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家司马光的故事有哪些 他的墓地故居在哪里
司马光这个名字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在中国大地上一直传颂着。但你知道司马光真正的成就是什么吗?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流传千古,被奉为史学经典,唯一能与其媲美的也只有司马迁编写的《史记》。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是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司马光出生官宦之家,出生时,父亲司马池是当地的县令。司马光小时候就对古籍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灵性。司马光砸缸之事更是名流千古,成为了一段佳话。
司马光年仅二十便踏入官场,为北宋呕心沥血,与此同时也写下了很多著作。1039年,司马光的母亲去世,两年后,司马光的父亲也去世了。后来因为和王安石不和,所以司马光辞官归家,编写了《资治通鉴》。十五年后,再被启用,以六十七岁的高龄担任了副宰相之职,一年之后,因病去世,谥号为文正。
司马光砸缸是司马光流传地最广的故事。小时候的司马光有一天跟一群小朋友在自己家中的后院玩耍,一个小朋友因为贪玩,爬到了院子中的一口大缸上面。大缸之中盛满了水,而这个小朋友却一个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这个水缸可比小朋友的身高高多了。
一时间,所有的小朋友都被吓到了,有的甚至哭了,有的立马跑去找大人求救。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乱,他环顾四周,发现在附近有一块大石头。于是司马光灵机一动,冲过去抱起了大石头用力地向水缸砸去。一声巨响,水缸被砸破了,里面的水也都流了出来,小朋友也得救了。这时候大人也赶过来了,看到司马光已经救了人了,都夸奖了司马光。
朱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司马光好学》,讲述的就是司马光的故事。小时候司马光和自己的兄弟们在书院中学习,因为但心自己比不上别人,所以在其他人都完成背诵任务出去玩耍的时候,司马光还独自一人在苦读,一直到自己能够流利地背诵出来为止。
正是因为司马光的这个习惯,所以他背过的书籍他都记得十分清楚,即使到了晚年这份记忆也没有被抹去。司马光曾经说过:“读完一本书,就应该将它背诵下来,然后在各种时候都要想想自己背诵过的文章,想想这篇文章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这样一来,就会发现自己又有关于这篇文章的新收获。这种学习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司马光小时候还有一则故事,发生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司马光想要吃青胡桃,但是却不会剥皮,十分着急。他的姐姐看见了,想要帮忙,但是姐姐也不会剥,一时间,司马光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这时候,司马光家中的女佣走了过来。
女佣看见司马光拿着青胡桃一脸着急,就知道他想吃但是剥不了皮,于是女佣拿过司马光手中的青胡桃,将它放在了热水中。青胡桃经过浸泡,一下子就被剥开了。司马光开心地吃着青胡桃的时候,他的姐姐又看见了,于是就问司马光怎么剥皮的,司马光便说是自己想出了用热水侵泡剥皮的方法。姐姐听了,认为司马光十分聪明,便夸奖了他。但是这时候司马光的父亲突然出现,斥责了司马光,原来父亲刚刚看见了女佣帮助司马光的事情。从此以后,司马光再也没有说谎了。
司马光的著作有很多,最出名的就是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除此之外,司马光还有《稽古录》和《潜虚》等一系列著作,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资治通鉴》里包含了十六个王朝的兴衰更迭,近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司马光编制《资治通鉴》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共294卷,300万字左右。《稽古录》算是《资治通鉴》的姊妹篇,语言简洁明了,十分容易读懂,后人评价很高。《潜虚》则是哲学著作,可惜这部书还没有全部写完,司马光就去世了。
司马光的文学修养也是十分了得,即使在当官也没有放下写作。他的笔下有许多十分有价值的名言,比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话在当世也是流传十分广泛的一句话,也是自古以来的一个大辩题。才与德到底哪个重要,司马光给了自己的观点。两者是相辅相成。
又比如“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表明了司马光的交友标准,宁愿与没有天赋但是努力的人交朋友也不愿意跟一个德行差的人交朋友。交不好的朋友会影响到自己,所以交友要慎重。而司马光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意思就是即使不能学习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然后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司马光因为跟王安石政见不和,于是辞官回家,十五年后,新的皇帝上任,重新启用了已经六十七岁的司马光。司马光回到朝野之中,为了政事日夜操劳,最后因为操劳过度,第二年,因病去世。司马光死后,被葬在了山西省夏县城北的鸣条岗。
司马光的墓地主要有茔地、碑楼、碑亭、禅寺等几个部分构成,规模庞大。墓地里除司马光墓外,还有司马光族人的墓群,呈有序状排列。后来为了保护司马光的墓地,在其墓前建造了一座余庆禅寺,里面现存一座明代的佛雕和宋代的一些碑文。这些碑文记载这司马光的生前事,对研究司马光其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的故居在光山县城正大街中段,故居占地面积约为133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格局。据说司马光就是在此地降生的。司马光一生成就非凡,不论是政治还是文学都有着惊人的成就,他的故居也一直被保留着。
现在的司马光故居是经过整修的,不过基本维持了它原来的样子。故居的大门口挂着一个匾额,上面书写着“司马光故居”五个大字。故居中有着大量的的古柏,里面有着许多的司马光的资料,可以体会到司马光生前的生活气息。司马光故居的中心是由养粹亭、司马井和一组大型的司马光雕塑构成的。环境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少年司马光》是国产的动画片,是以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为蓝本的故事。动画片中的司马光只有六岁,但是天生聪颖,过目不忘,深得其父的喜爱。当时司马光的家乡有一个恶霸,名叫盛三,为人阴险毒辣,仗势欺人,县官老爷曾多次捉拿,都被他逃脱。
县衙黄捕头听说司马光十分聪明,便找司马光帮忙。这一点还是要吐槽的,找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帮忙,又不是所有人都是柯南。这部动画片讲述的就是年仅6岁的司马光带领一帮小朋友,与恶霸盛三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智慧之战。这部动画片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孩子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