来,献给汉宣帝,这才让《史记》多年之后重见天日。所以在子嗣上司马迁也算是没有断了司马家的香火。

首先司马迁是子承父业,依照父亲的愿望做了太史,而且还将编写史书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对待。这样看来,至少能够说明司马迁是个孝顺的人。司马迁年轻的时候游历山水,看遍风土人情,也许许多文人结交,所以司马迁应该是个随和的人。另外司马迁在李陵投降匈奴的时候,不跟风贬低李陵,而是根据李陵的的性格来做一些判断,站出来为李陵说话。虽然最后结果有些意外,但是不能不否认司马迁是一个非常有原则,不跟风的人。

遭遇宫刑之后,司马迁也曾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最后他却忍辱负重坚持了下来并且完成了《史记》这部传世巨著。司马迁能够忍辱负重也说明了在司马迁的心中,理想高于生命,责任超越生死。而司马迁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与摧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司马迁心中那股强大的力量。那种充满毅力和决心的力量,跨越生死和屈辱,让司马迁在黑暗的岁月中更加奋发图像,实现理想。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而之所以说司马迁是文学家,也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之外,也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主要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作品。司马迁以自己高超的文学素养,以及生动的文笔描写,将许多事情都的叙述都描写的非常的传神,情感充沛。当然司马迁也是一位思想家,在《史记》中也出现过非常具有哲理意味的话。如“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等,其核心是天道自然,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