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著名的10大商业人物大盘点 看看你认识吗

2017-10-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管仲(公元前719- 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备经济思想的人,辅佐齐桓公成就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业.他提出的四民分业.贸易

一、管仲(公元前719- 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备经济思想的人,辅佐齐桓公成就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业。他提出的四民分业、贸易兴国、盐铁专营、以商止战等经济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盐铁专营则成为后世历朝的基本国策,延续千年。 

二、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 "之一。

范蠡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三、端木子贡(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春秋末年卫国人,字子贡(古同子赣)。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端木子贡虽出儒门,却懂经商之术。他还擅长经商之道,经商于曹、 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这为孔子与其门徒的周游列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历史上多用“端木遗风” 来表经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

四、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西汉法家人物。是洛阳有名的大富豪桑家的公子。桑家是洛阳首富,桑弘羊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时代,他就“以心计”,而不用筹码(当时一般商人用竹制成的筹码进行运算)进行运算而享有盛名。 十三岁就担任了侍中,开始在汉武帝身边工作。 三十三岁时,与东郭咸阳、孔仅“三人言利析秋毫” ,对经济的分析十分深刻,从而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

桑弘羊被汉武帝委以重任,历任 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 40 年之久,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他指出:“富国非一 道”,“富国何必用本农”?主张由政府经营工商业以增加经济性收入, 而不必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缓和阶级矛盾。 

五、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不仅开创性地写入了经济问题,而且表达了精辟的经济思想, 即“五之”说、分工说、奔富说、“素 封”说、礼仪说、生意经、“三富” 说和商业地理说。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突破了先秦以来“重本抑末”的传统 观点,主张发展工商业,推崇个人致富,充分肯定了商业活动在发展经济、 富国利民上的重大意义。

六、王阳明16世纪开始,晋商、徽 商和江浙商帮云集的地方,“弃儒就 贾”的风气越来越明显,为商人正名的言论开始涌现。其中,儒学泰斗王阳明的学说影响最为巨大,他提出“古 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

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此说被称为"新四民论"。 

七、沈万三(有说生于1296年,另有两说1330年和1328年,卒于1376年),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元末明初商人、巨富。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易而积累原始财富,从而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实为沈万三之功。

沈万三富可敌国。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他可能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贸易商人,曾出资修拓观前街,助朱元璋修筑 1/3 的南京 城墙等,后被发配云南边陲。

八、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祁县乔家第三代人。他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他经商既有雄 才大略,又多谋善断,是位商场高手。 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公商号。

在他的策划下发展为庞大的复字号商业网 络,基本上垄断着包头商业市场,故包头有“先有复字号,后有包头城”之 说。光绪十年(1884), 他创立了汇通天下的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在他的经营下,乔氏商业遍及全国各大商埠及水陆码头,成为商场巨贾。 

九、胡雪岩(1823-1885),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胡光墉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