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神武的太武帝拓跋焘 跟女英雄花木兰有何关系
拓跋焘到底怎么读,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其实读tuo bá tāo。这三个字是什么呢?其实这是古代北魏的太武皇帝,拓跋焘从字面意思解释其实就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连词而已,实际上也是多音字。
拓跋焘三个字的正确读音是“tuobá tāo”。“焘”是多音字,按照拓跋焘表里边的“拓”虽然也有两个读音,但“拓跋”这个复姓应念Tuòbá。这才是正确的读音。很多人总是读成kuo ba shou,这并不是吹嘘,是真的看到过有的人这么读,然而并没有出笑话,反而还得到了奖励,就因为‘拓跋焘’和“括拔寿”这两组词太过于相像了,也不能因此笑话人家
拓跋焘第三次北伐是429年,花木兰在20岁左右。当时北魏规定:凡是有大的战争,每家要出一名男人上前线。但是花木兰的父亲年老多病,又没有长兄。她无奈之下,代父从军。花木兰凯旋之时,在30岁左右,因为功劳大,朝廷要封她为尚书郎,花木兰说家有老人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让自己返乡。
清代有一本书《商丘县志》,还记载了《木兰辞》里没有的内容:1、她的女儿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因为军功被赦免,所以正史上没有她的传;2、拓跋焘看她还为女儿身后,艳丽动人,想强纳她为妃,遭到花木兰的拒绝。这些记载都很难考证,不知道是真是假。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那时,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所以锐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公元438年)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他听了宰相崔浩的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崔浩出身于著名世族,博览经史,善于阴阳五行及术数之学,历仕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经常参与军政机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结识寇谦之之后,信奉道教,受其法术。
寇谦之早年就热衷仙道,修持汉末张陵、张衡、张鲁创立传承的五斗米道,随方士入华山、嵩山学道修炼,自诩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谦之从嵩山入平城,结交崔浩,常通宵达旦听崔浩谈论古代治乱史,为之叹美。后来,寇谦之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经律论及斋戒祭祀仪式吸收到道教中来,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纳。僧侣人数太多,不符合太武帝全民为兵的理念,外加兵荒马乱,没有多余的钱养僧侣,以及僧侣的资产也很多,太武帝于是下令灭佛。
话说,南北朝宋文帝统治期间,北魏皇帝拓跋焘驰骋南下,饮马长江。魏军与宋文帝刘义隆只隔一水,但北人乘马,南人乘船,北魏军队不谙水性,又缺乏船只,无法过江。但是当时的情况,依然十分紧张,这是自淝水之战后,北方人再次摸到长江边上来。当时宋文帝紧急下令,沿江所有男子都必须出来服役,发放武器准备决战。南北俩大帝国的生死对决,已到了关键阶段。
宋文帝本人,更是肠子快悔青了。站在南京城头上,望着对岸彪悍的北魏骑兵,想想当初打这一仗,本盼着能扫平北方,甚至像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好好青史留名一把。谁知北魏竟这么难打,翻过手竟杀到了家门口。以至宋文帝当场叹息连连:当年我要是不杀了檀道济,哪至于这样。檀道济,就是缔造下“自坏长城”典故的名将,早年是北魏最惧怕的战神,多次轻松暴打北魏骑兵,却因政治上站错了队,被宋文帝罗织罪名冤杀。他的死讯传来的时候,北魏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说从此打南朝就轻松愉快了。檀道济本人对这事,更是自我感觉良好,临受刑前愤怒的把头巾扔地下怒吼:你们这是毁自己的万里长城。
北魏孝文帝因汉化改革而被后人熟知,其中汉化改革中迁都洛阳是一个比较大的举措,试想一下全国人民进行搬迁是何等的壮观,但是孝文帝不管大臣们的反对坚持的实施这样的举措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北魏孝文帝迁都原因是什么?首先我们是可以从地理位置上面来分析原因的,当时的鲜卑族是在山西地区的,当时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是比较恶劣的,地方是比较偏北的,所以寒风凛冽,由于土地的问题是比较干燥的,所以生长出来的农作物是比较少的,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不高的话,那么想要真正的强大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还想要推行其他的政策是天方夜谭的。
但是如果迁都洛阳的话,粮食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那边的地理环境是比较好的,土地资源比较的丰富,并且当时汉族的农作物的生产工具也是比较先进的。其次迁都洛阳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北魏的地理环境并不是很好的,气候比较的干旱,并且气温是比较低的,这样会影响百姓们平时的生活,而洛阳是气候是比较好的,常年都是温暖湿润的,也是历代帝王比较希望的帝都。除了北魏孝文帝迁都原因,孝文帝还有很多的汉化改革是比较出名的,比如说是让鲜卑族和汉族的人民进行通婚,这样直接从根本上面解决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因为之后不会再分鲜卑和汉族两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了。不管是从哪一个举措上面来看都能够是说明孝文帝是比较聪明的君主。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内蒙古武川县文物管理所的普查队员在哈拉合少乡榆树店村北侧新发现一座古城遗址,定名为榆树店古城。由于古城中地表散布有少量瓷片,普查队员在登录该城址时,初步认定其年代为金元时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上月,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对该古城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后,兴奋地确认其为北魏广德殿行宫旧址。
皇帝北巡,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位于阴山之北的广德殿,就是太武帝拓跋焘在巡幸阴山时建造的。《魏书》称广德殿为广德宫,记载其位于阴山之北,为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42年)建造而成。宫殿造成之后,适逢被南朝刘宋灭国的后仇池国国君杨难当前来投靠,遂将该行宫取名为广德宫。其后,拓跋焘于太平真君六年、九年均临幸广德宫。
赫连皇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后,夏国武烈皇帝赫连勃勃之女。史书对太武帝年间赫连皇后的活动记载很少,赫连皇后无子。453年三月赫连太皇太后卒,葬于云中金陵,谥号太武皇后。
贺皇后,生子拓跋晃,追封为皇后。 贺氏出生良家,因相貌出众,聪颖伶俐被选入后宫,深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喜爱,遂被封为夫人。后生子景穆帝拓跋晃,后来在428年去世,追赠贵嫔,至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赠封谥敬哀皇后,葬云中金陵,配飨太庙。
拓跋晃(428年—451年7月29日),鲜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长子,母夫人贺氏,北魏宗室。延和元年(432年),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太武帝率军攻打北燕时,命拓跋晃留守处理尚书省事务。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攻打北凉,拓跋晃留京总理朝政,由宜都王穆寿辅佐。不久随太武帝攻打柔然。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帝下诏灭佛,平素喜好佛法的拓跋晃在这一问题上与父亲产生极大矛盾。屡次劝谏却未得听从,只得设法保全很多和尚不被杀害。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因被太武帝宠臣宗爱陷害使得东宫大批官员被杀,忧虑而死,时年仅二十四岁。追谥为景穆太子,葬于金陵。正平二年(452年),其子文成帝拓跋浚即位,追尊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南安公主拓跋氏,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之女,北魏恭宗(追尊)拓跋晃姐妹,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的姑姑,下嫁北魏外戚大臣,明元密皇后之兄杜超。《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记载:“杜超,字祖仁,魏郡邺人,密皇后之兄也。少有节操。泰常中,为相州别驾。奉使京师,时以法禁不得与后通问。始光中,世祖思念舅氏,以超为阳平公,尚南安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位大鸿胪卿。车驾数幸其第,赏赐巨万。以超行征南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镇邺。追加超父豹镇东大将军、阳平景王,母曰钜鹿惠君。真君五年,超为帐下所害,世祖临其丧,哀恸者久之。谥曰威王。
上谷公主拓跋氏,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之女,生母不详。北魏恭宗(追尊)拓跋晃姐妹,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的姑姑。上谷公主先嫁代人乙瑰,乙瑰和平年间(460年正月-465年十二月)薨逝,时年二十九岁。上谷公主后改嫁朔方人宿石,天安初年(466年),宿石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进爵太山公,为北中道都大将,延兴元年(471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